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体防腐指南/上海民政专家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遗体防腐指南/上海民政专家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2 5.0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军|责编:许苏宜

出版社学林

ISBN9787548615910

出版时间2019-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0837728

上书时间2025-01-0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章 遗体防腐

节  遗体防腐的现状 / 2

第二节  遗体防腐的历史简介 / 3

第三节  死亡的界定与心理克服 / 10

第二章 认识身体

节  人体的划分与方位 / 20

第二节  皮肤系统 / 22

第三节  运动系统 / 28

第四节  呼吸系统 / 38

第五节  消化系统 / 45

第六节  循环系统 / 53

第三章 认识微生物

节  微生物的世界 / 62

第二节  细  胞 / 66

第三节  细  菌 / 77

第四节  真  菌 / 81

第五节  病  毒 / 87

第六节  人体体液 / 91

第四章 防腐相关知识

节  传染病 / 97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遗体的种类和预防 / 100

第三节  遗体的清洁、消毒 / 104

第四节  遗体防腐室环境防护 / 111

第五节  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 / 118

第六节  消毒的基本常识 / 120

第七节  环保、安全、卫生防护常识 / 125

第八节  防腐器械的消毒方法 / 128

第九节  固体废物处置 / 133

第五章 化学防腐剂

节  遗体防腐与化学 / 140

第二节  防腐液配制 / 166

第六章 防腐操作

节  遗体现象 / 180

第二节  防腐基本知识 / 187

第三节  防腐方案 / 195

第四节  低温防腐方法 / 202

第五节  纠正遗体体位姿态 / 211

第六节  浸泡防腐 / 214

第七节  体表防腐 / 215

第八节  遗体体腔抽吸 / 220

第九节  注射防腐 / 227

第十节  四腔注射法 / 231

第十一节  灌注防腐 / 235

第十二节  静脉引流 / 247

第十三节  非正常遗体的防腐 / 250

第七章 关注与改变

节  遗体防腐法律规范问题 / 254

第二节  遗体冷藏冷冻设备问题 / 256

第三节  遗体体内药物含量问题 / 257

第四节  专业类防腐设备设施、防腐剂研发问题 / 258

参考文献 / 259

后  记 / 262



遗体防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用物理、化学或者两 者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防止或减缓遗体腐败、腐烂过程 的进一步发展,使遗体保存在相对良好的状态,并防止 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染,以便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殡仪活动 或遗体转运,从而对操作者和公众环境达到无危害的环 保目的。遗体防腐涉及物理、化学、微生物、生命科学、 死亡学、法医学、解剖学,以及外科等多学科知识,是 殡葬服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服务内容,在维护社会伦理、 保障公共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

上海高度重视遗体防腐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上海 遗体防腐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版了 《殡葬学科丛书》和《殡葬实务丛书》,其中也涵盖了遗 体防腐内容,为全国首创,大大推进了遗体防腐工作的 专业化发展。本书是一本关于遗体防腐“理论”与“实 操”的指南。我们将探寻遗体防腐专业技术发展背后的 理论基础、潜在脉络和存在的逻辑,以及实际操作技术 的由来、演变、传承和发展,希望从中洞悉专业技术发 展的趋势并展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本书共 分七个部分:遗体防腐、认识身体、认识微生物、防腐 相关知识、化学防腐剂、防腐操作,以及关注与改变, 从理论与实务角度对遗体防腐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

防腐其实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 平常使用的各种材料,还是食用的生鲜水果,要延长其 使用寿命或者减缓腐败时间,就要借助于防腐技术。遗 体防腐也是防腐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是一种维护死者尊 严的技术,可以让亲人与逝者有时间做后的道别。虽 然多数人对其讳莫如深,但在生活中又无法避免。撰写 此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对殡葬同行或者对防腐技术 感兴趣的朋友有所裨益。 

文中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书摘与插画】

节  遗体防腐的现状

一、遗体防腐的法规基础

对许多人来讲遗体防腐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 遗体防腐与公共安全的联系无法分割。20 世纪 90 年代, 国外就有殡葬相关的法律出台,如美国、加拿大等就有 法定条目,强制规定遗体必须 24 小时内做防腐。国内 鉴于公众安全,也相继出台了《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

