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用而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3.8
5.2折
¥
4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周静珠|责编:邵晶晶//陈静
出版社宁波
ISBN9787552645491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31493624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因用而学”教学观的概述
第一节 “因用而学”教学观的提出背景
第二节 “因用而学”教学观的界定与理论定位
第三节 “因用而学”教学观的实践路径
第二章 “因用而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节 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课时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第四节 由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 “因用而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数学模型的抽象策略
第二节 数学探究活动的建构策略
第三节 数学错误资源的挖掘策略
第四节 数学实践应用的创造策略
第四章 “因用而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指导
第一节 研学观察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第二节 操作体验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第三节 游戏感悟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第四节 实践应用型学习活动指导要点
第五章 “因用而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第一节 对目标达成的评价
第二节 对过程经历的评价
第三节 对运用能力的评价
第六章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1 “圆的认识”单元典型案例设计
案例2 “有趣单位面积:r2”单元典型案例设计
案例3 “周长的认识”课时创新案例设计
案例4 “植树问题”课时创新案例设计
案例5 “图形的奥秘”拓展实践案例设计
案例6 “比例的应用”拓展实践案例设计
案例7 “营养午餐”项目学习案例设计
案例8 “书籍版权页中的数学”项目学习案例设计
案例9 “唐塔中的数学密码”项目学习案例设计
案例10 “自行车速度里的奥秘”项目学习案例设计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宁波市名教师周静珠老师数学教学理念的提炼。本书从理论思考、实践探索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的“用学”观、“用学”模式、“用学”策略、“用学”形态、“用学”评价等,以期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同时给一线数学教师传递理念、提供范式、促进反思。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育需要顺应新的教育需求,重新审视学科的价值,关注“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面对“双减”的现实背景,数学老师也需要不断思考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创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当面临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学生接受新知识时,能主动探索这一知识的应用价值。因此,本书首先厘清“用”“学”关系,建立实践取向的教学认识;进一步分析“因用而学”的学习过程,建构“因用而学”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系统,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精彩内容
序一
因用而学学用相长周静珠老师是幸运的,因为她成了《小学数学教师》2022年第1期的封面人物。这是教坛对她所取得的教学成就的一种无声的赞美。同时,期刊登出了一组专题文章:一篇《小学数学“因用而学”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策略》和两篇“因用而学”的思考与实践的案例,编辑部还特别配发了《因用而学为学而教》的导引文章。我想这是编辑部同志对这位一线教师,经由深入思考、理性分析,加之亲身实践,提出“用”“学”理念与适切性实施策略的充分肯定与最好褒奖。
是的,这组专题文章就是周静珠老师即将出版的厚厚一摞书稿——《因用而学: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结晶,一个侧面反映。
我为周静珠老师提出“因用而学”的教学理念点赞。这不仅需要有洞见,更需要有勇气。所谓有洞见,是因为“学”与“用”其实远超出数学范畴,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有人说,“学习”一词本来就含有应用的意思,“学”是接受知识,“习”是实习,是应用知识,“学”与“用”是不可分的。宋代大学者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其大意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做,那么学与不学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为“学以致用”作为成语深入人心,使用十分广泛,久而久之,人们对“学”“用”有着惯性理解和传统认识。周静珠老师洞见到这样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之一,“学”“用”有先后之分。传统的认识往往认为“学”在前,而“用”在后,“学”决定着“用”,把“学”和“用”割裂成两个阶段。误区之二,“用”是工具而非目的。学习的主要对象是知识,知识的运用则是工具、手段,服务于知识的掌握;认为知识内在地优于实践,学习接受内在地优先于实践应用。所谓有勇气,是因为这个命题哲学意味太浓厚,讨论和表述起来非常不容易,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可能。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周静珠老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来探讨这一命题。相反,她认为只要对这一命题的探讨和实践有价值,就不必躲躲闪闪、裹足不前。一线教师也不妨大胆呈现自己的想法,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理念,并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展开生动的课堂实践。有实验性,正是吸引一线教师不懈奋斗与探索的最有魅力的一点,也正是教师探寻教学真理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三年前,讨论要不要将这个命题的探讨与实践立项成为研究课题时,大家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故弄玄虚,容易纠缠在“用”“学”关系的泥沼里,难以提炼出教学主张与理念;二是乱花迷眼,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用”的解释涉及的层面更多,因此难以搭建出理论框架、找到研究路径;三是东拼西凑,容易造成理论探讨与课堂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难以收集到足够、丰富且适切的支撑材料,并在逻辑上站住脚。
近日,当阅读完这本记录着她三年研究实践历程与积淀而写就的专著原稿,作为当初坚定的支持者,我感到由衷的欣喜。
书稿不但厘清了“用”与“学”的关系,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因用而学”的教学理念。她扬长避短,建立实践取向的教学认识,调整“用”“学”关系的先后次序,得到“用”在教学中的三层意义——“用”不仅是结果,还可以是过程与方法,更是目的与价值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建立以“用”为目标的教学整体思维,统领整个教学阶段。最终,逐步实现“用”“学”有机整合,达到“用”“学”一致。
本书不但搭建了“因用而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出将理论落地的实施策略。理论架构上,本书将“因用而学”教学理念指向知识的探索、推理、应用和创造,把“用”与“学”的有机整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为用而学”是目标系统,“在用中学”指向过程,而学习的结果就是“学而用之”。在此理论架构的指引下,本书又从四个维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活动指导、学习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梳理和概括。例如,在《“因用而学”理念下的教学策略》一章中,她概括出四条策略:两条内化策略,分别是数学模型的抽象策略、数学探索活动的建构策略;两条外化策略,分别是数学错误资源的挖掘策略、数学实践应用的创造策略。这种梳理与概括,很好地在理论探索与课堂实践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广大一线教师深入浅出地领略、把握周静珠老师的“因用而学”理念,并找到实施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本书不但提供了十个通俗易懂且完整的创新设计案例,而且都充分体现了“因用而学”的教学理念。
本书中的案例特点非常鲜明,都是从“用”的视角出发,经历从“用”到“学”再到“用”的过程,把“用”贯穿于“学”的全过程,深入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知识内核,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度认识、深度理解、深度体验,促进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双向发展。案例还从四个维度分类提供,分别是单元整体的典型案例、课时视角的创新案例、问题导向的教学拓展案例、项目学习的典型案例。这样分类翔实的优秀案例既是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单元论述的具体化,更是“因用而学”教学理念的落脚点、支撑点,十分便于一线教师理解、借鉴,从而有效指导日常教学活动。
行文至此,搁笔掩卷,叩问遐思。
记得石中英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教育者不要再痴迷于制造标签化的‘教育特色’”,他感觉到当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教育概念满天飞。他认为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一味强调特色、差别,非得在理念、名称上弄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方才能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独特性、创新性和价值性,那就走向了反面。
周静珠老师提出“因用而学”的教学理念,也是在为自己贴一张“标签”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