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作者是北大78级毕业生、归国科学家,198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学习,其后又在芬兰、加拿大、美国的大学、研究所和跨国公司学习、工作,并在海外安家生活。2008年底回国工作后,陆续撰写了一系列随笔文字讲述二十年海外游学经历。作为一部科学家的随笔集,本书文笔流畅优雅,引人入胜,而又别具匠心。其中既有异域风光、旅行见闻和海外生活的描写,也介绍了包括作者导师在内的众多欧美杰出科学家的成长路径和科研历程,以及多所殿堂级科研机构的发展历史。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沉浸式地感受西方科学文化,深入理解科学精神,体会饱满的人文情怀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作者简介
黎健,湖南长沙人,于1978 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 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学习,其后又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从事化学研究,转入工业界后在得克萨斯生物技术公司和强生公司任职,2008 年底回国加入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和领导新药研发工作。发表科学论文和新药专利三百余篇,业余喜好散文写作、古典音乐和书法。
目录
序(韩启德)
星空璀璨
哥廷根情结
尤格教授小记
博学的皮卡教授
倚马仗剑走天涯
碧海蓝天好读书
珍珠城里的珍珠
笨叔的校园
自古英雄出少年
夜半铃声惊梦来
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壁十年图破壁
身有彩凤双飞翼
书中自有黄金屋
化学诗歌总相宜
浪子回头金不换
分子海洋钓鲸鲲
二十世纪的药神
生子当如布鲁斯
星河漫游
我家住在花生屯
天涯海角野菜香
人生何处不相逢
德国统一亲历记
三访萨尔茨堡
芬兰颂
星辉初曜
攀藤记
斗机记
学琴记
小暖男
兄弟情
学中文
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系北大化学系78级毕业生,后相继在北大获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学习,其后在欧美工作、生活二十年。2008年底回国。
书稿收录作者所撰随笔文字三十篇,分为三辑,讲述海外游学经历、旅行见闻,并介绍当代欧美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与科学贡献,行文生动流畅,清新可读,富有生活气息,读之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主编推荐
1、 多年海外经历和理工科背景,加以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使得作者的这部随笔集视角新颖,别有魅力,深具人文情怀。
2、 作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走出国门的中国留学生的杰出代表,本书中所记录的他和一些欧美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科研感悟以及看待人生、世界的眼光,都可以给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子和科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哥廷根情结德国有许多古老的大学城,比如海德堡、哥廷根、
图宾根、弗莱堡和马堡等。
这些城市,都因一所著名大学而驰名,而大学城里的生
活,也与这所大学密不可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物理学的黄金岁月里,哥廷根大学教授波恩、海森堡等领导的哥廷根学派,在量子理论的创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哥廷根,也成了当时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的圣城。
那时在北美的大学里流行着
一句口号:收拾行囊,奔向哥廷根。我在大学学习量子力学和科学史时,这些大师们的名字,如雷贯耳,而哥廷根这个地名,也常在耳边响起。后来得到德国洪堡基金的资助赴德从事研究工作时,哥廷根自然是首选之地。无奈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今日的哥廷根,数理化的研究都远非当年鼎盛时期可比,我所从事的研究在那里已非热门,所以我们选择了与哥廷根同处一州的汉诺威
大学,但是,我的心中总是放不下哥廷根,总想到那里去看看,妻子取笑我,说我的心中有一个哥廷根情结。
解开心中哥廷根情结的机会终于来了。妻子申请在德攻读研究生,我极力鼓动她申请哥廷根大学,并被顺利录取,但必须先到那里去通过该校的外国留学生入学德文考试。就这样,我一路相送,来到了哥廷根,终于有机会细细品味一下这座在书中神游过多遍的学术圣城。
哥廷根是一座人口不到十五万的小城,居民中大学生、教授和马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占了相当比例。小城位于哈茨山脚的丘陵之中,哈茨山上流下的清亮溪水,汇成了一条不大的莱纳河,蜿蜿蜒蜒,穿城而过。以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奥古斯特命名的大学,久负盛名。从十
九世纪初叶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汇集了一大批数学物理精英,真可谓群星
灿烂、光彩夺目,极大地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
这里先后出产了四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或毕业于哥廷根大学,或曾在这里任教以及从事研究。今天,漫步在哥廷根内城幽静的小巷中,在那经过岁月风雨的侵蚀略显斑驳的墙壁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个精致的铜牌或木牌,上书“物理学家索末菲尔德,1925年居住于此”或是“诗人海涅,1821年以此为家”之类的文字。这样的牌子,在哥廷根据说有二百五十多块。在城外老墙边有一座塔楼,当年十七岁的法律系学生俾斯麦曾栖身于此,这位后来的“铁血宰相”、德意志帝国的创始人,当年却因行为放荡和酗酒而被禁止住在城内的学生宿舍,不得已只好寄居在塔楼之上。内城中心的街道两旁,有许多老字号的小酒馆,那是学生们苦读之余的好去处。
岁月悠悠,今日走进这些略显昏暗,挤满大学生的小酒馆里,穿过时光隧道,仿佛仍可听到大师们年少时把酒论英雄的高谈阔论和朗朗笑声。
走过城西熙熙攘攘的集市小广场,绿树掩映之中,是一座黑黑的铜像,铜像里的高斯和韦伯,一坐一立,正在讨论着他们那千古不朽的电磁定律。数学王子高斯,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数学才能,十九世纪的上半叶,他在哥廷根大学任教近五十
年,从而使得德国继法国之后,成为世界数学研究的高地,而哥廷根又是德国数学研究的中心。高斯不仅在数学上成绩斐然,也在天文学、测地学和电磁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和物理学教授韦伯合作发明了电磁电信机,这座铜像就是为了纪念两位大师的合作。继高斯之后,数学家黎曼和希尔伯特相继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使得哥廷根在数学领域里的翘楚地位,持续保持了几十年。在哥廷根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爱因斯坦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要用到黎曼几何,于是来到哥廷根向希尔伯特请教,从而推导出了那个著名的场方程。有人据此建议希尔伯特也应该在广义相对论的发现中署上大名。希尔伯特回答道:哥廷根马路上随便找一个孩子来,都比爱因斯坦更懂四维几何,然而发现相对论的,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是数学家。
城南那连绵起伏的丘陵小山,是散步的好去处。当年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希尔伯特,就非常喜爱散步。晴朗的午后,他常会带上学生
或助手,沿着山上弯弯的小路,一边散步,一边讨论,许多数学定理,就是这样产生的。希尔伯特在五十多岁
时,曾得了当时视为绝症的肺结核,正是这种美妙的散步,使得希尔伯特能够战胜病魔,得享天年。希尔伯特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时最
伟大的数学家,他在1900年世纪之交时提出的数学二十三大难题,至今仍有一些悬而未决,从而成为促使整个二十世纪数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动力。今天的哥廷根仍保留着一条“希尔伯特小径”,沿着小径缓缓向高处走去,春日晴和的阳光下,碧草泛着油光,不知名的野花吐芳,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小溪里一泓清流欢快地向城中的莱纳河流去,在这如画的小丘上散步,怎能不激发无限的灵感和遐想。
P3-7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