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岛经济学 中信 9787508672960 (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6.4 5.5折 48 全新

库存2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译者: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7296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794916

上书时间2024-06-2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如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细节和现象进行整体性分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很多专家似乎不可能承担这项任务时,它便显得尤为艰巨。但是,当你开始切实接触到经济学的基本要素时,就会发现这项任务比你想象的容易得多。彼得·D.希夫、安德鲁·J.希夫著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译的《小岛经济学》运用插图、幽默口吻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露了全球经济对话中暗藏的众多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涨的根源、利率的影响及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两位作者还谈及其他许多经常被误解的经济原则问题。

作者简介
安德鲁·J.希夫,金融服务行业资深媒体与市场顾问,目前主要负责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的传播与媒体管理。

目录
推荐序
珍藏版序言
序言
写在前面
第一章  一个好点子出炉了
  查理惊得眼珠直转,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你疯了,这样做,我告诉你……疯了。要是你这捕鱼器不好使,可别哭着来跟我要鱼吃,一片也别想。我头脑清醒,但这并不表示我会为你的疯狂做法埋单。”
第二章  把财富分享给别人
  贝克走近艾伯,说道:“我们做个约定吧:你借给我们一条鱼,我们会还你两条。这可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啊。除了这座小岛,你到哪儿能找到这样的高回报?”
第三章  信用卡的多种用途
  但是,如果贝克和查理不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他们又怎么能连本带利地归还借款呢?在休息几天之后,他们还是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为了还艾伯的鱼,他们以后每天就要减少自己的食量,他们将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偿还贷款!
第四章  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然而,近年来经济学家们严重降低了储蓄在经济价值链中的位置。事实上,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储蓄就是一种累赘。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储蓄对发展不利,因为这种做法妨碍了货币循环、降低了消费(他们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  在鱼被指定为货币之后
  很快,所有的工资和价格都开始用鱼计量。因为人们仍然假设每天需要吃一条鱼才能生存,所以一条鱼的价值是多少,所有人心里都有数。也就是说,岛上的价格体系和鱼的真实(或者固有)价格相关。
第六章  为什么会有储蓄
  有时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量也随之大大增加。如果储藏室里堆满了鱼,银行就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因为此时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七章  基础设施与贸易
  随着岛上经济的发展,出口产品的能力也增强了。很快,不少大型货运木筏就满载着鱼、运鱼车、冲浪板、长矛和独木舟驶过公海。
第八章  一个共和国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为了保护岛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参议院决定设立一套法院体系来解决纠纷,同时成立警察小队执行法官的法令。
第九章  政府的职能开始转变了
  因为只需要少数熟练的渔民捕鱼便可以满足整个岛屿的营养需求,多出来的劳动力和资本就可以投入其他行业了。各种在捕鱼时代闻所未闻的工业和服务业都发展起来。
