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3
5.4折
¥
98
全新
库存21件
作者袁靖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5634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31705772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袁靖,考古学家,考古界金鼎奖获得者,从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环境考古和科技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名誉教授。主持过多项科技考古课题,著有《中国动物考古学》《科技考古文集》《中国科技考古导论》等,发表数百篇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曾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动物寻古的科学工具/5
十二生肖的由来/7
动物如何科学分类/9
共同的文物与文献/11
五大破案手段/15
第二章 瘟疫的来源,医学的助手/29
与北京猿人同龄的鼠/32
破坏者与子嗣兴旺的象征/40
鼠何以被尊称“老鼠”/47
从麻烦制造者到医学贡献者/52
第三章 华夏文明的柱石/57
5000年前的西亚来客/60
农耕时代的第一生产力/67
一级祭祀品和随葬品/75
文字和文物中的牛/78
作为肉食和骨器/82
第四章 威严的山君/87
神秘的蚌壳龙虎图/90
趋吉避凶、威武勇猛的表达/95
沿用上千年的调兵信物/110
勇猛的另一面/113
第五章 住在月亮上/117
千年驯兔失败史/120
寓意吉祥的灵兽/125
玉兔何以捣药嫦娥宫/133
第六章 国之图腾/143
鳄鱼与蛇,龙的原型?/145
从文物看龙的形象进化/154
从灵兽到帝王象征/160
第七章 华夏的始祖/167
诞生于白垩纪/171
蛇形文物遍布南北/174
上古神灵和始祖为何是人首蛇身/184
白蛇故事的千年流变/189
第八章 车骑之魂/193
地下马骨透露的信息/196
战场上的绝对主角/202
相马、阉割与马镫/211
文物里的马/218
第九章 美的化身/227
绵羊在中国的传播链/230
羊肉与“鲜”画等号/233
羊骨如何反映古人养羊剪毛/238
献祭的最佳牺牲/241
孝顺、吉祥与仁义的象征/246
第十章 一棒打出南天门/259
发现“阿喀琉斯基猴”/262
从宠物到封侯意象/268
猴的负面形象/281
美猴王的三种来由/285
第十一章 报时神鸟/291
家鸡的起源/294
从文物探索古人何以养鸡/303
知时畜/313
斗鸡亡国/316
以鸡占卜/318
第十二章 陪你走过一万年/321
狼如何被驯化为狗/324
从生到死,始终跟随/331
文物中的犬/336
犬戎,改变历史走向/347
第十三章 肉食江湖的王者/355
人类文明的动力源/357
猪肉如何占据国人餐桌/363
古人的炫富工具/369
从偶像到猪八戒/377
后记/387
主要参考文献/391
部分图片来源/397
内容摘要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动物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
本书以一个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在华夏民族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华民族与动物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故事。
主编推荐
1、作者袁靖是一位考古学家,主要研究动物考古、科技考古,有30多年丰富的前线考古经验,是考古学界金鼎奖得主。袁靖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本书是袁靖教授的诚意之作,浓缩了他30年考古工作的精华,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尝试用生动、接地气的语言,向读者科普十二种生肖动物在华夏民族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内容不仅有以往十二生肖文化史注重的民间传说与民俗,更新增了独特的考古学家视角,通过从遗址等地发掘出来的动物遗存,结合文献、文物、图像等资料,重述华夏民族与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梳理十二生肖动物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本书是一部将考古所得、扎实可信的知识与千百年里流传的浪漫传奇融合的典范作品,讲透“十二生肖”这个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符号。
3、图书附有200多幅精美配图,图文并茂地介绍古人如何利用动物,多维度感知他们眼中的动物形象;读者由此也可以了解考古学者是如何解读遗世文物的,学习考古学者的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
4、讲述了十二生肖的一切,从起源、演变、发展,到它们如何被纳入人类历史,记录、神化与流传……
有瑰丽而惊险的动物史诗
古人是如何把野狼驯化成狗的?
