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中西书局 9787547518397 王章伟
  •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中西书局 9787547518397 王章伟
  •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中西书局 9787547518397 王章伟
  •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中西书局 9787547518397 王章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 中西书局 9787547518397 王章伟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9 5.0折 7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章伟

出版社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18397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188661

上书时间2024-06-26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 绪论……1
 第一节 | 研究缘起……1
 第二节 | 研究回顾……4
 第三节 | 研究范围与方法……13

第二章 | 场所、器具与仪式——宋代巫觋巫术的定义与内涵……16
 第一节 | 引言……16
 第二节 | 西方人类学关于巫觋巫术的研究……17
 第三节 | 中国传统对巫的认识……23
 第四节 | 场所、器具与仪式……31
 第五节 | 小结……51

第三章 | 尚巫右鬼——宋代巫风概况……53
 第一节 | 引言……53
 第二节 | 宋代巫风盛行的区域分布……55
 第三节 | 巫觋活动的社会空间……77
 第四节 | 小结……98

第四章 | 医疗——精英与民众的巫觋观……100
 第一节 | 引言……100
 第二节 | 信巫不信医……101
 第三节 | 巫医并举……111
 第四节 | 巫觋与医疗……117
 第五节 | 小结……138

第五章 | 驱逐捣蛋者——巫觋信仰流行的原因……142
 第一节 | 引言……142
 第二节 | 鬼神信仰与事鬼神者……143
 第三节 | 巫觋信仰的传承……162
 第四节 | 巫觋寄生的地域机制……170
 第五节 | 小结……186

第六章 | 淫祠与邪神——国家对巫觋信仰的重塑……188
 第一节 | 引言……188
 第二节 | 从拒巫到禁巫: 政府的统制政策……189
 第三节 | 淫祠社火: 政府与民间话语的距离……210
 第四节 | 邪神崇拜: 象征符号的正当性……222
 第五节 | 小结……245

第七章 | 结语……248

参考书目……255

初版后记……283
修订本后记……287

\\\\\\\\\\\\\\\"

内容摘要
《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主要讨论唐宋变革之际,“巫觋”这种古老的本土信仰如何继续在“文明世界”里存在、发展与演变。除了“巫觋信仰”自身的研究价值外,该书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探讨宋代社会与各阶层人群在对待巫觋问题上的切入点,别具意义。作者王章伟搜集大量有关宋代巫人和巫术的记载,参考大量现代有关民间信仰和市民社会的著作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如民众对医疗的需求、巫觋通神的技艺、社和祭祀的场所、巫术传承和传播的方式,以及宋代的政策和控制,来作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全书合理运用人类学的观念和理论,将史料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以解读为何当时民间巫觋信仰之普遍。\\\\\\\\\\\\\\\"

主编推荐
《国语》云:“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xí),在女曰巫。”巫觋服事鬼神,是人神间的媒介,是一种身份或职业,进而引申为与之相关的巫术、信仰等。《村巫社觋——宋代巫觋信仰研究》一书,从巫觋作法的场所、道具、仪式,到各地盛行的巫风及其背后的信仰,林林总总,面面俱到,是一本研究宋代巫觋现象的推荐之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巫觋的大门。

精彩内容
宋朝政府对巫觋采取排斥的政策,中央政府废撤巫官,巫觋从此退出官方的祭祀场合,没入民间;然而,经此打击后,巫觋信仰并未因此消失,巫觋在宋代民众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角色。
民众信奉巫觋,驱逐捣蛋者背后的鬼神观念和古代荆楚地域之巫风,是这种信仰得以流播的客观基础和环境;而巫觋如何将其沟通鬼神的技艺一代一代相传下去,则是巫觋自身主观生命力的表现。不过,无论客观的环境与主观的巫技如何配合(即事鬼神者符合当时民众奉祀鬼神的需要),巫觋要在宋代民间有所发展,在地域空间上必须为其提供一个机制,予其作为施行巫术仪式的场所;巫觋于这方面占有一个最有利的位置,他们一直是沟通鬼神的专家,是主持祭祀的能手。这样,民间宗教的祭祀场所——社和丛祠,就是宋代巫觋在地方聚落里最佳的寄生载体。祁泰履(Terry F. Kleeman)最近研究中国宗教的分类时指出,祭祀是中国宗教的中心,而村里居民所供奉的社稷,即是民间宗教里常见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宋代巫觋就是把握了民间宗教的中心——丛祠私社的祭祀,时人称他们为“村巫社觋”,是我这个观点的最好注脚。
研究宋代乡里制度的学者认为,宋代乡里制度经历了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的演变过程。宋朝是中国乡里制度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的真正标志,此时的乡里组织领袖已名不副实,徒有虚名;他们已沦为州县以上的统治工具,州县官吏高高在上,而乡里组织领袖则人微言轻,其对乡里社会的影响也受到很大制约。不过,王棣最近的研究认为,从宋代县乡吏职来看,乡书手(乡司)是以编制赋税簿账来体现国家财税职能的专业人员,里正、户长、耆长及保正副等则是负责具体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基层行政人员。因此,宋代的乡,既不是一级基层行政政权或行政区划,也不是里的上级行政机构,而是县以下的一级财政区划。笔者以为,除了这种政、经层面的区划外,研究宋代民间社会的信仰文化及活动时,考察地方聚落祭祀单位的村社制实较职役化的里正制更能把握重心,政经系统的乡官组织,无法也无暇操控聚落民众的日常生活,巫觋信仰的传播,就在这其中开展绵延。所谓“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者,即此义也。
宋代的城市和乡村均可见到巫觋的踪影,他们广受民众崇奉,除了祀神禳妖外,巫觋与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也至为密切,郑刚中即有诗句云“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我惊节物懒下床,眼看屠苏心愺恅”,他指出其“家旁有庙,其巫每岁旦必鸣角作法,以觞其神,邻里闻角声则知其将晓矣”,村里巫觋与里巷百姓民户毗连之况,非常清楚。总之,“自城邑至村垆”,“巫风张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