二、遗体防腐与公共安全

遗体防腐对于殡葬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切后 续服务与其他相关操作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公共安全防护 的道防线。然而公众对此专业的认知有限,多数公众 还处在半盲区,认识与普及此专业知识成为当务之急。笔 者从一个实际操作者的角度,分析遗体防腐对公共安全的 重要性,并全面展示现代遗体防腐的实际操作与发展状况。

三、遗体防腐与环境保护

由于遗体处理的过程,牵涉操作场所,主体移动留 置的小环境,清洗消毒后的水处理,设备、地面、工作 界面、工具、用品的后处理,以及其常规使用的各种化 学试剂,都会影响局部环境,若不有意识地提前防范, 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甚至会产生无法逆转的 后果。因而,遗体防腐工作防范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保 护好自己与朋友家人的健康,防护好间接接触遗体的公 众安全,让大家在良好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这也是我 们职业的基本守则。

第二节  遗体防腐的历史简介

一、国外史

(一)遗体防腐的先河 古埃及是早实施遗体防腐技术的国家。推崇全系列神的信仰使古 埃及在意识形态上追求永恒世界。 为此开了世界上个有主观意识地对人类遗体进行防腐的先河。 遗体成为木乃伊的操作工作全由僧侣们操作完成。从公元前 6000 到 公元 600 年期间,大约 4 亿具遗体完成了防腐处理。防腐材料就地取 材,多为自然植物,如当地香料、树脂、盐类及脂肪混合物,在公元前 1500 年的古埃及墓中人们发现了汞的存在。当然,被制作成考究的 木乃伊,仅限法老、王室成员及贵族,这既是古埃及特有的传统,也是 古埃及文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特殊遗产。

(二)人体解剖学的推动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国外的遗体防腐技术发展长期步履蹒 跚,直至 16 世纪后,解剖学的发展推动了遗体防腐技术的进步。比利 时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应用系统 解剖方法揭示了人体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证明 了人赖以生存的动力和源泉。自此,人们开始应用循环系统理论指导遗 体防腐实践。

(三)化学时代的防腐变革 自十八世纪起,遗体防腐技术由于化学专业的突破开始飞速发展。 英国的解剖学家威廉·亨特(William Hunter,1718—1783)利用酒精 保存和固定遗体,之后皮埃尔·迪奥尼(Pieerre Dionis)利用醋酸阻 止细菌生长,从而防止遗体腐败。约翰·雅各布·里特(Ritter Johann Jacob 1714—1784)运用砒霜(针剂)做遗体的防腐。卡尔·威尔海 姆·舍勒(Karl Wilhelm Sheele 1742—1786)则开始利用甘油作保存和防腐。酒精、甘油、醋酸的防腐效果虽然并不十分有效,但由于它们各 自的特点,仍沿用至今,在多种防腐剂配方中都有应用。

(四)遗体防腐重要的里程碑 甲醛防腐是在 1859 年由俄罗斯亚历山大布特列洛夫(1828—1886) 提出,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在 1869 年得出鉴定结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布特列洛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

йлович Бу′тлеров 1828—1886)是一位俄国化学家,化学结构理论的 主要创立者之一,个将双键并入结构公式中,乌洛托品、甲醛和甲 醛聚糖反应的发现者。1862 年,他首先提出了碳化合物的价键可能是 四面体结构的想法。 1868 年, 德 国 化 学 家 奥 古 斯 特· 威 廉· 冯· 霍 夫 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 1818—1892)发明了福尔马林,刚开始应用于组 织固定,后来发展到医学院遗体解剖的固定。在这以后的近两百年中, 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福尔马林的应用日益广泛。 1876 年,阿根廷科尔多瓦(Cordoba)医学院的解剖主任劳·弗雷 德里克(Lao Frederick)利用福尔马林在殡葬领域中保存遗体,这是一 个跨时代的贡献,为遗体的保存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从此揭开了现代 遗体防腐技术史的面纱。

