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9.2 4.2折 ¥ 6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孟子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ISBN9787805547497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31146550
上书时间2024-11-15
怎样读《孟子》
《孟子》一书为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等人编订,主要记录孟子游说诸侯及与时人、弟子的问答,体例上则有意模仿《论语》,往往根据某一主题对内容进行编排,但并不严格。故阅读《孟子》,除了逐字逐句地细读外,还有两条线索值得关注,一是时间线索,二是思想线索。《孟子》一书主要记载孟子的思想,但孟子的思想不是书斋中的沉思、玄想,而是在游说诸侯的实践中的宣教、主张,是对一个个具体现实问题的回应。孟子不是冥想的哲学家,而是充满济世情怀的行动者。故读《孟子》,就不能脱离历史,不能抽象地看待其思想,而应结合其生平活动,了解其言论、主张的具体情境,想见其精神气质、音容笑貌,这样才可以“知人论世”,真正读懂、理解孟子。
据谭贞默《孟子编年略》:“孟子四十以前,讲学设教;六十以后,归老著书。其传食诸侯当在四十以外。”大致反映了孟子的生平活动。孟子为邹国人,其游说诸侯应当是从邹穆公开始的。故学者认为,《梁惠王下》2.12“邹与鲁鬨(hòng,争斗)”章是孟子早期游说诸侯的记录。据该章,邹国与鲁国发生争斗,邹国的长官被打死三十多人,而邹国的百姓却在一旁见死不救,看热闹。这时孟子在邹国已有了一定的声望和影响,于是穆公便向孟子请教。周广业《孟子四考》说:“孟子之仕,自邹始也。时方隐居乐道……会与鲁鬨,有司多死者,公问如何而可?孟子以仁政勉之。”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孟子实际上是遇到了“人民为何不爱国”的问题。孟子认为不能以官吏甚至君主代表国家,国家的主体是民众,而非君主、官吏,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是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百姓的冷漠,责任在官吏,邹国的官吏平时缺乏仁爱之心,对百姓的死活不闻不问,现在算是得到报应。解决民众的“爱国”问题要靠“行仁政”,执政者只有执政为民,造福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民本、仁政是贯穿孟子一生的核心思想,仔细考察则可以发现,这些思想都是孟子在应对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孟子在邹国附近活动一段时间后,前往齐国。齐国是当时东方*强大的国家,由于稷下学宫的设立,更是成为战国时期文化的中心。稷下学宫兴办于桓公田午之时,在威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宣王、湣王时*为兴盛,到襄王、王建时逐渐衰落下来,及秦并六国、齐国灭亡而结束,前后大约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由于稷下学宫采取多元并立,平等共存,争鸣驳难,融合发展的文化政策,当时的儒、墨、道、法、名、阴阳、小说、纵横、农家等各派著名人物,都曾登上稷下的学术舞台,奏出了一曲百家争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主要是在齐国稷下学宫进行的。孟子一生曾两次来到齐国,荀子也曾在学宫“三为祭酒”,稷下学宫对古代文化贡献可谓大矣!孟子*次到齐国正值齐威王执政,可能由于当时孟子的影响还不够大,《孟子》书中未见其与齐威王的对话。不过,《告子》篇中所记载孟子与告子的论辩则发生在这一时期,孟子的言论多有不合逻辑之处,是其思想还未成熟的表现。孟子在齐国未得到重视,无法施展抱负,这时听说宋偃王欲行仁政(《滕文公下》6.5:“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于是前往宋国。孟子到宋国后,发现宋偃王身边多为奸佞小人,只有一位薛居州可称为善士,对宋偃王的仁政产生深深的忧虑。按照孟子的想法,“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仁政的动力在于君王的不忍人之心,而保证君主能够行仁政,就要在其身边安排大量的善士,对其劝诫、进谏,乃至影响、感化。故孟子一定程度上涉及规范权力的问题,孟子说:“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所说的“大人”是指有德、有位,与君主关系密切且得到君主信任的人,只有这些人能够影响国君,纠正国君的过错。但孟子一方面想规范、引导权力,另一方面可以凭借的力量又十分有限,在他那里,“仁政如何可能?”是一个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
