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第三版修订本)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73.7
7.5折
¥
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大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9397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520784
上书时间2024-09-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本课程自20世纪20年代由陈垣大师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已有一个世纪,即一百年的教学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前约三十年,叫“中国史学名着选读”,由资深教授主讲,课无定式,水平随任课教师转移,极不规范,可视为本课程的开创时期。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亦约三十年,起初叫“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教*委托复旦大学周予同教授编选《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简称“周本”),正式奠定了这门课程的名称。周本依时代顺序选编历史要籍名篇,共计选编三十七种文献,六十七篇选文,初具规模,整整影响了数代人,至今仍为多所高校使用。周本文选并没有离开“要籍选读”的框架,不具有独立课程的体制。1981年,高振铎主编的教材又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原始名称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第三阶段起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讫今已历四十余年,文选教材呈现百花齐放形势,全国公开出版的“中国历史文选”已达三十余种,有“历史名着选讲型”,有“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型”,有“史学史要籍选讲型”,有“古汉语加史籍选讲型”,有“革新本单元制新型”,等等。若干高校自编文选使用。表面上是异彩纷呈,实质是杂乱无序,各自为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十余年,各种体制的文选编纂如雨后春笋达二十多种,一度被讥为“豆芽菜”。出现这一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中国历史文选”的定位,即界定教材编写和教学手段,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二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规范化还没有定型,仍处于建设之中。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编写若无规范的设计,自由研讨,将永远不会有定型。生动的例证是,近年来有个别高校完全回到陈垣大师创办文选课的原生状态,以“历史名着选读”取代“中国历史文选”,这是一种倒退。陈垣大师开设“历史名着选读”,不只是引导学生读文言文,而是通过选读历史原典,授业史学研究方法,所以由资深教授开设,形而上的回归是一个错误。
作者简介
张大可,1940年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中国历史文献学、秦汉三国史两个学术领域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尤长于“三国史”。于《史记》的研究,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出版《三国史研究》与《史记研究》个人专集的学者。2011年获中国史记研究会学术成就奖。出版学术论著十余种,主要有《三国史研究》《司马迁评传》《史记论赞辑释》《史记文献研究》《史记精言妙语》《史记全本新注》《中国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人物评传丛书》《资治通鉴新注》《资治通鉴(白话本)》(全十册)《史记》(白话本)等二十余种著作,其中《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为高校教材。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大可文集》十卷。
目录
序篇 目録、漢字
一、史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四庫全書總目
史部總序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叙
三、通論一:目録
通論二:漢字
第一單元 紀傳體
一、紀傳體全史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史記
秦始皇本紀(節選)
六國年表序
孔子世家(節選)
貨殖列傳序
漢書
百官公卿表序
食貨志上(節選)
張騫傳(節選)
後漢書
黨錮列傳序
三國志
諸葛亮傳(節選)
三、練習文選(白文標點、用繁體字書寫通論二)
魏其武安侯列傳
明志令
釋老志(節選)
伶官傳序
寇準傳(節選)
四、通論三:音韵、訓詁
第二單元 編年體(附綱目體)
一、編年體與綱目體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左傳
召陵之盟
晉楚城濮之戰
資治通鑒
淝水之戰(節選)
明實録
申誡公侯榜文
三、練習文選(白文標點)
海上之盟
宋太祖收兵權
北伐檄文
四、通論四:古漢語詞彙
第三單元 紀事本末體
一、紀事本末體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通鑒紀事本末
貞觀君臣論治(節選)
明史紀事本末
削奪諸藩
三、練習文選(題解、標點)
王安石變法
四、通論五:實詞活用
第四單元 典志體政書、詔令奏議
一、典志體政書、詔令奏議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通典
歷代盛衰户口(節選)
通志
通志總序(節選)
唐會要
朱敬則請擇史官
三、練習文選(注釋、評析、標點)
楊炎奏行兩税(節選)