第十章  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官鱼越来越小,不久后岛民每天只吃一条鱼已经无法填饱肚子了,大多数人每天至少要吃两条鱼。
第十一章  中岛帝国:远方的生命线
  现在的情况是民众失去了信心。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消费更多的鱼邦储备券,人们的信心就会恢复,民众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如果有必要,我会坐在棕榈树上往下撒钱。
第十二章  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中岛帝国攒够了钱,建造了很多巨型捕鱼器(捕鱼器的设计者起诉他们侵犯知识产权,但是在中岛帝国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他们实行24 小时工作制,三班轮岗,不间断捕鱼。大部分鱼都出口到了美索尼亚国。
第十三章  “鱼本位”的破灭
  频繁兑换真鱼开始对存鱼造成冲击,技师们又忙碌了起来,他们不断地切割、重组,官鱼越变越小,通鱼膨胀又有抬头之势。
第十四章  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即便如此,银行也不能保证收回全部贷款。因此,为了抵消这个风险,银行要求借款人先交大量的鱼作为首付。
第十五章  快了!快了!棚屋市场要崩溃了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棚屋价格不是逐渐下跌,而是直线下降。棚屋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快演变为棚屋价格的大规模下跌。
第十六章  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国王有些疑惑不解:“等一下,美索尼亚国比我们富有得多。我们的购买力怎么比得上他们呢?他们能支付更高的价钱,他们有鱼邦储备券。”
第十七章  缓兵之计
  朱特尼亚群岛爆发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棚屋崩溃风暴。在这个紧急关头,一个名为IMF(岛际海上渔民组织)的跨洋机构仓促成立,并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
第十八章  占领华孚街
  由失业工人、棚屋购买者等年轻人组成的联盟发起的“占领华孚街”运动,激起了公众的想象力,成为后危机时代挫败的象征。
第十九章  无鱼不起浪
  鱼邦储备券持续贬值,没人愿意继续持有它。小鼓岛和狂舞岛也和中岛帝国一道,限制购买鱼邦储备券。卖主多,买主少,鱼邦储备券掉入了万丈深渊。
后记
致谢
国:远方的生命线
  现在的情况是民众失去了信心。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消费更多的鱼邦储备券,人们的信心就会恢复,民众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如果有必要,我会坐在棕榈树上往下撒钱。
第十二章  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中岛帝国攒够了钱,建造了很多巨型捕鱼器(捕鱼器的设计者起诉他们侵犯知识产权,但是在中岛帝国完全没有胜诉的可能)。他们实行24 小时工作制,三班轮岗,不间断捕鱼。大部分鱼都出口到了美索尼亚国。
第十三章  “鱼本位”的破灭
  频繁兑换真鱼开始对存鱼造成冲击,技师们又忙碌了起来,他们不断地切割、重组,官鱼越变越小,通鱼膨胀又有抬头之势。
第十四章  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即便如此,银行也不能保证收回全部贷款。因此,为了抵消这个风险,银行要求借款人先交大量的鱼作为首付。
第十五章  快了!快了!棚屋市场要崩溃了
  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棚屋价格不是逐渐下跌,而是直线下降。棚屋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快演变为棚屋价格的大规模下跌。
第十六章  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国王有些疑惑不解:“等一下,美索尼亚国比我们富有得多。我们的购买力怎么比得上他们呢?他们能支付更高的价钱,他们有鱼邦储备券。”
第十七章  缓兵之计
  朱特尼亚群岛爆发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棚屋崩溃风暴。在这个紧急关头,一个名为IMF(岛际海上渔民组织)的跨洋机构仓促成立,并立即推出了一项计划。
第十八章  占领华孚街
  由失业工人、棚屋购买者等年轻人组成的联盟发起的“占领华孚街”运动,激起了公众的想象力,成为后危机时代挫败的象征。
第十九章  无鱼不起浪
  鱼邦储备券持续贬值,没人愿意继续持有它。小鼓岛和狂舞岛也和中岛帝国一道,限制购买鱼邦储备券。卖主多,买主少,鱼邦储备券掉入了万丈深渊。
后记
致谢