孟子在宋国活动未果,不过却遇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滕文公。(《滕文公上》5.1:“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言必称尧舜,给后来的滕文公留下深刻印象。不久滕定公去世,滕文公即位,于是派人将已回到邹国的孟子接到滕国,协助其推行仁政,一时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不少人闻风而至。农家学派的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本来属于儒家的陈相被其学说所吸引,成为许行的门徒,《滕文公上》记载的孟子与陈相的辩论,即发生在这一时期。不过,孟子虽然有机会得君行道,但滕国只是一个小国,不久齐人在滕国附近的薛筑城,直接威胁到滕国。滕文公问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也无法回答,只能说勉强为善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意识到要推行仁政于天下,仅靠滕国的力量是不够的。这时孟子通过滕国的仁政实践已产生较大影响,于是率领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浩浩荡荡来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时年孟子五十余岁。
孟子一到魏国,便受到梁惠王的接见,《孟子》开篇*章即记录了二人相见的情景:“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由于涉及义利之辨,一开始便话不投机。除上面一章外,《梁惠王》还有四章记录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都是劝导其推行仁政。几年后,梁惠王去世,梁襄王即位,孟子“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于是离开魏国前往齐国。孟子第二次到齐国,时值齐宣王执政。《孟子》一书明确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达十四处之多,另有一次虽只言“齐王”,但从内容看也应指宣王。另外像著名的“知言养气”章,记录的也是这一时期的事。孟子初到齐国时,与宣王的关系尚可,二人的对话态度和缓、气氛融洽,著名的有以宣王对牛的不忍之心,启发其推行仁政等。但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久,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国因燕王哙让国而发生内乱,齐国乘机出兵,很快攻下燕国,宣王向孟子请教:是否应吞并燕国?孟子从其民本立场出发,主张“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孟子这一看法实际是将人权置于主权之上,是中国古代版的人权高于主权论。不过孟子并不认为任何国家都有讨伐别国的权力,只有“天吏”也就是合法授权者才有资格征伐不道,救民于水火。但是齐国攻占燕国后,不仅不行仁政,反而“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完全违背了孟子的意愿,站在了燕国民众的对立面。于是孟子向宣王建议,尊重燕国人的意见,择立一位燕王,自己从燕国撤兵。但宣王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及时撤兵,结果“燕人畔(叛)”,其他各国也出兵救燕,齐军因此大败。经历罚燕之事后,孟子对宣王大为失望,认识到他不是一个仁义之君,言谈中多有批驳、讥讽,常使“王顾左右而言他”。在这种情况下,孟子决心离开齐国,当弟子充虞问其是否不愉快时,孟子回答:上天大概还不想平治天下,如果想平治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有谁呢?我为什么不愉快呢?孟子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坚定的自信退出政治舞台,孟子的自信并非某种精神自慰,而是来自这样一种信念: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的发展必将是以民心、民意的实现为目的的,故政治必须符合人性,只有符合人性、维护人的尊严的政治,才是*有前途的政治。这就决定了王道必定战胜霸道,仁义必定战胜强权。人类政治*终必定回到仁政、王道上来,我的时代尚未到来,若到来,必定是仁政、王道的时代。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关于孟子的记载较为简略,后世学者往往根据《孟子》一书对其生平活动进行考订,清代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如周广业《孟子四考》、狄子奇《孟子编年》等,但作为古籍一般不好寻找。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有关于孟子生平的考证,值得重视。笔者与刘宝才教授合著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先秦卷》对先秦诸子的生平活动做了系统的考证,其中关于孟子部分已整理为《孟子行年考》(见本书附录),可参考。
概括一下,孟子游历诸侯的经历大致为:
在邹国游历(四十岁左右)—*次到齐国(齐威王执政)—到宋国(宋偃王欲行仁政)—在滕
