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4 4.5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蒙田|译者:裴泽也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04996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078371

上书时间2025-01-0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他的家庭是波尔多的“名门望族”,祖上靠做酒和咸鱼生意发了财,父亲当过法官,并担任过市长。蒙田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学习过法律,但他厌弃官场生活。1571年,他退隐归家,过着“自由、平静、安闲”的乡绅生活,一边埋头苦读古希腊罗马作品,一边撰写心得笔记,这便成为他的随笔集。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是一部谈论哲学、心理、社会、政治的思想著作。蒙田以博学著称,在本书中,天文地理,世情百态,无所不谈,旁征博引,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思想深刻绵密,博采众长。
作为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知识经过分析的汇总,蒙田随笔是人类思想的永恒瑰宝,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随笔式作品的先例,使散文作品进入文学领域,后世的帕斯卡、培根、尼采、本雅明等思想家皆受到它的影响。

目录
一  论忧伤
二  本性驱使我们奔向未来
三  当心灵的真切目标迷失后,如何转移我们的激情
四  我们的行动决定于意愿
五  谈无所作为
六  论记性与谎言
七  论说话的语速
八  谈勇敢与坚毅
九  惩罚怯懦的行为
十  论恐惧
十一  死后方可定论幸福
十二  探究哲理就是研读死亡
十三  谈想象力
十四  论损人利己
十五  论习惯和不易改变的习俗
十六  建议的方式决定结果
十七  谈孩子的教育问题——献给迪安娜·居松伯爵夫人
十八  论友谊
十九  论节制与适度
二十  命运的安排往往与理性不谋而合
二十一  谈着装
二十二  我们为何因同一件事而悲喜交加
二十三  荣誉不能分享

内容摘要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是一部谈论哲学、心理、社会、政治的思想著作。蒙田以博学著称,在本书中,天文地理,世情百态,无所不谈,旁征博引,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思想深刻绵密,博采众长。 作为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知识经过分析的汇总,蒙田随笔是人类思想的永恒瑰宝,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随笔式作品的先例,使散文作品进入文学领域,后世的帕斯卡、培根、尼采、本雅明等思想家皆受到它的影响。

精彩内容
 我是那种很少忧伤的人,尽管大家都对这种情感
推崇有加,我却丝毫不喜欢,更不赞赏。人们习惯给理智、德行以及良知披上一层外衣,这是一种愚蠢以至恶劣的修饰。意大利人更是恰如其分地把忧伤称为邪恶,因为忧伤本来就是一种有害、荒谬、怯懦以及卑微的情感。斯多葛派[斯多葛派,古希腊罗马哲学学派,创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晚期斯葛派强调唯心主义,宣扬宿命论、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不允
许他们的哲人具有这种情感。
有个古老的传说:埃及国王普撒梅尼图斯被波斯国王康比泽击败并俘虏后,看到女儿从自己面前走过,她穿着波斯用人的服饰去为波斯人汲水。周围所有的朋友都伤心地流下了泪水,他自己却僵立在那里,默默无语,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接下来,他又亲眼
目睹自己的儿子被敌人拖走、处死,仍然无动于衷;可是,当他在战俘的队列中看到自己的一个仆人时,却不禁捶胸顿足,流露出极大的悲恸。
无独有偶,最近我们的一位亲王身上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在特朗特得知,作为家族荣耀和支柱的兄长遇害,不久后,他又获悉,作为家族第二希望的二哥也去世了,他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住了这两次突如
其来的沉痛打击。但就在几天后,一个仆人的死亡,却令他再也无法承受,难以自持,陷入万分悲恸与极
度悔恨之中。有人据此得出论断:只有最后的那次死亡才真正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其实不然,事实上,听闻两个哥哥的死讯时,他已经悲痛欲绝,之后发生的哪怕一丝微小的刺激都足以摧毁他忍耐的堤坝。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道理去解析历史。有明确记载,当康比泽问普撒梅尼图斯为何对子女的痛苦无动于衷却独独悲痛于朋友的不幸时,后者的回答是:“对朋友的悲伤可以用泪水来倾诉,但对子女的悲伤则是任何方式都难以表达的。”古代有位画家的创作过程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描画伊菲革涅亚[伊菲革涅亚,古希腊剧作家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献祭仪式时,这位画家按照不同人的视角,以人们对这位美丽少女无辜殉难一事的关心程度来描绘他们不尽相同的悲痛。画家极尽艺术技巧之能事,可等到描画少女的父亲时,他已是江郎才尽了。他取巧地设计了这位父亲双手遮脸的动作,暗示已经没有任何方式能够表达他内心的悲痛。
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诗人们要创造出尼俄柏这位不幸的母亲的形象,来表达极度悲伤的那种委靡不振、沉默不语的麻木状态:在失去七个儿子和七个女儿后,她伤心过度,最终化作了一块石头。
她因痛苦而变成了一尊石像。
——奥维德不可否认,极度的悲伤会让人的整个心灵战栗,丧失所有自由行动的机能,如同乍听到一则噩耗时,我们很可能被惊得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好像灵魂离开了躯壳,只有在痛哭流涕或倾诉悲苦之后,心灵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