置勸農使安撫户口詔
四、通論六:常用虚字
附:常用副詞、連詞和疑問代詞慣用式對照表
第五單元 别史、雜史
一、别史、雜史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國語
召公諫厲王弭謗
戰國策
蘇秦始將連横説秦
三、練習文選(評析、標點)
克殷
越王句踐滅吴
鄭成功收復臺灣(節選)
馬玉崑勝日人於大同江上
四、通論七:談談常用詞教學
第六單元 地理、方志
一、地理、方志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水經注
三峽(節選)
洛陽伽藍記
永寧寺
三、練習文選(題解、標點、注釋)
京兆府序
荆州府(節選)
游黄山日記(後)
四、通論八:文言句法
第七單元 史論、史評、史考
一、史論、史評、史考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史通
二體
文史通義
書教下
三、練習文選(題解、標點、注釋)
五代史論下之十三(節選)
唐有四都
明代宦官(節選)
四、通論九:考證、辨僞
第八單元 傳記、筆記
一、傳記、筆記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世説新語
汰侈
簷曝雜記
軍機處
三、練習文選(評析、標點)
弦高
虞喜
錢塘江堤
容齋隨筆三則
文須有益於天下
四、通論十:斷句、標點
第九單元 經書
一、經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講
周易
繫辭下(節選)
尚書
牧誓
詩經
七月
禮記
大同(節自《禮運》)
論語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章(《里仁》)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先進》)
孟子
魚我所欲也章(《告子上》)
舜發於畎畝之中章(《告子下》)
三、練習文選(舊注斷句)
鄭伯克段於鄢
論語二章
四、通論十一:古書的注疏
第十單元 子書
一、子部典籍概述(附類書、叢書)
二、文章選講
老子四章
韓非子
五蠹(節選)
三、練習文選(注釋、評析)
牧民(節選)
非攻上
更法
道論
勉學
原君
天工開物序
四、通論十二:古書的今注、今譯
第十一單元 詩文集
一、集部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讀
楚辭
國殤
文選
七哀詩
臨川先生文集
本朝百年無事劄子
龔自珍全集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三、練習文選(今譯、賞析)
張中丞傳後叙
岳陽樓記
六國論
石鐘山記
指南録後序
五人墓碑記
黄花崗烈士事略·序
四、通論十三:古書的版本
第十二單元 民族文獻
一、民族文獻典籍概述
二、文章選讀(自學,作史事述評)
蒙古秘史
納忽崖之戰
王統世系明鑒
法王赤松德贊
三、通論十四:文化史常識:天文、曆法、紀年
第十三單元 考古文獻
一、考古文獻選讀
甲骨文
殷墟卜辭三則
金文
利簋銘
兮甲盤銘
碑刻
裴岑紀功碑
奉各憲永禁機匠叫歇碑記
簡牘
甘露二年丞相御史書
古文書
張義潮變文
唐乾封三年張善熹舉錢契
檔案
王道新題銷算茶馬事本
二、通論十五:常用文史工具書
附:歷史名詞特殊讀音表
内容摘要
中国历史文选课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本书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的教材,由45所院校50多位中国历史文选课教师共同编写,自2007年由我馆出版以来,深受使用该教材师生的欢迎。根据该书编委会的安排,对第三版进行修订,更换部分篇目,教材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本书曾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主编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精彩内容
史部總序【題解】本文選自中華書局影印本《四庫全書總目》,列在本書序篇,以明傳統四部分類法史部書目的分類,與本書單元結構相參照。《四庫全書總目》分經、史、子、集四部,部下分類,共四十四類,比較複雜的類再細分子目。每部有一總序,類目有小序,類末還有案語,子目之後亦有案語。這些總序、小序、案語,扼要説明了各類著作的源流演變,以及設類分目的理由,即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是治學之門徑。本篇是選自《四庫全書總目》的《史部總序》,提出了“撰述欲其簡,考證則欲其詳”的原則,分史部爲十五類目。本書限於篇幅,調整爲八個單元。依史部類目分類介紹史部典籍概況,貫通古今,選讀範文,突出歷史要籍名著。
史之爲道①,撰述欲其簡②,考證則欲其詳③。莫簡於《春秋》,莫詳於《左傳》。魯史所録④,具載一事之始末。聖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定以一字之褒貶⑤,此作史之資考證也。丘明録以爲傳⑥,後人觀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後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貶,此讀史之資考證也。苟無事蹟,雖聖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蹟,雖以聖人讀《春秋》,不知所以褒貶。儒者好爲大言,動曰:“舍傳以求經⑦。”此其説必不通;其或通者,則必私求諸傳⑧,詐稱舍傳云爾。
①道:原則、公例。
②撰述:編纂記述。
③考證:即考據。研究歷史、語言等的一種傳統方法。主要是通過訓詁、校勘和資料的搜輯、排比、歸納,提出可信的材料,作出一定的結論。
④魯史:孔子據以作《春秋》的魯國編年史《魯春秋》。
⑤一字之褒貶:孔子修《春秋》,以“垂法”爲主,不重記事,文字極簡約,運用書法的遣詞用字來表達褒貶,如吴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晉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揚善抑惡,含有“微言大義”。
⑥丘明録以爲傳:相傳左丘明作傳詳明史事,用事實解釋《春秋》,即《春秋左氏傳》。傳,解釋《春秋》的文字。
⑦舍傳以求經:不通過傳文直接推解經文。如唐人就將“《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求始終”(韓愈:《寄盧仝》詩),多穿鑿附會而不得其解。
⑧私求諸傳:暗自誦習傳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