国行仁政(滕文公行仁政)—到魏国(梁惠王执政)—第二次到齐国(齐宣王执政)—告老还家,著
《孟子》。
【解读】
本章系统阐述仁政、王道,不仅文字较长,在思想内容上也有所深化。孟子离开魏国后,来到齐国,时齐宣王当政。齐宣王姓田,名辟疆,为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至前301年在位。孟子这次来到齐国,停留时间较长,约有六年之久,是孟子一生中较为重要的阶段。
孟子在齐国时,与宣王有多次对话,《孟子》一书就记录了十四处,本章是《孟子》中篇幅*长,也较有影响的一段文字。在该章中,孟子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向宣王宣讲仁政的道理,显示了高超的进谏艺术。本章内容丰富,涉及孟子政治思想的许多方面。具体包括:
一、王霸之辨。齐宣王询问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孟子直接予以回绝,认为孔门“无道桓、文之事”,表示自己更愿意宣讲王道。其实,孔门并非不谈齐桓、晋文之事,孔子本人所谈就不少,如“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上);“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同上)等等,对齐桓公的霸业也是有所肯定的。孟子有意回避这一点,表明他在王霸问题上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态度。而孟子之所以尊王贱霸,是因为当时的诸侯争霸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而在孟子心目中,只有王道才能救民众于水火。
二、推恩保民。在否定了霸道后,孟子接着向宣王宣讲王道。为了消除宣王的疑虑,他举出宣王对将被宰杀的牛有“不忍”之心的事例,说明宣王完全可以推行王道。因为所谓仁政、王道不过是将“不忍”之心推及他人,由他人推及天下,用孟子的话讲叫“推恩”,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既然宣王对禽兽都能够施以恩惠,为何却没有施及百姓呢?可见,宣王没有行仁政、称王天下,“不为也,非不能也”,是不去做,而不是做不到。因为推恩是极容易做到,而不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三、仁者无敌。当宣王提出自己另有“大欲”时,孟子明确指出,宣王的“大欲”不过是想扩张疆土,使秦、楚臣服,君临中原而安抚四夷。这实际是以己之力与天下为敌,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实行仁政,使天下之人心悦诚服,才能称王天下。本章孟子很好地揣摩了宣王的心理,并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因而能够因势利导,积极劝谏。至于所用的许多精妙比喻,如“力举百钧”“明察秋毫”“挟太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等等,早已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成语。
四、士民之别。孟子认为民与士不同,士是社会的特殊阶层,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他们以道自任,“无恒产而有恒心”,能够超越个人的私利去关注国家、民众的普遍利益。而民是一般的生产者,是社会大众,他们“无恒产,因无恒心”,若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为非作歹,无所不为。故作为士,应有精神、道义的更高要求;而对于民,首先应“制民之产”,解决百姓的物质生活,然后推行教化,“谨庠序之教”,先富而后教。
五、仁政蓝图。*后孟子描绘出一幅仁政的蓝图,这一蓝图在其他各章中也多次谈论过,其核心是保证每户有五亩宅园、百亩耕地,同时发展农副经济,保证农时,注重教育等等,这样就可以使老年人穿上丝织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一蓝图虽然反映的只是一种温饱经济,但对于身处战乱的社会底层民众来说,则无疑是其*迫切的希望,同时也成为后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自升格为经并列入“四书”,《孟子》就成为中国士人的教科书。它以富于文学性、思想性的文字记载,将孟子的语言技巧、性格气质跃然纸上,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令人信服的逻辑辩论,激励人心的浩然正气……娓娓道来立身处世的修养原则、人格品质、精神境界与治国理政的民本思想、仁政举措、圣王之道等,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产生了至深至著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名师梁涛教授耕耘孟子研究领域20余年,深入分析孟子的核心思想,阐释怎样读《孟子》及读《孟子》的现实价值,引领读者进入孟子思想的堂奥,真正读懂、理解孟子,冶炼自己成为大写的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