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第八辑 作家 9787525969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 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第八辑 作家 9787525969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 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47.5 7.0折 68 全新

库存1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 编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25969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913263

上书时间2024-06-30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1月6日,是陕西师范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为导向所开辟的“学科+学术”特区,是学校独立设置的学术机构,助力学校打造学科高峰,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争创一流。

目录
目?录
经典与前沿
从“文本观”到“大文学观”…………………………………………刘?勇?陈蓉玥(1)
废都、秦腔与虱子
——贾平凹《废都》《秦腔》《带灯》……………………………………王德威(11)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研究
由古典文学转向现代文学的先驱者
——景梅九的革命与文学生涯………………………………………………段崇轩(24)
明清西北“西人”流寓与“西调”流变的关系研究……………………………李雄飞(40)

大西北学人·畅广元研究
畅广元先生学术道路及其特征……………………………………………………李?锐(49)
畅广元先生学术论著年谱………………………………………………………李?锐(66)
畅广元访谈………………………………………………………………………王尔勃(72)
我们的畅老师 …………………………………………………………………… 裴亚莉(75)

对话:现代与当代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对话 ………… 阎晶明?罗振亚?王?烨?等(86)

海外贾平凹研究
贾平凹小说《人极》中的男性政治…………………[澳]雷金庆?著?马萌悦?译(96)
《怀念狼》:最后的“英雄”和贾平凹的生态关怀………何卫华?著?石亦洁?译(111)
国家机构翻译模式下英译贾平凹小说海外接受研究…………………………梁红涛(119)

西北文学史料研究
《白鹿原》手稿考辨 …………………………………………………………… 陈宏宙(130)
20世纪80年代西北大学“作家班”史实考述……………………………… 王慧勇(145)

西北人文历史研究
西部非遗麦秆画研究………………………………………曹爱琴?胡冰冰?冯?安(155)
武威市凉州攻鼓子民俗文化研究……………………………………李?宁?何胜亮(165)

陕西文学研究
论红柯作品太阳意象中的生命意识……………………………………………贺思宇(174)
历史宏视与个体心魂
——阿莹小说《长安》中的辩证书写…………………………………… 张?碧(187)
时空折叠下《羽梵》里的长安“古气”………………………………………杨晨洁(195)

学术综述
2022年度延安文艺研究综述…………………………………………杨崇源?李跃力(204)

内容摘要
本书是集合大西北文学研究的文集,立足于大西北广袤且丰富的土地,发掘西北人、西北事的文学现象、文化事件,对其深入评析,截取地域侧面深入挖掘以期对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本书力立足大西北,面向全国,参与当代文学与文化前沿建设,介入大西北文学与文化发展进程,注重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历史感和当代感、学理性和前沿性相结合。

