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始皇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5.3 5.2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中业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5316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83128

上书时间2024-11-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中业,黑龙江省肇源县人,1938年生。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战国变法运动》《秦法之变》《战国盛世》《唐开元盛世》《秦始皇传》《汉高祖刘邦传》《萧何大传》《隋文帝杨坚传》《唐太宗大传》《三代纪事本末》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篇。其中,《战国变法运动》《重评秦始皇帝》分别被华中师大历史学院、厦门大学精品课程列为中国古代史战国秦汉时期的参考书目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年少即位  力除二父
一  从穆公称霸到孝公变法 / 1
二  秦昭王为嬴政所留下的基业 / 4
三  落难王孙被政治商人视为“奇货” / 6
四  异人同吕不韦所达成的政治交易 / 10
五  吕不韦献赵姬移花接木 / 14
六  阳翟大贾成了少年皇帝的“仲父” / 17
七  集群儒著《春秋》何以一字千金 / 19
八  温旧情吕不韦金蝉脱壳 / 22
九  嫪毐得宠于太后 / 25
十  蕲年宫秦王加冠平乱除“假父” / 27
十一  秦王政闻秽事逼死“仲父” / 29
第二章  重用客卿  布衣将相
一  秦国重用客卿的传统 / 33
二  茅焦犯颜直谏的奏效 / 36
三  秦王政对韩非的思念 / 41
四  姚贾向秦王论用人之道 / 46
五  顿弱与秦王的一席对话 / 48
六  秦王政与尉缭同衣同食 / 51
七  武将中的王、蒙二氏 / 54
八  韩国水工郑国入秦开渠 / 55
九  李斯的《谏逐客书》 / 59
第三章  振策御宇  兼并山东
一  兼并六国战争的决策与序幕 / 66
二  韩国难免先亡的厄运 / 69
三  一代名将李牧之死 / 72
四  荆轲刺秦王 / 78
五  秦将王贲水灌大梁城 / 86
六  楚将项燕面对着王翦的六十万甲兵 / 89
七  代王嘉与燕王喜被俘 / 95
八  齐王建坐山观虎斗终成俘虏 / 97
第四章  称制天下  建立帝国
一  六国兵器被铸成十二个铜人 / 103
二  山东十二万户富豪被迫西迁 / 106
三  皇帝称号的由来 / 108
四  “水德之始”的君权神授理论 / 112
五  皇帝属下的三公九卿 / 113
六  地方上的郡、县、乡、亭 / 117
七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 119
八  使黔首自实田 / 123
九  从议论分封到焚烧诗书 / 124
十  从寻仙求药到坑杀儒生 / 127
第五章  开拓疆土  修筑长城
一  五条交通干线的修筑 / 134
二  开凿沟通南北水系的灵渠 / 138
三  南下的五十万大军与南方三郡的设置 / 139
四  蒙恬率军民修筑长城 / 142
五  疆域空前辽阔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149
第六章  整齐制度  天下一统
一  通行在秦帝国道路上的同轨车舆 / 151
二  书同文字的重大历史功绩 / 152
三  方孔半两圆钱成了秦帝国通行的货币 / 154
四  统一度量衡器的诏书 / 158
第七章  五次出巡  扬威四方
一  巡行陇西、北地二郡 / 163
二  东临泰山封禅 / 165
三  秦始皇在琅琊台流连三个月之久 / 173
四  渡江遇大风怒伐湘山树木 / 176
五  博浪沙中铁椎误中副车 / 178
六  东临碣石的一段神话故事 / 186
七  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 / 189
八  秦始皇南巡时曾登上庐山 / 190
九  会稽山祭祀大禹刻石颂德 / 191
十  北游琅琊、芝罘海上射鱼 / 194
第八章  法繁役重  人民不堪
一  不堪忍受的徭役与赋税负担 / 197
二  “刑戮妄加”与“赭衣半道” / 201
三  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 / 208
四  费时三十余年的秦始皇帝陵 / 219
五  陨石上的刻字与水神的预言 / 233
