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 4.1折 ¥ 46 全新
库存539件
作者兰甲云
出版社岳麓
ISBN9787553816074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1991161
上书时间2025-01-08
《周易》是周朝的《易经》版本,据说是文王、周公整理加工而成,后孔子又作十翼。在周朝以前的殷商时代,据说《易经》是叫《归藏》,殷商以前的夏代,《易经》是叫《连山》。这些说法见于《周官》,即《周礼》一书。周朝以后,自汉代到近现代,有关《周易》的阐释、解释著作多达3000余部,浩如烟海。
但是,易学史上将这些浩如烟海的易学著作基本上分为两派六宗。根据《四库全书·总目经学易类》所说,易学史上的两派是指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则是指象数派的占卜、造化、玑祥等三宗,以及义理派的儒理、老庄、史事等三宗。当然,还有以佛理解释《易经》的,比如明代的方以智有《易余》,蕅益大师智旭有《周易禅解》等。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可以与儒家、道家、佛教禅宗互相贯通的伟大经典,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那么学习好《周易》,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相关文献,部分经文六十四卦与传文十翼,从唐代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入门比较好。第二是图书部分,包括太极图、河图、洛书,参考朱熹的《周易本义》比较好。第三是《周易》历代传播文本,即历代阐释《周易》文本的著作,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易学代表作、代表流派及代表人物。我在《周易古礼研究》一书中对《周易》文本的撰作时代与作者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证与说明。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余嘉锡也说:“《春秋》以前,并无私人著作,其传于后世者,皆当时之官书也。”我们认为,《周易》就是周王朝的官方文献,也是官书。殷代的《归藏》是殷商王朝的官书,夏代的《连山》当然就是夏王朝的官书。
《周易》由殷商的《归藏》、夏代的《连山》等《易》演进、演变、损益而来。其中《连山》由伏羲的八卦发展而来,中间经过神农氏、黄帝氏、尧帝、舜帝等人的集体贡献与发明整理。
我认为《周易》一书文本成于殷商末年西周初年,周文王、周公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文王、周公等人为主进行编写,也可能组织相关人员多次集体整理过。《周易》虽然包含了不少殷商的典章制度,当然主要还是概括了西周当时主要的典章制度。我个人认为,十翼可能是孔子讲述,孔子弟子整理而成的。
本书是笔者根据岳麓书社的策划而作,对《周易》所有经文、传文都作导读、翻译,并对其中重要的难点作注释,以利于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将《周易》的经文与传文分开,这样利于读者理解经文原文与传文的差异以及《周易》经典传播的历史过程,我们采用的底本仍然以唐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为主,结合其他版本作为参考,诸如宋代朱熹的《周易本义》,明代蕅益大师智旭的《周易禅解》以及王夫之的《周易内传》《周易外传》等著作。本书的特色是以礼释易,沿袭了笔者《周易通释》的做法,许多注释参考了笔者《周易古礼研究》等著作以及笔者发表在《周易研究》学术期刊上面的相关论文。除此之外,本书也关注了易图所蕴含的深意。