为何说牛一肩托起了整个农耕文明?
有侦探破案般曲折而离奇的考古
遗址里挖出来的枯骨,是怎么告诉现代人古人曾经吃羊肉、喝羊奶、衣羊毛?
墓里的神秘龙虎图案,如何推断出古人的宗教信仰?
有或神秘或热血的图腾文化
伏羲与女娲等始祖与神灵,为何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猴子对农耕文明毫无帮助,如何就成了万众喜爱的美猴王?
有有趣而独到的文物解读
鳄鱼与蛇,是如何被结合并神话成腾云驾雾的龙?
鸡在两性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与雄鸡主报晓有关?
精彩内容
蛇属于爬行类,这一类脱胎于两栖类。3亿多年前,两栖类中的一类迷齿两栖动物为了更好地征服广漠的大陆,演化出羊膜卵。这是一种繁殖结构,里面充满了羊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水环境,可以保证爬行类的胚胎在其中稳步发育、正常繁殖,从而摆脱对真实水环境的依赖。演化出羊膜卵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两栖类也由此摇身一变,进化成爬行类。爬行动物中度过中生代(距今约2.52亿年—6600万年)并残存到新生代的,只有龟鳖类、鳄类和有鳞类(包括蜥蜴类和蛇类)。
蜥蜴类和蛇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最兴盛的类群。这类动物的头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蛇类的表现尤其明显。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头部结构把它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实际上,蛇类是从蜥蜴类演化而来的。在白垩纪(大约开始于距今1.45亿年)时期,最早的蛇开始出现。蛇是爬行动物中进化最快的类群,大多数现生蛇所在的科,是在中新世(距今约2300万年—533万年)才开始大量发展起来的。
迄今为止,发现蛇骨的考古遗址仅有紫荆遗址(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一处。这个遗址自下而上包含了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龙山文化等4个文化层,年代自距今约79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4200年。在3000多年里,属于不同文化的古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遗址中的那些蛇骨经过鉴定,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但属和种无法确定。游蛇科是蛇目中种属数量最多的一个科,有将近300属,约1400种,包括三分之二的现生蛇类。我国的游蛇科也有30多属,超过140种,广泛分布于全国。
考古遗址中很少发现蛇骨,这应该与考古遗址中很少发现鼠骨是同样的原因,即早先考古过程中没有开展水洗筛选工作,因而丢失了这些遗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许慎提到的“它”便指的是蛇。他指出,上古时期的人们害怕蛇,见面打招呼都要互相询问是否有看到蛇。这些文字反映了两个信息:一是古时蛇的数量不少,二是可能因为蛇无足而能行走,而且毒蛇还能毒死人,所以古人十分畏惧蛇。
如同蟒蛇一样的大蛇比较少见。蟒蛇属于蟒科,现存8属28种,中国的蟒蛇有2属,分别是沙蟒属的东方沙蟒和蟒属的蟒蛇。东方沙蟒长大约为1米,最长的可达4米,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蟒蛇长可达3至30多米不等,分布于福建、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蟒蛇分布的区域毕竟有限,人们并不能经常看到,所以古人日常所见之蛇,往往都是小蛇。在南方温暖潮湿的地区,经常有蛇出没。
所以它们的形象,不管是头部还是躯体,都很容易作为装饰性元素,被人们刻画于玉器和陶器之上,进而成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20世纪60年代末,我从上海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在水田里、山路上多次见过一些小蛇,甚至在干农活时还被蛇咬过几次。这些小蛇身上的骨骼每块大多仅有几毫米,所以考古发掘出来的泥土如果不经过水洗筛选,肉眼确实难以辨别,因而没有发现古代蛇的遗骨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我们根据文物上发现的蛇逼真的形象,以及古人对蛇的文字描述,可以推断出它们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所以古人能仔细地观察并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特征,最后以艺术的形象展示出来。
上古神灵和始祖为何是人首蛇身甲骨文中的“蛇”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尤其是三角形的蛇头,蜿蜒扭曲的蛇身,都传神地描述了蛇的形态特征。从小篆开始,“蛇”字就有了些许现在“蛇”字的迹象,隶书则表现得更明显,到楷书才成为现在的“蛇”字(图7-14)。