精彩内容
从“文本观”到“大文学观”*刘?勇?陈蓉玥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文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立也已经70余年,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当下面临何种新的发展态势,尤其在21世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事实上,现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焦虑,一方面是现当代文学发展多年,自身需要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实质就是多维融合、多方交叉,“新文科”的根本在于人文社科研究要更贴近时代、历史、经济等一系列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新文科”的提出要求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新策略,回应人文学科学术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应该如何进行跨界,在实现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找准现代文学研究的新位置,推动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展,发掘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是现当代文学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文本观;大文学观;“大京派”文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研究要求“回到文学本身”,呼唤一种“向内转”的文学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针对以往文学远离文学本身的现象是必要的,但是文学仅仅回到文学自身就行吗?文学根本上是生活的反映,是人生、时代、社会的反映。纵观整个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现当代文学的根本特点就是不断反映、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鲁迅的杂文堪称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茅盾的小说几乎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所有社会变化,巴金从20世纪20、30年代写传统大家庭,到抗美援朝时期特殊的家庭关系持续不断地深入社会问题,老舍从《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一直到《茶馆》紧扣时代变迁的主题……与时代社会融合,与现实生活融合是现当代文学的根本特点,也是它的根本价值和魅力所在。“回到文学本身”的研究范式很快展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囿于文本内部的研究实质上限制了文学研究的空间,打开文学研究视野成为文学研究转向的必要考虑,文学研究不能只是专注于文学文本内部,而是需要从文学之外看文学,广泛地联系文本所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大文学观”进入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方法,形成一种“向外转”的研究向度,如何适应性地依据时代历史的发展、文学自身的态势和社会现实的需求做出调整,我们也试图在3个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第一,“文本观”的意义与局限。文本观重视作品的文学性,深入文本内部,精读、细读文本,但它不可避免地限缩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局限了文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第二,“大文学观”的研究转向。在与“文本观”形成对话的前提下,大文学观要求研究者扩宽自身的知识范畴,建立更为宏阔的跨学科体系,沟通整个人文学科的各个部分。第三,建构“大京派”文学的尝试。以京津冀三地的文学、文化发展为着力点推进京津冀文脉谱系的疏通与连接,不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进一步拓展了京津冀文学研究的空间。这一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文本观”的意义与局限应该说,“文本观”首先表现为对文学本体论的坚守和高扬,即在研究中必须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性”为研究重点,特别强调探索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文本细读为主要原则,要求研究者回到文学本身,尽可能剥离社会历史环境对文学作品的作用,褪除意识形态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向内转”而研究文本的组织结构、语言、修辞等诸多内部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本观”及其相关的“文本细读”“文学性”问题在学科史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研究观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样也自有其局限。
从理论意义上看,文本观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不仅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而且体现为对中国传统文论的沿袭。在西方文学理论界,“文学性”及其相关问题历经百年的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本观”的形成与发展,即受到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几乎在英美新批评兴起的同时,这股思潮就传入了中国。1929年始,英美新批评主将瑞恰慈在清华大学担任外文系教授,讲授“第一年英文”“西洋小说”“文学批评”“现代西洋文学(一)诗,(二)戏剧,(三)小说”和比较文学①等课程,后又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开设课程和讲座,其新批评理论由此传入中国。1929年,瑞恰慈的理论著作《科学与诗》经伊人翻译由华严书店出版发行,瑞恰慈的新批评理论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甫一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视野中,就收获了大量学人如曹葆华、于赓虞、李安宅、吴世昌、洪深、朱自清、陈西滢、钱钟书等人的回应与评价,然而这种讨论持续的时间和影响的范围却并不长久,“瑞恰慈的文学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虽然与中国文论有诸多交集,但是其形式文论的内容始终无法成为中国文论的主流,倒是瑞恰慈的‘综感’、文学本体、意义学等思想有力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建构”①。