特别需要予以说明的是,《乾》卦小象辞在《周易集解》里面并没有附录在《乾》卦每条爻辞下面,而是集中放在大象辞后面;但是随后的六十三卦的小象辞却附录在每条爻辞下面了。笔者为了区分经与传,于是便将每卦的六条爻辞后面的小象辞都统一集中一起,放在每卦的大象辞后面,每条爻辞后象辞的“象曰”除了条保留外,其余五个“象曰”省去,就像李鼎祚《周易集解》的《乾》卦小象辞一样。这并不是笔者故意要改动《象传》传文,而是为了要区分经与传,将每卦的经文集中到一起,也将每卦的象辞集中到一起,为了省略,不至于太啰嗦,只好向李鼎祚氏学习,同时为了统一六十四卦象辞体例,才这样做的。我个人认为,小象辞系于每条爻辞后面,加上的“象曰”实际上起到区分每条爻辞与每条象辞的作用。否则,爻辞与象辞就分不清了。象辞集中到一起后,就像《乾》卦小象辞一样,没有必要在每条象辞前都加上“象曰”二字。原来将每条小象辞系附在每条爻辞之前的《象传》,应该没有这么多的“象曰”二字,故此笔者做了这些改动。
《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周易》就是说阴阳之道,《周易》的一切也离不开阴阳之道。阴阳之道实际上是天道阴阳变化运行规律,天道阴阳在地道中体现为柔刚、在人道中体现为仁义,天道、地道、人道等三才之道,阴阳之道是根本。具体来说,一阴一阳之道,就是一个太极图内的一阴与一阳的运动变化之道。当然,由太极而两仪,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八卦,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一阴一阳之道,就会演变成天地万物变化之道。
《周易》阴阳之道的大门就是《乾》《坤》两卦,正确理解这两卦就能够打开《周易》大门。《易·系辞传》中孔子多次强调《乾》《坤》是《周易》之门,不理解《乾》《坤》二卦,就不能打开《周易》的大门,就不可能进入《周易》的殿堂。
《乾》《坤》二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乾》卦是纯阳卦,纯阳卦是阳道与天道的总枢纽,《坤》卦是纯阴卦,纯阴卦是阴德与地道的总枢纽,其余六十二卦,都是阴阳杂卦,都是阴阳之道的综合运用。
而准确理解《乾》《坤》两卦的前提,是必须要懂得易象,即卦象与爻象。学习《周易》不仅仅是要学会阅读,还要会设卦、会观象、会玩辞。理解词义,是一般图书的阅读要求,而《周易》则远远不够,因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更因为《周易》首要的是象,“易者,象也”,象是由卦体现出来的,卦不能读,只能够设卦、演卦、卜卦,由卦体现出来的象也不能够阅读,只能够观察,即观象。
对于《周易》来说,观象是位的。卦、象、辞,辞是第三位的,大家往往容易将辞等同于《周易》,其实是不准确的。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孔子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设卦、观象能够表达出辞所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意义,因此,《周易》特别强调卦与象。《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一部分是传。经是六十四卦,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辞。传是十翼,《彖传》《象传》《系辞传》各分上下,共六篇,另外有《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篇,总共十篇。十翼是解释说明《周易》六十四卦经文的,因为据说是孔子所作,所以,后来的易学家、经学家都已经将十翼也看作经典的一个部分了。
《乾》《坤》是阴阳之道的门户,易象是理解《乾》《坤》二卦的前提,那么《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则是打开《周易》门户的钥匙。《文言》则是《乾》《坤》的门槛,《彖》《象》则是《乾坤》的窗户。
《周易》的易道,以天道阴阳之道为代表,体现在天地人三才之道中。天道即天象,亦即天体运行之道,天道阴阳,以日月运行为主,日月对人类影响。天道体现在《乾》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和六爻爻辞里面。地道为柔刚,地道柔刚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人道分为仁义,地道五行蕴含五常之性,即仁义礼智信。易道包括天道阴阳之道、地道柔刚之道、人道仁义之道,即易道包括三才之道。