(五)战争带来的另类发展 1861 年到 1865 年美国内战期间,为了将部分阵亡将士遗体运回安 葬,成立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这也是遗体防腐技术 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的开端。 约在 1898 年,美国批殡葬学校成立。美国的防腐专业化始于 19 世纪中期,通过将防腐剂注入动脉的同时切开静脉达到防腐目的。此后 美国集中组织了由几十位与防腐相关领域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投入 十几亿的资金,完成了美国遗体防腐法律化、体系化、标准化,并衍生 出 3 万多种相关防腐产品。 超低温防腐也是美国的专利。即在法定死亡后,先为大脑提供足够 的氧气和血液来维持基本脑活动;全身放入冰块中,注射抗凝血剂以防止血液凝结;后除去细胞内的水分,再替换成低温防护剂,使细胞进 入“假死”状态;等温度达到零下 130 摄氏度,后放入零下 196 摄氏 度液态氮的容器内保存。


 
 
 
 

作者简介
徐军,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现为上海市宝兴殡仪馆技术总监。多次参与民政部、上海市殡葬协会和殡葬服务中心组织的整容防腐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的编写、讲授和实践指导、国家的灾难性对外援助任务。曾获2006—2008年上海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度殡葬服务中心“十大楷模人物”、2009年度上海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2007—2009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09年民政部颁发的“遗体防腐”技师职称、201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2016年民政部颁发的“遗体防腐”高级技师职称、2017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等。

目录
总序? 以专业化发展谱写新时代上海民政工作新篇章
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勤皓 / 1
前言 / 1
第一章 遗体防腐
第一节? 遗体防腐的现状 / 2
第二节? 遗体防腐的历史简介 / 3
第三节? 死亡的界定与心理克服 / 10
第二章 认识身体
第一节? 人体的划分与方位 / 20
第二节? 皮肤系统 / 22
第三节? 运动系统 / 28
第四节? 呼吸系统 / 38
第五节? 消化系统 / 45
第六节? 循环系统 / 53
第三章 认识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世界 / 62
第二节? 细? 胞 / 66
第三节? 细? 菌 / 77
第四节? 真? 菌 / 81
第五节? 病? 毒 / 87
第六节? 人体体液 / 91
第四章 防腐相关知识
第一节? 传染病 / 97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遗体的种类和预防 / 100
第三节? 遗体的清洁、消毒 / 104
第四节? 遗体防腐室环境防护 / 111
第五节? 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 / 118
第六节? 消毒的基本常识 / 120
第七节? 环保、安全、卫生防护常识 / 125
第八节? 防腐器械的消毒方法 / 128
第九节? 固体废物处置 / 133
第五章 化学防腐剂
第一节? 遗体防腐与化学 / 140
第二节? 防腐液配制 / 166
第六章 防腐操作
第一节? 遗体现象 / 180
第二节? 防腐基本知识 / 187
第三节? 防腐方案 / 195
第四节? 低温防腐方法 / 202
第五节? 纠正遗体体位姿态 / 211
第六节? 浸泡防腐 / 214
第七节? 体表防腐 / 215
第八节? 遗体体腔抽吸 / 220
第九节? 注射防腐 / 227
第十节? 四腔注射法 / 231
第十一节? 灌注防腐 / 235
第十二节? 静脉引流 / 247
第十三节? 非正常遗体的防腐 / 250
第七章 关注与改变
第一节? 遗体防腐法律规范问题 / 254
第二节? 遗体冷藏冷冻设备问题 / 256
第三节? 遗体体内药物含量问题 / 257
第四节? 专业类防腐设备设施、防腐剂研发问题 / 258
参考文献 / 259
后? 记 / 262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上海民政专家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徐军长期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化妆工作。20多年来,他和团队成员通过不断改造、革新、攻坚,开创了一些全新的遗体处理方法和殡殓服务模式,现已延伸与贯穿到了整个殡仪馆流程服务的创新。
本书是徐军多年工作创新的经验总结,是一本特殊行业专业工种的科普读本,探讨了遗体防腐专业技术发展背后的理论基础、潜在脉络和存在的逻辑。
本书又是一本“理论”与“实操”的指南,探讨了遗体防腐实际操作技术的由来、演变、传承和发展,并希望从中洞悉专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展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

