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杉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她一直在高校从事心理学相关教学工作,专注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与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在瑞典访学半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两年。
目录
上篇 理论阐述
1 过度劳动概述
1.1 劳动的概念
1.2 劳动的类型
1.3 过度劳动的概念
1.4 过度劳动的测量
1.5 过度劳动的危害
2 中国过度劳动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环境的不确定性
2.2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金钱偏好分析
2.3 基于不确定性效应的过劳驱动机制分析
3 基于不确定性效应的中国过劳驱动机制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3 前测
3.4 实验
3.5 分析与讨论
3.6 结论
下篇 个案研究
4 体力劳动者的过劳动态特征分析
4.1 受访者的选择依据
4.2 一名富士康工人的口述
4.3 奔命的快递小哥
4.4 车轮上的长途货运司机
4.5 总结
5 城市知识群体的过劳动态特征分析
5.1 自我奋斗者
5.2 人生不可承载之成功
5.3 程序员——典型的过劳群体
5.4 身心俱疲的小科员
5.5 不是过劳的过劳者
5.6 过劳原因的质性分析
5.7 总结
6 过度劳动应对策略分析
6.1 逃离工作
6.2 最惨烈的逃离方式
6.3 过劳应对策略的质性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试图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本质,构建并丰富过度劳动问题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关注我国的过度劳动问题。
本书整体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理论阐述。从劳动的概念、类型展开
论述,在介绍劳动类型时,将其内容聚焦到更有中国特色的情绪劳动;在论证不确定环境下个体做出过度劳动选择的必然性时,从理论上阐述过度劳动的驱动机制,并尝试使用实验法验证不确定效应的真实性。下篇为个案研究,展示典型的过度劳动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导
致个体过度劳动的各种问题不仅会对过度劳动现象产生
影响,而且会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我们相信:如果过度劳动作为重要的结果变量可以反映社会运作是否健康,那么从过度劳动研究切入,知微见著,我们就可以更系统
地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从而促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精彩内容
《中国的过度劳动研究:理论与实践》试图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本质,构建并丰富过度劳动问题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关注我国的过度劳动问题。
《中国的过度劳动研究:理论与实践》整体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理论阐述。从劳动的概念、类型展开论述,在介绍劳动类型时,将其内容聚焦到更有中国特色的情绪劳动;在论证不确定环境下个体做出过度劳动选择的必然性时,从理论上阐述过度劳动的驱动机制,并尝试使用实验法验证不确定效应的真实性。下篇为个案研究,展示典型的过度劳动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个体过度劳动的各种问题不仅会对过度劳动现象产生影响,而且会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我们相信:如果过度劳动作为重要的结果变量可以反映社会运作是否健康,那么从过度劳动研究切入,知微见著,我们就可以更系统地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从而促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