相对应的天道阴阳运行讲道德,地道柔刚等五行运行讲生杀刑克,人道仁义等五常运行讲礼法。《论语》里面孔子讲德礼政刑,“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和《周易》的治理思想完全一致。
《周易》阴阳之道包括经常与权变两部分道理。也就是说,《周易》讲常道、变道两部分道理。
下面简要谈谈读《易》通例,即阅读《周易》应该要注意的体例。
,阴卦、阳卦与乘承比应问题。
《系辞传》里面讲得很清楚,阴卦多阳,阳卦多阴。就是说,阴卦、阳卦的性质是由少数决定多数,遵循少数决定多数原则,而并不是我们一般的常识是多数决定少数的原则。具体说,卦有六爻,一个阴爻,五个阳爻,譬如《小畜》《履》《同人》《大有》《夬》《姤》等六卦,都是阴卦,一个阴爻决定了其余五个阳爻的性质。一个阳爻,五个阴爻,则为阳卦,譬如《师》《比》《谦》《豫》《剥》《复》等六卦。
乘是指上爻对下爻而言,阳爻在上面,阴爻在下面,即阳乘阴,属于正常。阴爻在阳爻上面,即阴乘阳,属于反常。譬如《屯》卦,六二爻说:“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此即属于阴爻乘阳爻,因此出现反常现象。对此我有一个看法,即现代民俗里面也有这种现象,男子小时候娶比自己大很多的童养媳,帮助家里做工,女子实际上要等十年左右男子才会成人,之后才会成亲生小孩。否则,六二爻就不好解释。
承,是指下爻承接上爻,阴爻承接阳爻,是正常的。阳爻承接阴爻,属于反常了。《师》卦,初六爻承接九二爻。
比,是阴爻比附阳爻,如《比》卦,阴爻比附九五阳爻。
应,是上卦三爻与下卦三爻初、中、上位互相照应,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六爻,互相照应。如果是阴阳关系,就是正应;如果是阴与阴、阳与阳的关系,就属于敌应。如《咸》卦,上卦为兑,下卦为艮,就属于阴阳正应关系,一阴与四阳、二阴与五阳、三阳与六阴,互相感应。《艮》卦是一阴与四阴、二阴与五阴、三阳与六阳,互相敌应。正应就是少男少女互相来电,互相放电,互相有感觉,因此,《咸》卦就是少男少女恋爱的卦。相反,敌应就是不来电,没感觉。
第二,卦位从下卦而往上卦生长,终而复始,表示本末、先后、内外的时空序列关系。
一般来说,下卦为本,上卦为末;下卦为先,上卦为后;下卦为内,上卦为外。如《复》卦,表示一阳往上生长,一元复始,春天到来,万象更新。《复》《临》《泰》卦,表示阳气生长,春天来临。元亨利贞,终而复始,表示万物永恒发展,没有止境。《复》说“七日来复”,表示《复》卦由《剥》卦发展而来。“七日来复”的“七日”,实际上是指七个月的日子,《诗经·豳风》有《七月》一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二之日”,一之日、二之日,就是指一月的日子、二月的日子。七月指周历,相当于夏历九月,火指火星,周历七月相当于今天夏历九月,西历到了十月、十一月了,周历一之日,即《复》卦之时,相当于今天农历十一月,公历十二月。现在许多人引用“七月流火”来说明夏天的炎热,是出洋相,甚至有大学校长、著名作家也这样说,可见这些人的古典文学修养水平如何了,既不熟悉《诗经·七月》,也不懂《周易·复》。
整个《周易》是讲终而复始,不讲始终,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为高明的智慧。《乾》卦讲“大明终始”,六十四卦排列到后是《既济》与《未济》,《既济》是终,《未济》是始。《既济》是圆满,是结束,并不好。《未济》是缺陷,是不圆满,是开始,反而好。人生追求完美,因为有缺陷才追求完美。
第三,中位是阴阳关系的根本。
《彖传》的作者即十分重视以人文理性精神解《易》,为重视卦爻位中的二爻、五爻中位,二爻位为下经卦中位,五爻位为上经卦中位。据我们统计,《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除去用九、用六两爻不计)中,五爻位吉利爻多,达38爻,其次为二爻位,达
34.5爻;其下依次为四爻位25爻,上爻位25爻,初爻位20.5爻,少的为三爻位,只有10爻。毫无疑问,在六爻位中,五爻位与二爻位是好的两个爻位。五爻位居上卦之中,二爻位居下卦之中,居中即意味着行事得中,言行处世得中,具有中德,而追求“中”,应该是当时易学的主流倾向。