六  人民逃亡聚啸于山林 / 236
第九章  嗣君未定  祸起宫中
一  长子扶苏未被正式立为嗣君 / 242
二  阴谋家赵高当上了中车府令 / 245
三  李斯晚节不忠的端倪初现 / 246
四  秦始皇病死沙丘宫 / 250
五  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 / 252
六  胡亥登基后的倒行逆施 / 261
七  大泽乡的星星之火势成燎原 / 267
八  李斯技穷终被赵高设计陷害 / 269
九  指鹿为马二世胡亥被劫自杀 / 277
十  赵高被刺,子婴向起义军投降 / 281
第十章  千古一帝  任人评说
一  西汉儒者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 / 284
二  明清学者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 289
三  横看秦始皇的正反两面 / 298
四  纵观秦始皇的前后二期 / 299
五  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并非统一天下 / 302
六  秦始皇的主要过失并非焚书坑儒 / 304
七  秦始皇与秦二世对秦帝国的暴政与灭亡应各负其责 / 307
秦始皇嬴政大事年表  / 310
后  记  / 316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运用丰富的史料,结合合理的想象,叙述了嬴政统一六国至刘邦军至霸上的大秦历史,内容包括嬴政统一六国称皇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天下,统一度量衡,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等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历史,也包括秦始皇五次出巡、追求长生不老、修建阿房宫等宫闱生活。书中最后一章评价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与作用。书中涉及诸多历史人物,如吕不韦、李斯、赵高等

主编推荐
书中对于“荆轲刺秦王”“赵高篡改遗诏”等历史知名事件的描述生动引人,对秦始皇、吕不韦、李斯、赵高等历史人物的刻画真实生动,是普通读者了解大秦历史和人物的佳作

精彩内容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在秦国即秦王王位,但国家大权却先后落入文信侯相国吕不韦与长信侯嫪毐手中。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加冠亲政,一举将秽乱宫闱的“假父”嫪毐除掉,接着又褫夺了“仲父”吕不韦的相国权力,巩固了自己的君主地位。莅政之初,嬴政便显示出了雄伟的非凡气魄。正是这位年轻的国王,日后成了统一天下、建立大秦帝国的“千古一帝”。
一 从穆公称霸到孝公变法如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英雄人物那样,秦始皇是在时代为他所提供的诸多客观条件之下,成就其伟大事业的。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凭借着先祖留给他的基业,继承前辈的遗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份基业,便是“四世有胜”、国富兵强的强秦;而前辈的遗志,作为驱使秦王政的精神动力,则是兼并山东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不对虎视山东的强秦作必要的历史回顾,我们便无法深刻地理解秦始皇帝。
秦的祖先,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为“颛顼之苗裔,夏、商二代亦为诸侯”。秦祖非子,在周孝王时因养马有功而受封于秦(今甘肃清水东北),赐姓嬴,实际上是一个附庸小国。数传至秦襄公时,适值周末危机,秦襄公率兵力救周幽王,后来又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颇有战功,始得列为诸侯,“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所谓周平王赐给秦襄公岐西之地,实际上是让秦从戎族手中夺回岐丰一带的土地。秦襄公和他的儿子秦文公为此进行了历时二代的战争,终于打败了犬戎,占据了以岐丰为中心的渭水流域,为后来的秦穆公称霸西戎奠定了基础。