在《诗经》里,蛇被视为吉祥的动物。《小雅·斯干》是一首祝贺周王新建的宫殿落成的诗歌,其中有“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虺”在古书中指的是一种毒蛇,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梦到熊、罴、虺和蛇,那就是即将生育儿女的吉兆。
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蛇和蛇之意象的记载,最突出的应属上古时期神灵和人类始祖的人首蛇身形象。如前面所述的汉画像石中人首蛇身状的伏羲和女娲(华夏始祖),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在古代文献中,上古时期的神灵多是人首蛇身的模样。王仁湘考证古代文献,认为除了伏羲和女娲,其他三皇五帝,直到大禹,也几乎都是人首蛇身的模样。仅《山海经》便多次提及许多人首蛇身或操蛇、践蛇、珥蛇的神灵神人,例如女娲、伏羲、烛龙、延维、窫窳、共工、相繇、贰负神、黄帝、启、奢比尸以及众多山神。
有关操蛇之神的故事,我们更加耳熟能详的恐怕要数战国早期的作品《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典故。愚公因出行被太行和王屋两山所阻,发愿要把山搬走,自己搬不完就让后代继续搬,“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手执灵蛇的山神听说了,怕他们真的挖个不停,便报告给了天帝。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指出,操蛇神怪的雕像或画像多出于河南南部、湖南、江苏等与战国时期楚文化相关的地区,这也证明了南方多蛇的观点。直至汉末时期,文学家王延寿在游览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建造的灵光殿时,看到殿中壁画而作《鲁灵光殿赋》,还提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可见在距当时将近300年的汉初,作为华夏始祖的伏羲与女娲就已经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始祖和众多神灵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这或许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盛行的图腾崇拜。蛇在我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动物,从南到北的平原、沼泽、山地、丘陵、江河都可见其身影。古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蛇,发现它们无足而能行走,毒蛇还能致人死命,自然而然地对这种神秘的生物产生了敬畏情绪,在观察到它们会冬眠和蜕皮等生活习性后,更延伸想象出它们具有长生不死和死而复生的神奇能力。古人的生存环境恶劣,生命往往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他们希望自己能与这些神奇的生物有所联系,以获得它们的庇佑,帮助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于是他们把蛇想象成神,并按照蛇的特点来塑造始祖,始祖和神灵便成了人首蛇身、半人半兽的形象。
闻一多在《伏羲考》里生动地阐释了这个过程。他认为华夏民族的图腾是龙,而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都是蛇。一开始人是以蛇作为自己的祖先,极力把自己装扮得像龙(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这是“人的拟兽化”。但无论如何装扮,都只能做到人首蛇身、半人半兽的地步,而不是全然的蛇。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进步了,于是他们开始把始祖的形象设置成人首蛇身,这叫“兽的拟人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过去模仿断发文身以像蛇的习俗被废弃,连记忆也淡薄了,于是始祖的模样就变作全人形了。
神灵和始祖的形象从兽到人兽同体再到全人形这个过程,究其原因,体现的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在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当大自然的威力远远大于人类之时,神灵和始祖的形象就是全兽形的;当人类发现自己有能力改变大自然之时,神灵和始祖的形象就变成了人兽同体;而当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加深,改造力度和信心增强之时,神灵的形象开始转变为以人为主,人类开始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始祖和神灵,但此时蛇仍然具有诸如蜕皮和冬眠(象征着死而复生和长生不老)等为害怕死亡的先民们所向往的特点,所以蛇虽然走下神坛,但没有消失,而是降格为部落首领的重要附属物,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