《彖传》在阐释卦辞时,六十四卦中共有三十九卦论述到“中”的问题,或“刚中”或“柔中”,无“中”字的只有二十五卦,即《乾》《乾》《坤》《泰》《否》《谦》《豫》《随》《蛊》《贲》《剥》《复》《大畜》《颐》《咸》《恒》《遁》《大壮》《晋》《家人》《损》《夬》《革》《震》《艮》《归妹》等卦。
即使是不吉、不利的卦,如《困》《蹇》《坎》《否》《剥》等卦,二、五之中位,仍然不会凶险。
五爻得中,意味着得天时、得天道。二爻得中,意味着得地利、得地道。
可见,得中即几乎意味着吉利。在六五爻位中,吉利爻中阳爻有17爻,阴爻有21爻,阴爻吉利爻比阳爻吉利爻要多,如果按照当位的理论,那么阴爻居五爻位是不当位的,可是当位的阳爻其吉利爻反而不如不当位的阴爻的吉利爻为多,可见,当位与不当位在《易》卦六爻位当中,并不具普遍性和决定性的意义,而得中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五爻位,得中之爻没有一爻是全凶之爻,这在六爻位当中是的,五爻位中半凶之爻有4爻,二爻位中凶爻也只有4.5爻,很少很少。可见得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四,阴阳当位不是关键,与中位相比,居于次要地位。
当位问题是局部性的,考察六爻位,象辞论述当位与不当位之爻共有21处,下经卦为15处,上经卦为6处,皆就三爻位与四爻位而言,尤其相对于三爻位而言,三爻位如果是阴爻,那么往往多凶恶,不当位。四爻位如果是阴爻,则当位。据我们统计,三爻位吉利爻中,阳爻占9爻,是当位的;阴爻只占1爻,是不当位,这也说明当位在三爻位当中,吉利出现的可能性比阴爻不当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阴爻中凶爻即占8爻,阳爻只3爻。因此当位与不当位,在三爻位中是极其明显的。
四爻位当位与不当位,对吉凶后果影响不太明显,四爻位25爻吉利中,阳爻不当位为13爻,阴爻当位为12爻,当位的吉利爻反而少1爻;凶爻中,不当位的阳爻为4爻,当位的阴爻为1爻,当位比不当位要好。
上爻位中当位与不当位,亦无意义,上爻位25爻吉利爻中,当位的阴爻为10爻,不当位的阳爻为15爻,不当位的吉利爻要多;在凶爻中,不当位的阳爻只有5爻,而当位的阴爻反而有13爻之多。
初爻位当中,当位与不当位有一定意义。吉利爻为20.5爻,当位的阳爻中吉利爻有12爻,不当位的阴爻为8.5爻;凶爻有9.5爻,当位的阳爻为2爻,不当位的阴爻为7.5爻。
象辞在解释当位与不当位时,只有三爻位与四爻位涉及这一问题。
就爻位的吉凶而言,事实上只有在三爻位与初爻位中,当位不当位才有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六十四卦之中,只有《谦》卦一卦六爻位皆吉利,这在六十四卦中,可见,《易》本身是崇尚德义的,十翼当中,只是把“中”“谦”等德义进一步突出、进一步发扬光大罢了。
易辞的阅读,也不叫作阅读,叫作玩辞,一般的图书叫作阅读、诵读、学习,独独《易经》叫作玩辞,玩即玩味、体会、琢磨、体悟,因为经上的易辞,与占卜时的实际情况之间,是象的一致,辞很有可能是有差距的,或者有很大差距的,因此要玩味,才能够豁然贯通。死读死记字面意义是不能够很好沟通实际的。
孔子研读《周易》,司马迁赞叹说曾经“韦编三绝”,穿竹简的牛皮绳翻断过三次,可见孔子学习之勤、用功之深,对于《周易》简直是痴迷不已。我们向孔子学习,如果我们用孔子这种痴迷不已的精神学习《周易》,我们的德业、事业、学业一定会如孔子所说的“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一定会如孔子所说的“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兰甲云
《周易》包括经、传两个部分。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爻辞。传则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周易》自西汉时起,便被尊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可以与儒家、道家、佛教禅宗互相贯通的伟大经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