秦成为西方的强国,是于秦穆公任好在位(公元前659—621年)期间。秦自建国以来,一直处于戎狄势力的包围之中。自从秦德公迁雍(今陕西凤翔县)以后,秦宣公、秦成公在位的十五六年间,秦对四周戎狄势力的斗争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秦穆公任好即位后,锐意改革图强,广招天下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李斯列传》)与此同时,秦国的社会经济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方强国。春秋后期,晋国的赵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可见,自秦穆公“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直到春秋末期,秦一直与晋、楚、齐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强国之一。
当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后,秦的西方强国地位一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战国初年,魏文侯在魏国实行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强盛的国家。
战国初年,同魏国形势恰成相反对照的是,秦国自厉公(公元前476年即位)历经躁公、简公、出子(公元前385年被杀)的90年间,庶长专权,废立国君,内乱不已,国势渐衰,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兵败于魏,丢城失地,即所谓“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秦本记》)公元前413年,魏攻秦,败秦于郑(今陕西华县);公元前412年,魏攻占秦国的繁庞(今陕西韩城市南);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两年之中陆续攻取秦国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
魏在攻占秦国上述地区后,设立西河郡(辖境相当于现今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任命吴起为西河郡郡守。这种形势,对于秦国来说是十分严峻的。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公子连)即位,他废止殉葬陋习,“止从死”;迁都栎阳并在栎阳设县;“为户籍相伍”;“初行为市”,在秦国实行社会改革。秦献公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成效,于公元前366年至362年对韩、魏联军的三次战争中大获全胜,初步扭转了对外战争中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次年,其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时年21岁。秦孝公并不以秦献公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为满足,为从根本上富强秦国,使秦国在七雄并立的形势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他决心在秦国实行变法革新,向全国公布了他的变法求贤令,公孙鞅(后受封于商,史称“商鞅”)因此而由魏入秦。
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战国时期令诸侯震惊、士民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秦国日后的国富兵强、兼并诸侯奠定了基础。正如时人蔡泽所言:商君“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三》)在秦孝公、商鞅变法期间,秦兵多次击败魏军,收复失地,魏国被迫交出过去侵占的西河部分土地。
秦孝公以后的历代秦国国君,坚持商鞅以法治国的路线,把耕战(亦称“农战”)奉为基本国策,重农(本)抑商(末),实行以客卿为将相的制度,在法制建设中成效卓著,又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外交路线,从而使秦国的国势在惠王、武王、昭王以及孝文王、庄襄王期间蒸蒸日上,在兼并战斗中越发处于有利的地位。其中,秦昭王在位的56年,为秦国的富强和兼并天下,奠定了基础。
二秦昭王为嬴政所留下的基业秦孝公死后,秦国的国王相继是惠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这一时期,正是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对外战争接连取得胜利、大片地兼并山东六国领土的时期。其中,尤以秦昭王在位期间的成就最大。
