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学名著
  • 中国史学名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学名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1 6.4折 58 全新

库存30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穆

出版社岳麓

ISBN9787553821542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196342

上书时间2024-11-0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赴香港,参与创办新亚书院。钱穆一生广涉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造诣深厚。代表作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国史新论》《古史地理论丛》《中国历史精神》《晚学盲言》《先秦诸子系年》《庄老通辨》等。

目录
钱穆作品精粹序 /001
自 序 /001
《尚书》/001
《春秋》/014
《春秋》三传 /027
《左传》(附《国语》《国策》)/041
《史记》(上)/058
《史记》(中)/072
《史记》(下)/086
《汉书》/099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110
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 /124
《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142
刘知幾《史通》/153
杜佑《通典》(上)/165
杜佑《通典》(下)(附吴兢《贞观政要》)/180
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199
司马光《资治通鉴》/215
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229
郑樵《通志》/248
马端临《文献通考》/266
黄梨洲的《明儒学案》、全谢山的《宋元学案》/283
从黄全两《学案》讲到章实斋《文史通义》/299
章实斋《文史通义》/316

内容摘要
本书经由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课程讲稿整理修订而来,取《尚书》《春秋》《史记》等二十多部史学名著之精要,旁征博引,提要钩玄。
他认为:一段历史背后,必有一番精神;每一部书应做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我们必须了解到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涵蕴的一种活的精神。
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读史指南,严谨却不失趣味,深刻却饱含温情,为读者开辟了一条轻松的读史路径,经此可一窥钱穆的的治学之路和旨趣所在。

主编推荐
◇史学大家钱穆一生广涉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造诣深厚,本书为其经典代表作! 
◇写给年轻人的轻松、高效读史指南,取《春秋》《左传》《史记》《汉书》《通典》《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明儒学案》等二十多部史学经典之精要,旁征博引,提要钩玄。 
◇从中西对比中彰显中国史学乃至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与大义! 
◇内容未局限于单纯史学范围,从中国古代学术史角度,将探讨扩至整个中国文化。 
◇立意高远——一段历史背后,必有一番精神。 
◇观点深刻——每部书应做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 
◇温情读史——我们必须了解到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涵蕴的一种活的精神。 
◇严谨却不失趣味,深刻却饱含温情,经此可一窥钱穆的的治学之路和旨趣所在。 
◇语言通俗,见解深刻,金句迭出,令人深思,宛如在现场聆听大师讲课一般。

精彩内容
《尚书》今天第一讲是《尚书》。《尚书》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名著,而且也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古书,中国还没有比《尚书》更古的书留到现在。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没有韵的称《书》。“尚”者,远古、上古之意,《尚书》就是一部上古的散文集。孔子以《诗》《书》教弟子。孔子以前,春秋时代,贤大夫多读《诗》《书》,在《左传》上可看到。孔子以后,像墨子、孟、荀,也都读《诗》《书》。故可说《尚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大家都读的书。但在今天来讲,《尚书》是一部很难读的书。《尚书》分虞、夏、商、周四代。后人把夏、商、周称三代,唐虞属于五帝,因此《尚书》也可说是一部五帝三代之书。从唐虞到现在,该已四千多年;从西周以来,也有三千年以上,《尚书》真该说是一部中国的远古书。汉代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中有《尚书》,照现代话来讲,《尚书》是那时一部国立大学规定的教科书。可是经过西汉到东汉四百年,实在这部《尚书》也并不能字字都讲通。我们说汉代“去古未远”,但这部《尚书》已没有能完全讲通,当然以后会更讲不通。唐代韩昌黎说过,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他亦说是难读了。直到清代,讲经学最为有成绩,训诂、考据,功夫下得特别深,但清代两百几十年,这部《尚书》还是没有能一字字地讲通了。民国初年的王国维,是当时同辈行中对经学最有功夫的人,但也就说《尚书》不能尽通。可见我们今天来读《尚书》,只求得其大义便好,不可能逐字逐句都要讲得通。我有一位朋友顾颉刚,同在大陆的时候,他就想为《尚书》做一番现代白话文的解注和翻译。我想这工作会是徒劳无功的。据说此刻他翻译的《尚书》已经出版,但我没有看过。无论如何,他不能把《尚书》里难解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必然的。古书不易通,并不是说拿白话一翻就可通了。批注已难,拿白话文来翻译古文,其事更难,并不是几千年前人说的话都能用今天的白话就能恰好翻得出。这些都是做学问走错了路的,暂不讲这一问题。
第二,我们要知《尚书》是一部多问题的书。文字问题外,便是本子问题,即是《尚书》的真伪问题。《尚书》有两种本子,一种叫今文《尚书》,一种叫古文《尚书》。今天我们只说今文《尚书》是真的,而古文《尚书》则是假的,我今天且先把此问题简单一讲。《尚书》究有多少篇?旧说有一百篇,此说不可靠。当秦始皇焚书时,有一博士伏生,他就收藏着一部《尚书》,回到家,装进壁里边,偷偷地保留下来。秦亡汉兴,重觅《尚书》,只知道有伏生的一部。那时伏生还在,快一百岁,老了。他是山东人,不能叫他从山东到长安去,因此政府特地派了一位有学问根柢的晁错到他家去求此书。但伏生已经不大能讲话,他和晁错双方口音有讲不明白处,由伏生一女儿在旁做翻译。这样几个月,晁错就带着这部《尚书》回到政府。这一部《尚书》此下称作伏生《尚书》——因是从伏生家里得到的。那时中国文字也不断地在变。古代是写篆体,秦代、汉代,普通都写隶体。篆体写的叫古文,拿那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叫今文。伏生《尚书》本是一部篆体、古文的,不易认识,伏生就告诉晁错改写成隶书,因此伏生《尚书》同时又称今文《尚书》。汉廷把来设立博士,传授学生,所以这部《尚书》我们也可为它定名称作博士官《尚书》。此是当时《尚书》的第一种本子。
后来武帝时有鲁共王为盖造房子,弄坏了孔子旧居的墙壁,在壁中发现了许多古书。大概也是因秦代焚书,孔家后人就把很多书藏在壁里,此刻发现了,当然为孔子后人所有,此人便是孔安国,在武帝朝做官。刚才讲的晁错到伏生家中求《尚书》,那是汉景帝时的事,此刻又出现这一部《尚书》,则称作孔壁《尚书》,亦称孔安国《尚书》,亦可名为古文《尚书》,因它都用战国以前所用的篆体书写,不像伏生《尚书》已经改写成今文,所以这一部则称作古文《尚书》。此书未立博士,即是当时朝廷博士官不用来教学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