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智慧与哲学/人文智慧译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5 5.0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美)安德鲁·K.怀特海德|责编:汪泉|译者:王海青

出版社广东人民

ISBN9787218137520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1714249

上书时间2024-12-2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德国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现为澳门大学哲学教授,著有《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等。
安德鲁·k.怀特海德,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的哲学副教授,专门研究东西方比较哲学

目录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中国智慧
第一章?御者的智慧:旧实践,新视角
阴阳究竟隐喻着什么!通过驾驭车马,感悟阴阳合一的动态智慧。
第二章?愚蠢的教训:智慧与宋国人
为何在春秋时期,宋国人频频被黑?通过辨析这些反映宋国人愚蠢行为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丝中国传统中“智慧
”的含义。
第三章?中国哲学传统中不可言说的智慧
从“道可道,非常道”至“言无言”,从“不二法门”到“拈花一笑”,本章将引领我们进入中国道佛两教中不可言说的智慧世界

第二部分?东西方智慧比较
第四章?作为知识的智慧和作为行动的智慧:柏拉图、海德格尔、西塞罗和孔子…
对于智慧这一概念,中西方学者们跨越时空开展了辩论。
第五章?无名圣人:希腊-中国哲学中的智慧与名望
对于数字媒体时代的名誉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儒家和道家,他们都有话要说。
第六章?与亚里士多德和朱熹一起寻求智慧
作为对“存在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的探索,亚里士多德的“神”与朱熹的“理”之间发生了奇妙的碰撞。
第七章?海德格尔与庄子论:作为实践的智慧
对于真正的智慧,海德格尔和庄子不约而同地强调,用实践去获取真知。
第三部分?当代智慧
第八章?作为一种精神修行的哲学:旧观念重提的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消费主义主宰全球文化的情形,我们要回归哲学,我们呼吁实践哲学,我们需要关注自我。
第九章?面向未来的东西方哲学与智慧
哲学的工作是面向未来,应该坚持琐碎的事情,并敢于挑战传统,走向积极推理。
第十章?概念隐喻与哲学目标
从“知即见”到“知即行”,循道而行,以致天人合一。

内容摘要
《智慧与哲学》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智慧与哲学之间的本质关系,论述了东西方在寻求智慧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反思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尝试。孔子、庄子、朱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等大家跨越时空,思想碰撞。内容包括诸子百家、奇闻逸事、希腊名篇、哲学经典等,并呈现了全球化、环境伦理学、分析形而上学等当代论题。全书提供了理解智慧如何与哲学联系的新途径,并强调了将其重新引入当下哲学实践的意义和必要性。

精彩内容
?中国哲学传统中不可言说的智慧关于东方教义,如道家、佛教和儒家学说,人们常常对将它们归类为宗教还是哲学存有普遍的困惑。而这个问题是由我们的文化传统造成的:用基于欧洲文化传统的对宗教和哲学的理解来区分东方教义,往往并不适
用。因此东方教义通常被欧洲学者称为“智慧宗教”(例如汉斯·昆),也有的说它既是宗教又是哲学,或者有的说它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无论你喜欢用哪种意识形态为其命名。
众所周知,道家和佛教之间的联系有某种“家族相似性”[ 道家和佛教之间存在某种“家族相似性”:道家与佛教的联系。道家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然而然”被理解为道的最基本特性并与人性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
](familyresemblance)(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但这些亚洲哲学和宗教与源自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思想的欧洲哲学传统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哲学从根本上与欧洲格格不入,至多只是他们不属于欧洲主流。因此这种与东方教义的“家族相似
性”当然可以扩展到欧洲某些特定的哲学家和流派:在欧洲哲学上有一种不可知论的传统——最初从前苏格拉底学派开始,从否定神学到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再到现代的存在主义和现代语言学转向——这条线索的不可知论的主张与道家和佛教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如果将从赫拉克利特到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怀疑论)、诺斯替主义、伪狄奥尼修斯、库萨的尼古拉,从13世纪的梅斯特·埃克哈特到16世纪的雅各布·伯麦,以及蒙田、黑格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人文集的精选段落的混合,可能会产生一本小册子,其中心文本的精髓(神秘主义与不可知论),与东方传统的差别很小(Wohlfart,1998)。
然而,东方教义中“上天”的概念几乎不能与西方天主教各派中“上帝”的概念等同;也就是说,无法与他们谈论上帝的问题。儒家思想在中国形成了一种面向世俗和社会伦理的传统,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天”的概念更多的指的是一种人类社会之外的秩序,因此它形成了这个抽象的天的概念(天命、天道),并负责社会伦理的运作。但是孔子明确地避免谈论这个话题[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因此我们在儒家经典中很少发现有讨论天道的内容(孔子着眼于人伦,而不在于天理)。在后来发展起来的新儒学(理学)的话语中,主题“内在超越”似
乎已经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问题,但这应该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例如,雅斯贝尔斯的理解(Sarin,2009:208)。相反,它背后的理念是这样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