•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0.8 4.3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桂莲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3b

上书时间2024-06-28

6号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桂莲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085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2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育的视角,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及外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涉及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原理,如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涵、目的、任务、基本特征、内在机制、基本原则、现实境遇、对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朱桂莲,女,湖北荆州人,1972年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目录】


导论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自身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支撑

    (三)有助于团结全国人民为维护祖国利益共同奋斗

    (四)有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塑造

  三  本书研究的思路和基本理论问题

  四  本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一)爱国必须首先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

    (二)国内各阶级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爱国主义必须与共产主义相结合

    (四)爱国主义必须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二  列宁斯大林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

    (一)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民族的独立

    (三)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四)为实现、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贡献

  三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一)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与祖国统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三)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坚持国际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第二章  中国历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传统

  一  先秦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一)关于“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教育  

    (二)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教育  

    (三)关于“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意识教育  

    (四)关于博爱大众的“仁爱”思想教育  

  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一)关于忧患意识的教育

    (二)关于治国以修身为本的教育

    (三)关于“协和万邦”的教育  

  三  宋至鸦片战争前夕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一)关于“精忠报国”的教育  

    (二)关于“经世致用”的教育  

    (三)关于崇高的忧乐观教育

  四  近代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一)关于献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教育传统

    (二)关于知耻兴邦、御辱振邦的教育传统

    (三)关于树立民主主义革命精神的教育传统

    (四)关于科技富民、科技强国的教育传统

  五  现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

    (一)关于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教育传统

    (二)关于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教育传统

第三章  外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经验借鉴

    (一)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二  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经验借鉴

    (一)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启示

  三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经验借鉴

    (一)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四  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经验教训

    (一)日本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日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五  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经验借鉴

    (一)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特征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一致性

    (二)情感教育的认知性、情信意等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和心理需要的满足性

    (三)接受教育的无条件性和教育过程的长期性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原则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机制

    (一)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机制

    (二)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双向互动机制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整合机制

    (四)教育激励的“需要行为”引导机制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现实适应性原则

    (二)层次遵循性原则

第六章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二)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三)信息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二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一)针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二)针对全球化的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三)针对互联网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第七章  认清新形势,努力开创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一  要发挥社会合力作用,共同为爱国主义教育贡献力量

    (一)加强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

    (二)学校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三)发挥家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四)社会各职能部门和团体都要积极履行职责

  二  要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上下功夫

    (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建设

    (二)要在实践探索上下功夫

  三  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支撑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支撑和谐社会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夯实支撑和谐社会构建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支撑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二  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