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黄仁宇作品系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787108053732 黄仁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3.9 5.8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仁宇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3732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328366

上书时间2024-06-2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黄仁宇编著的《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是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书中虽是历数作者的种种经历,但不乏设问,留给后人很多作者未解之谜。本书分为“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两大部分;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目录
编者说明
本书和作者
第一部  自己的浴室
  中国内陆
  印度与缅甸
  上海
第二部  我所付出的代价
  普林斯顿,新泽西
  安亚堡,密西根
  密西根:更多的回忆
  没有特定地点: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
  剑桥,麻省
  剑桥,英国
  寻找对历史的技术辩证
  新港,康涅狄格
  纽约,纽约
译后记

内容摘要
 黄仁宇编著的《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精彩内容
 中国内陆在1945年末,我遇见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孩,名字叫安,我对她一见倾心。安的父亲曾经显赫于中国的外交领域,一家人曾经环游世界,兄弟姊妹在家中以英文及法文交谈。她家在前法国租界的西区,房子是西式风格,每一层楼都有浴室。在许多天的下午及黄昏时刻,我从第三方面军总部借出吉普车,停在她家门口。佣人会带我进到起居室,我就一直等,只听到走道中某处有座老式座钟发出的滴答声。安很少让我只等二十分钟。
我的浪漫隋怀一开始就注定挫败。即使我的虚荣心再强,都无法骗自己说,安曾经爱过我。但我要求
见面时,她响应热切,有时我不去看她,她还会打电话问我是否安好。她派人送来“行行好,看在我的面上”、“让我们来完成一出悲喜剧”等等字条。还有一次,她甚至邀我参加家庭聚会。不过,她会以忧伤安抚的口吻对我说:“我好喜欢你啊”,也就是说,其中自有限度,我再努力也是徒劳,即使我当时并没有竞争对手。这样也好,因为如果她说:“让我们结婚吧,你最好认真一点”,我就会不知所措。我阮囊羞涩,当兵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对日抗战后达到巅峰——也许还是数百年来的最高点——已逐渐掉回原先的低点,甚至降得更低。我的新羊毛制服经过适当的熨烫后,勉强让我可以在上海的社交圈中走动。但除此以外,身为上尉的我,甚至负担不起一间套房。我的母亲、弟弟及妹妹仍然住在重庆的山间破屋中,甚至没有自来水可用,更不要说每一层都有浴室了。
二十七岁的我,是个没有职业的人。多年来我自认加人军队牺牲很大,其实也不算错。但同时军队也
充当安全网,让我不必去思考个人的前途、婚姻、经济独立或职业。我深受教条洗脑,总觉得战争结束后,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现在战争结束了,我第一次有机会去面临横在眼前的问题。
战事于1937年爆发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从军。
但我的父亲劝我,他认为,没有宣战的战争,可能随时会被好战分子所终止。既然我才在南开大学念完一
年的书,终止学业去从军相当不智,可能穿上军服后才发现战事已经告终。多么巧合啊19月,要南开、北大与清华——中国北部的三所著名学府,校园已被日军占领——合而为一,在我的故乡长沙成立“长沙临大”,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这真是奇妙的情势,战争把我的学校搬到我的家乡,我们一分钱都不用付。相反地,政府还负担我们的食宿。此外,政府还发给我们一件棉大衣以御寒。我听父亲的话,决定继续学业。
事实上,很少人在那个学期念到书,许多同学及教职员很晚才到长沙。等到一切安排妥当,靠近上海的大前方防线却已崩溃。12月,日军进入南京,长沙临大奉令再撤到昆明。负担起费用的人走海路,从香港及海丰到昆明的后方。同时走陆路的步行团也组织起来,两个月期间的食粮,由政府配给。
我没有签名加入任何一种方式,至少有一段时间算是终止大学学业。我从来没有想过,十四年后,我会在美国继续我的学业。我在1938年年初下了决定,父亲和我长谈了一次。如果我一定要去从军,他认为我应该去念军校,取得正式的军官职位。大规模的战争将是延长的战事,我必须想到远期的后果。战事如
果拖延十年以上,对我会有何影响?我的父亲多么深谋远虑,不幸的是,他活得不够久,看不到他的许多预言成真。如果他活到抗战胜利,一定会给我更多的劝告,不过我也可能不会听。
但是在1938年年初时,我并没有和他争论很久。
我们达成协议,我并没有被强逼去昆明,加入军队的决定也延迟了半年。到了夏天,情势应该比较明朗。
如果到我二十岁生日时,战事仍然持续,我就可以依我自己的选择行事。我因此进入报界数个月,结识了廖沫沙。
1938年春天,我在长沙等待半年的缓冲期满,无事可做,毛遂自荐去《抗战日报》工作,以求换得食
宿,他们也接纳了我。这是一份爱国报纸,社长是剧作家田汉。报纸是采半开大小的画报形式,所有报道都刊在一张纸上。事实上,田汉忙着其他的抗日活动,编辑工作落在j寥沫沙身上,还有一些其他人也来帮忙。但是,有一段时间只有廖沫沙和我是全职工作,床就放在办公桌旁。当时我从未想过,他有朝一日会成为名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