秦惠王在位27年,他坚持实行商鞅的新法,重用张仪、公孙衍、司马错、陈轸等一批“客卿”,以他们为将相,从魏国手中取得西河郡和上郡,兼并巴蜀,攻取义渠25城,大败韩、赵的军队,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对外战争屡获胜利,秦国领土不断地扩大。
秦武王在位仅4年。这位雄心勃勃的国君,为跃兵于中原,派大军攻陷韩国的重镇宜阳,说什么“窥周室,死不恨矣”,用以明志,因举鼎过力,伤身而死。
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即位,在位长达56年。在秦国历史上,秦昭王是为秦国富强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位君主。秦兼并山东六国的战争,事实上从秦昭王时期已经开始,请看秦昭王时期兼并山东六国领土的如下记录:公元前318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回。这一事实从反面说明,兼并山东六国已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300年,秦兵大败楚军,杀楚将景缺,攻取楚国的襄城;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公元前290年,魏、韩因兵败于秦,分别把河东地方四百里和武遂地方二百里献给秦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鄢郢,建立南郡;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降卒40万;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君。同年,周赧王卒,名义上的周天子已不复存在。
秦国在惠王、武王特别是昭王时期所兼并的大片领土上,先后建立了巴、蜀、汉中、上郡、河东、陇西、南邵、黔中、南阳、北地等10郡。至此,嬴秦兼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这就是秦昭王为嬴政所留下的基业。
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王病死,太子嬴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时年53岁。孝文王即位三天便因病而死,太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而病死,其子嬴政即位,年仅13岁。
历史事实表明,当秦王嬴政君临天下的时候,嬴秦兼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大势所趋只能说明秦已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客观条件,是一种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秦王嬴政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三落难王孙被政治商人视为“奇货”秦王嬴政的父亲名异人,本是秦昭王的孙子,父亲是秦昭王所立的太子柱(即后来的孝文王)。异人共有兄弟二十余人,他又并非长子,其生母夏姬并不受太子柱的宠幸。这种状况,使得异人不可能成为太子柱的嫡嗣。然而,当异人这个落难王孙以秦国人质的身份出现在赵国都城邯郸的街头时,大商人吕不韦却语出惊人,并在事后鬼使神差般地使异人走出困境,飞黄腾达起来。
公元前259年,秦昭王没有采纳武安君白起的意见,乘着长平之战的大获全胜,派五大夫王陵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秦王派王龁代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秦相范雎起用王稽为河东守,郑安平为将军。公元前257年,魏公子无忌,楚春申君率大军于邯郸城大破秦师,王龁解除邯郸之围逃走;郑安平被赵军围困,率两万人降赵。
秦昭王派军围攻赵都邯郸既然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同赵国达成暂时的妥协。按照当时诸侯国之间结盟时相互派送人质的惯例,秦昭王必须从王子、王孙中选派一人送往邯郸作为人质。而异人既然是诸多“王孙”中不被宠幸的人,使命便落在他的头上了。作为人质,在本国虽然贵为王子、王孙,可是到了异国之后,命运便不得而知:派出国一旦违约,人质便立刻“身为粪土”,惨遭厄运。当秦昭王做出派异人到赵国充当人质的决定后,异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在限期内备驾前往。展望未来,异人只得是听天由命了。