换句话来说,瑞恰慈的新批评理论进入中国学界的过程并非一种纯粹的移植,而是在中国完成了一系列的变形,经过中国文学研究本土化的筛选,留下了适合中国文学研究生长的重要思想,其中,关于“文学本体”与“细读”的有关内容,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和转向。现当代文学学科建立以来,社会历史批评成为现代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流派。20世纪80年代,受学术空气影响,文本观在现代文学研究界被激活,西方文学界一批文本观的相关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得到重视和发展。此时,研究者、创作者对文本观的选择与倚重,在根本上看,是建立在与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研究范式对话的基础上,以“文学性”“审美性”等内容深入作品的内部,回归和突出作品本体。在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诸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声律、言语、章句、结构、修辞等内容的微观探索;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先“熟参”而后评诗辩义……都是充分认识到文学本体意义的理论。从中西方文学理论互融、互通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更新的向度看,文本观的提出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
就现实价值而言,“文本观”的提出主要针对两个现象。一是在以往的教学与研究中,对文学作品的正视、重视不够。有太多人在谈到一位经典作家或者一部经典作品时高谈阔论,对作家作品的重要意义如数家珍,对作家作品的宏观评论游刃有余,但实际上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却是不到位的。2023年8月,是鲁迅《呐喊》出版100周年,对鲁迅及其《呐喊》的研究必然会成为热点问题,但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共14篇小说,《彷徨》共11篇小说,总共不到20万字,一个人一分钟可以阅读500字,总共只需要不到7小时就能通读一遍。但是又有几个人认认真真、从头到尾读过《呐喊》《彷徨》呢?抓不住文本的研究,往往只能做到一知半解,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尴尬境地。一个作家的经典性,归根到底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文字里,拿鲁迅来说,没有真正地读懂、读透鲁迅的文本,就无法做到回到鲁迅本身。其实很多年来,大陆与海外的文学研究与教学各存其异,大陆讲授文学史,从作品的背景、地位到影响、作用侃侃而谈,然而讲到具体作品则语焉不详,这也使大陆学生对文学史的接受和理解,偏于宏观而疏忽了微观的考察。比如一个考北师大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同学,说自己对李商隐喜欢、崇拜得五体投地,但请他背一首李商隐的诗词,却一首完整的都背不下来!与此相比,海外的一些文学史教学只是一部一部地讲作品,作品讲完了,文学史也讲授完毕,缺乏宏观的、历史性的梳理和认识。大陆与海外的文学教学与研究各有长短,但始终需要意识到,对文本内容不断地锤炼、剖析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功,它可以行之有效地使研究者、读者进入文本,缩短与文本间的距离,与文学之间的距离。我们当然要注重文本,关键是如何重视文本!
二是文本本身就是常读常新的,文本的价值在于它不断呈现出来的一种张力。不同的人读同一个文本,必然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甚至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个文本,都会因自身阅历的厚薄、经历的深浅而有不同的触动。比如,现代文学史课程讲授朱自清的《背影》,这篇作品,学生从中学读到大学,从少年读到青年,必然产生不同的理解。中学是初读,大学是细读,中年是碰撞,老年则是回味。每个阶段的阅读感受都有所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中小学课上讲朱自清的《背影》的主旨是描写感人的父子之爱,但其实《背影》是经过时间沉淀的产物。实际上,朱自清所写父亲背影的这个场景发生在他创作《背影》的8年前,朱自清为什么当时不写?为什么过了8年才写?朱自清与父亲在纳姨太太的事情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随后父亲被撤职,朱自清的祖母又因为家庭变故辞世。1917年的冬天,祖母的丧事料理完毕,朱自清要返校,父亲要去南京谋差事,这才有了《背影》中父子相别的场景。家庭的衰落使朱自清对父亲产生了严重的不解与怨恨,所以这个场景发生时朱自清既感受不到父爱,也写不出《背影》!直到1925年,朱自清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知晓父亲病重了,快死了,回想起8年前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百感交集,悲从中来,这才完成了《背影》的创作。这不仅是人生时间的酝酿,更是人生角色的酝酿,人生情感的沉淀。这充分证明了文本是文学研究的资本,也是文学研究的根本。在这两重背景下,强调回到文本,具有特别突出的现实意义。
这个现象同样告诉我们,文本不只是单一的文字。但是仅仅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沉浸在文本的世界里,会限制我们的眼界,给我们的思考带来局限。研究者们有意识地建构一种以文本为中心,回到文学本身的研究范式,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文本观”逐渐走向学理化、规范化。但是如果我们只读文本,就会自我封闭,陷入“从文本到文本”的狭隘思维之中。落实到学科教育上,现在许多导师从来都明确反对硕士、博士写论文的时候,把“文本细读”当作研究方法,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的应有之义,没有一个文学研究是建立在不读文本或粗读文本的基础上。但文本不是高于一切的,我们不仅要读文本,更要从文本读到作者,从文本透视社会,从文本了解历史、当下甚至是未来。2022年12月31日,北师大召开了“‘思想鲁迅’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思想型的作家与思想型的学者:王富仁和他的鲁迅研究》新书研讨会”。在会上,许多专家强调,我们谈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实质上是去认识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认识他们的人生道路,他们的知识谱系,他们面对的历史,他们所处的现实,他们昭示的未来。前不久成立的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它的根本宗旨是要打通文学、艺术、思想、教育、媒介等领域,重新构建一种综合性的“现代中国人文学”,为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与人类思想提供学理支撑。文学与艺术不打通行不行?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的教学对象,都告诉我们不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