主编推荐

习近平主席说上海是“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多年来,徐军和他的团队正是以“绣花”精神对待工作,他们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攻坚、创新。本书是徐军多年工作的经验之谈,在规范专业的技术背后,蕴藏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行业在大众眼中,一直有着神秘的面纱。而殡葬行业内的遗体防腐工作,一直以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上海的遗体防腐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徐军正是遗体防腐工作的优秀代表。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于规范遗体防腐行业、建立遗体防腐标准、培养遗体防腐专业人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民政专家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徐军长期从事遗体防腐、整容化妆工作。20多年来,他和团队成员通过不断改造、革新、攻坚,开创了一些全新的遗体处理方法和殡殓服务模式,现已延伸与贯穿到了整个殡仪馆流程服务的创新。

本书是徐军多年工作创新的经验总结,是一本特殊行业专业工种的科普读本, 探讨了遗体防腐专业技术发展背后的理论基础、潜在脉络和存在的逻辑。

本书又是一本“理论”与“实操”的指南,探讨了遗体防腐实际操作技术的由来、演变、传承和发展,并希望从中洞悉专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展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第一节?遗体防腐的现状一、遗体防腐的法规基础
对许多人来讲遗体防腐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遗体防腐与公共安全的联系无法分割。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有殡葬相关的法律出台,如美国、加拿大等就有法定条目,强制规定遗体必须24小时内做防腐。国内鉴于公众安全,也相继出台了《殡葬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
二、遗体防腐与公共安全遗体防腐对于殡葬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切后续服务与其他相关操作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公共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公众对此专业的认知有限,多数公众还处在半盲区,认识与普及此专业知识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一个实际操作者的角度,分析遗体防腐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并全面展示现代遗体防腐的实际操作与发展状况。
三、遗体防腐与环境保护由于遗体处理的过程,牵涉操作场所,主体移动留置的小环境,清洗消毒后的水处理,设备、地面、工作界面、工具、用品的后处理,以及其常规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都会影响局部环境,若不有意识地提前防范,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甚至会产生无法逆转的后果。因而,遗体防腐工作防范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护好自己与朋友家人的健康,防护好间接接触遗体的公众安全,让大家在良好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这也是我们职业的基本守则。
第二节?遗体防腐的历史简介一、国外史(一)遗体防腐的先河古埃及是最早实施遗体防腐技术的国家。推崇全系列神的信仰使古埃及在意识形态上追求永恒世界。 为此开了世界上第一个有主观意识地对人类遗体进行防腐的先河。 遗体成为木乃伊的操作工作全由僧侣们操作完成。从公元前6000到公元600年期间,大约4亿具遗体完成了防腐处理。防腐材料就地取材,多为自然植物,如当地香料、树脂、盐类及脂肪混合物,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墓中人们发现了汞的存在。当然,被制作成最考究的木乃伊,仅限法老、王室成员及贵族,这既是古埃及特有的传统,也是古埃及文明留给后世的一份特殊遗产。
(二)人体解剖学的推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国外的遗体防腐技术发展长期步履蹒跚,直至16世纪后,解剖学的发展推动了遗体防腐技术的进步。比利时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AndreasVesalius,1514—1564)应用系统 解剖方法揭示了人体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在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证明了人赖以生存的动力和源泉。自此,人们开始应用循环系统理论指导遗体防腐实践。