公元前265年,在由咸阳通往邯郸的漫长旅途之中,异人独自坐在车中,心情忧郁,沉默无语,无心欣赏一路上车帘外的春光和美景。异人心里清楚,秦军虽然失利于邯郸城下,但迟早会再次派大军进攻赵国。到那个时刻,自己只能客死他乡,难以回到秦国。思前想后,异人感到来日归国的希望十分渺茫。
无论异人是如何感到旅途的漫长,但车轮毕竟是驶向东方。一天下午,异人的车队进入邯郸城中。城中的市民百姓闻知秦王派来的人质来到赵国,无不欢呼雀跃,前来围观。市民百姓们深知:两年前如果是秦军攻入邯郸,有谁能保全住性命,活至今日?然而,秦兵败走了,今日遣派人质前来,又怎能不令市民欢呼庆幸。高兴之余,市民们又有谁不想看一看这位充当人质的“王孙”究竟长得一副什么模样、一饱眼福呢?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位颇有君子风度、衣冠不凡的人,他在凝视片刻之后,竟脱口说道:“此奇货可居!”此人便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原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后来到韩国经商,“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以下引文不注明出处者,均见《史记?吕不韦列传》),是韩国有名的大商人。此人经商有道,但不以经商致富为满足。他在致富之后,所羡慕崇拜的人物是春秋末年的子贡。子贡作为孔子的高足,不仅在经商上发了大财,而且在政治上交结王侯,当上了鲁、卫两国的宰相,在春秋末期的政治风云中大展奇才,即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吕不韦此次是由阳翟(今河南禹县)前来邯郸,在街头见到了秦国的王孙异人。异人深知自己是一个“落难王孙”,他讨厌邯郸市民的欢呼雀跃,又对自己的境地无可奈何,其神态可想而知。见此情景,吕不韦颇有感慨,动了几分哀怜之心。转念间,深通“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经商之道的吕不韦,猛然想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难道面前这位落难王孙,就永远不会有困龙得水、飞黄腾达之日么?莫非说自己想成为当年的子贡,或许会系在这位王孙的命运之上……想到这里,“此奇货可居”的心声不禁脱口而出。作为一个商人,动情时总是难免用经商时的术语来表达自己心志的。
吕不韦在街头见到异人之后,径直来到客栈歇息。在邯郸,他连日来打听有关异人以及有关太子楚、华阳夫人的一些情况,把此次来邯郸的商务使命完全置于脑后了。以经商为跳板步入仕途,是吕不韦的最大夙愿。而今落难王孙既然触动了他的神经中枢,便无心思再去盘算发财,当机立断地从邯郸启程回国了。
在从邯郸到阳翟的路上,吕不韦兴奋异常:年老的秦昭王、疾病缠身的安国君太子柱、深深受太子柱宠幸的华阳夫人、太子柱的二十多个儿子以及异人生母夏姬的不受宠幸、华阳夫人的无子、太子柱对儿子子傒的某种偏爱……这一切,在吕不韦的脑海一幕幕地闪过,不停地盘旋。吕不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回到了家门。此刻,他对自己所思考的问题已理出头绪,胸有成竹,踌躇满志。
吕不韦很孝敬自己的父亲。当他兴致冲冲地入堂拜见家父时,未等父亲首先开口,他便向前请教说:“耕田种地,可获利几倍?”“十倍。”父亲答道。
“贩卖珠宝玉器呢?”“可获利百倍。”父亲又答。
“那么,扶立君主而安定国家,可获利几倍?”“无数。”父亲在回答后,心中暗自对儿子所提出的问题感到有些奇怪。
吕不韦没有注意到父亲脸上显现出的疑惑神情。他太兴奋了,便接下去说道:“今日天下的农夫,尽力耕田,仍然得不到暖衣饱食;而扶立国君,安定国家,却可以恩泽被及后世……”说到这里,吕不韦抬头望见父亲疑惑的神色,便赶忙向父亲解释说:“孩儿这次去邯郸,在街头看到了秦国派去的人质……”“什么人质?”父亲打断了儿子的话头。
“是秦国派往赵国的人质,就是秦昭王的王孙异人啊。街上围观的人可多了,孩儿见王孙怪可怜的,可是谁知他日后能不能贵不可言?……”接着,吕不韦便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太子柱、华阳夫人、王孙异人的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向父亲作了简要的禀告。说完后,吕不韦仰望父亲,只见父亲不动声色地缓慢说道:“我年老了,还能陪伴你们几天?你已经年过三十,家中的事,今后就不必问我了,你好自为之吧。”有道是“知子者莫如父”。老人对儿子是满意的,这主要不在于儿子的经商致富,而是对儿子的胸怀大志。老人对儿子即将从事的活动是赞成的,但是像“立君定国”这样的大事,比不得经商,这次赔钱,下次可以赚回来,而政治圈里的惊涛骇浪,翻船后如何死里逃生?见儿子兴致冲冲的样子,老人既不愿表示赞成,也不想泼冷水,所担心的是儿子毕竟年壮气盛,万一在什么地方有所不慎。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也只好如此这般地表态了。
吕不韦见父亲没有就此事明确表态,知道家父实际上已表示赞同,便告辞退堂。可是,回到自己房中,吕不韦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往日向家汇报经商的事,家父总是兴致勃勃地细听,归终总是说上三言五语的嘱托和告诫;今日汇报如此重大的事情,家父何以一反常态地如此冷淡?在说那几句不表态的话语时,为何又如此动情?莫非是……想来想去,吕不韦终于弄明白了:家父不表态的表态和动情的话语,是要借此扫去我身上的骄气,教我谨慎从事啊!对于家父的良苦用心和深虑远谋,吕不韦从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对家父的一片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家父在吕不韦心中的形象,是从未有过的高大。
四异人同吕不韦所达成的政治交易第二天清晨,吕不韦告辞了父亲,前往王孙异人的住处聊城。异人以人质的身份来到赵国后,颇受冷落,这是自然的。这天异人听门人传语说:“阳翟商人吕不韦求见。”闻听前来求见的是一位商人,异人心中颇感不是滋味:来到聊城后,第一个前来拜见我的竟是一个商人!难道赵国的公子、贵族们都死绝了么?何以至今无一人前来露面?不过,这位商人既然远道而来,便不得不以礼接见。
吕不韦拜见异人,互致问候后,宾主落座。异人不冷不热地向客人说道:“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见教?”“想光大您的门庭。”吕不韦回答,微笑地注视着异人。
异人见客人突如其来地口吐狂言,心中几分恼怒,几分好笑,便以鄙夷的态度冷笑道:“还是暂且光大自己的门庭吧!而您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是啊。您有所不如,我是说我的门庭有待于您的门庭光大而随之光大。”异人是个聪明之人,吕不韦的“吾门待子门而大”,正中异人的下怀:落难之中,何日不盼望着光大门庭?只要自己能够光大门庭,效力者当然应沾享富贵。异人见吕不韦气度不凡,出语惊人,便立即改变态度,热情地请客人入内室安坐,优礼有加。二人越谈越投机,以至推心置腹。吕不韦见此气氛,便立即切入正题,正襟危坐,向异人严肃地说道:“秦王年老,来日不多了,安国君早已被立为太子,华阳夫人最受宠幸。华阳夫人无子,能够在诸子之中选立嫡嗣的,唯有华阳夫人。现今您兄弟二十余人,您的地位居中,不见宠幸,长期在国外为人质,即使是秦王驾崩,安国君(太子柱)即位秦王,您也没有希望同诸兄弟在秦王面前争做太子。”“是的。那可怎么办才好?”异人向吕不韦讨教。吕不韦回答说:“您客居在外,手头没有金钱,没有能力向双亲奉献珍宝和结交宾客。不韦虽贫,请允许我以千金作资本,为您西向游说,事奉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您为嫡嗣。”异人闻听此言,立即起身向吕不韦叩头说道:“果能如此,来日当与您共同享有秦国的江山和荣华富贵!”吕不韦见异人向自己如此信誓旦旦,当即命随同自己前来的人抬出五百斤黄金,交与子楚,作为异人结交宾客的费用。与此同时,又动用五百斤黄金购买珍宝,以备西游秦国时使用。
吕不韦来到咸阳城后,决定通过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的门路,求见华阳夫人。不韦在交上礼品之后,受到阳泉君的接见,便趁机向阳泉君说道:“你们(指阳泉君与华阳夫人)已犯下了死罪,难道还不知晓吗?”“何以至此?”阳泉君惊讶地问道。
“你们一家人身居高官尊位,而子傒的门下却无有贵者。你们的家中藏有珍宝、骏马,美女充斥后庭,安国君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华阳夫人无子,继嗣人必定是子傒。待到子傒登上王位之时,你们的处境难免于危若累卵,朝不保夕了。”阳泉君经吕不韦的一番分析,感到他说得合乎情理,并非危言耸听,诚惶诚恐地向吕不韦讨教说:“那可如何是好?请先生不吝赐教!”“不是说没有办法。现在异人于赵国为人质,他颇有贤才,很想回归秦国,愿为华阳夫人之子。华阳夫人如果认异人为己子,设法将他立为嫡嗣,日后由他来继承王位。这样一来,异人无国而有国,华阳夫人无子而有子,‘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岂不是可以永保荣华?”阳泉君闻言后连连点头称诺,并立即向姐姐华阳夫人转达了吕不韦的一番谋划,华阳夫人答应亲自接见吕不韦。
吕不韦向华阳夫人奉献珍宝,在受到接见之前,不韦在心里盘算:昨日我向阳泉君讲的那番话,想必已向华阳夫人转达。今日被召见,要换一种说法打动华阳夫人的心。主意已定,吕不韦在被召见后便向华阳夫人说道:“仆人听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