(三)化学时代的防腐变革自十八世纪起,遗体防腐技术由于化学专业的突破开始飞速发展。 英国的解剖学家威廉·亨特(WilliamHunter,1718—1783)利用酒精保存和固定遗体,之后皮埃尔·迪奥尼(PieerreDionis)利用醋酸阻止细菌生长,从而防止遗体腐败。约翰·雅各布·里特(RitterJohannJacob1714—1784)运用砒霜(针剂)做遗体的防腐。卡尔·威尔海姆·舍勒(KarlWilhelmSheele1742—1786)则开始利用甘油作保存和防腐。酒精、甘油、醋酸的防腐效果虽然并不十分有效,但由于它们各自的特点,仍沿用至今,在多种防腐剂配方中都有应用。
(四)遗体防腐重要的里程碑甲醛防腐是在1859年由俄罗斯亚历山大布特列洛夫(1828—1886)提出,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在1869年得出鉴定结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布特列洛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Бу′тлеров1828—1886)是一位俄国化学家,化学结构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第一个将双键并入结构公式中,乌洛托品、甲醛和甲醛聚糖反应的发现者。1862年,他首先提出了碳化合物的价键可能是四面体结构的想法。 1868年,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威 廉·冯·霍夫曼(AugustWilhelmvonHofmann1818—1892)发明了福尔马林,刚开始应用于组织固定,后来发展到医学院遗体解剖的固定。在这以后的近两百年中,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福尔马林的应用日益广泛。 1876年,阿根廷科尔多瓦(Cordoba)医学院的解剖主任劳·弗雷德里克(LaoFrederick)利用福尔马林在殡葬领域中保存遗体,这是一 个跨时代的贡献,为遗体的保存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从此揭开了现代遗体防腐技术史的面纱。
(五)战争带来的另类发展1861年到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为了将部分阵亡将士遗体运回安葬,成立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这也是遗体防腐技术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的开端。 约在1898年,美国第一批殡葬学校成立。美国的防腐专业化始于19世纪中期,通过将防腐剂注入动脉的同时切开静脉达到防腐目的。此后美国集中组织了由几十位与防腐相关领域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投入十几亿的资金,完成了美国遗体防腐法律化、体系化、标准化,并衍生 出3万多种相关防腐产品。 超低温防腐也是美国的专利。即在法定死亡后,先为大脑提供足够 的氧气和血液来维持最基本脑活动;全身放入冰块中,注射抗凝血剂以防止血液凝结;后除去细胞内的水分,再替换成低温防护剂,使细胞进入“假死”状态;等温度达到零下130摄氏度,最后放入零下196摄氏度液态氮的容器内保存。
(六)防腐的专业户俄罗斯防腐专家团队(1924—2011)以原苏联专家为主体,后更名为俄罗斯生物结构研究中心团队。由生物化学家鲍里斯·伊里奇·兹巴尔斯基(俄语:Борис ИльичЗбарский)与解剖学系系主任米凯尔·沃罗比约夫(МиккельВоробьев)作为团队奠基人,研制出了用于遗体防腐的香脂液,其中含有的甘油可以保持组织弹性和皮肤色泽,醋酸钾液取代体液,氯化奎宁消灭微生物,经过几代人的延续与努力,先后为众多国家领导人进行防腐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可根据保存的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及操作个体的不同,作个性化的特别设计,如根据越南潮湿的气候和蒙古干燥的气候,分别设计了不同的环境控制技术,使遗体能够在最佳环境下保存;还专门研究保存色素技术,使肤色不变淡,色素可附着表皮的作用,如黑色人种保留黑人特色,黄、白、棕色人种也可,使瞻仰者尽量看到栩栩如生逼真的形象,该团队堪称遗体保存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
(七)走极端的遗体防腐德国的人体塑化技术是把人体制作成为永久保存标本的技术。德国解剖学家冈瑟·冯·海根斯(GuntherVonHagens)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标本塑化技术,能把生物组织变成塑料物质,90年代以后,他开始向大型生物组织发起挑战并获得成功,能够将人的整个器官甚至全体用这种方法塑化。在他著名的BodyWorld展览中,甚至有大型哺乳动物整体的展示,其中包括鲸、熊、马、长颈鹿。人体塑化就是把遗体固定、脱水、脱脂、浸渗、聚合。首先保证塑化剂从里到外浸透组织,用冷丙酮浸泡组织,完全渗入取代人体中的水或脂 肪,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把组织浸在聚合物的单体中,还可浸在硅胶、聚乙烯、环氧树脂等中。其作用原理是,丙酮在低温真空中反应,离开生物组织,留下的空间被聚合物等单体充满,最后,在紫外线或其他催化条件作用下,聚合物交换联系硬化,使组织的形态发生固态塑化质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