内容摘要
你一定非常想知道: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行专业而又生动的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让从9岁到90岁的读者都能通过一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彼得·D.希夫、
安德鲁·J.希夫著胡晓姣、吕靖纬、陈志超译的《小岛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插图、幽默的措辞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该属于那个地方。
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映射出当今经济体制与政策暗藏的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胀的根源,利率的影响,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被讨论,却常常被误解。
对于那些想走出误区,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的读者,这本书会带来惊喜。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一个好点子出炉了从前,有三个人—艾伯、贝克和查理,他们住在一座岛上。这座小岛地处热带,却不是天堂。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苦,没有任何奢侈品,而且食物的种类极少,他们的菜单上只有一道菜:鱼

幸运的是,小岛周围有数量可观的鱼,但奇怪的是,这些鱼全部属于同一品种,每条鱼都很大,足够
一个人吃一天。然而,这个地方很闭塞,人类先进的捕鱼技术这里一种都没有。他们能做的只有跳进水里,用手去抓住那些又黏又滑的家伙。运用这种低效的技术,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只能帮他们挨到第二天。捕鱼成了小岛经济的全部。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虽然生活不算惬意,但总好过忍饥挨饿。
因此,在这座生活超级简单、只有生鱼片可吃的小岛上——没有存款!
没有借贷!
没有投资!
所有的产出全都消费掉了!没有未雨绸缪,没有多余的财物可以借出。
虽然这座小岛上的居民过着一种原始的生活,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愚笨迟钝或者没有追求。与所有人一样,艾伯、贝克和查理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他们每人每天捕鱼的数量就必须超过一条。不幸的是,由于他们只能徒手捕鱼,而那些鱼又很机敏狡猾,三个人只能勉强糊口。
一天夜里,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艾伯开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义……“难道我的日子就这样了吗?
肯定有比现在更舒心的日子。”除了捕鱼,艾伯还想做点儿别的事情。他想做几件更好、更时尚的棕榈叶衣服,他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当然他还想执导几部故事片。但他每天忙于捕鱼糊口,这些梦想如何成真呢?
他的大脑飞快运转着……突然他想到了捕鱼器,这个物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人手可触及的范围,并且使鱼溜掉的概率大大缩小,只要一下捉住它,它就很难逃脱。有了这个新装置,他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捕到更多的鱼了!而那些空闲时间,他就可以用来做更好的衣服、建个住所,最后再拍部影片。
艾伯在头脑中勾勒着捕鱼器的轮廓,想着想着就激情澎湃。他构想出一个不再受捕鱼之累的未来。
他决定给自己的捕鱼器取个名字,叫作“渔网”,然后开始找材料织这张网。
第二天,贝克和查理注意到艾伯没有捕鱼,而是站在沙滩上用棕榈树皮搓绳子。“你在干什么呢?”贝克问,“难道在减肥吗?你要是老坐在那儿弄那些绳子,会挨饿的啊。”艾伯解释说:“我突然有个灵感,想做个捕鱼器,这样就可以尝试捕鱼的新方法了。有了这个捕鱼器,捕鱼的时间就能缩短,再也不会挨饿了。” 
查理惊得眼珠直转,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你疯了,这样做,我告诉你……疯了。要是你这捕鱼器不好使,可别哭着来跟我要鱼吃,一片也别想。我头脑清醒,但这并不表示我会为你的疯狂做法埋单。”艾伯没有被查理的话吓倒,仍然继续织网。
到这一天结束时,艾伯终于织完了自己的渔网。
通过自我牺牲(挨饿),他创造了资本。
故事引申在这个简单的任务中,艾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不足,敢于冒险!
消费不足:为了织网,艾伯那天就不能去捕鱼。
他必须放弃当天的所得,放弃那条本来可以捕到、吃到的鱼。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鱼,事实上,他爱吃鱼,而且如果那天没有捕到鱼,他就会饿肚子。他对鱼的需求与他的两个朋友没有什么不同。他选择暂时延迟消费(吃鱼),是为了将来消费更多的产品(捕到更多的鱼)。
冒险:除了消费不足,艾伯还需要冒险,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捕鱼器到底好不好用。自己花费了一天的时间饿着肚子辛苦劳动,却不知道这东西究竟
能不能补偿所失。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只剩一把绳子和一个饿瘪的胃。如果这个想法失败了,艾伯不能指望贝克和查理给自己任何补偿,因为他俩早就警告过他这样做很傻。
在经济学术语中,资本指的是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在于利用设备建设和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艾伯想要的不是那张网,而是鱼。这张网或许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鱼。
因此,这张网就是一种资本,是有价值的。
那天晚上,当贝克和查理吃饱睡大觉时,艾伯却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着美味的鱼肉来对抗难忍的饥饿。
然而,饥饿带来的痛苦并不能浇灭他对未来的希望。
他希望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希望那时有吃不完的鱼。
第二天,贝克和查理对艾伯的发明好一顿嘲笑。
贝克说:“嘿,这顶帽子看上去不赖啊。”查理说:“就是戴着打网球有点儿热,你说呢?
”“你们就笑吧!”艾伯回应道,“等着瞧吧,等我的鱼多得没处放时,看看那时笑的是谁。”艾伯拿着渔网朝海浪冲去。他对如何使用这个奇怪的渔网还不得要领,因此不断遭到两个朋友的嘲笑。
但是几分钟后,他找到了窍门,很快就捕到一条鱼。
贝克和查理不再笑了。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艾伯又捕到了第二条鱼。两个伙伴惊叹不已,毕竟,他们通常一整天才能抓住一条鱼!
从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开始,这座小岛上的经济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艾伯提高了生产力,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好事。艾伯现在还在考虑他突然间得到的恩惠:“既然我一天捕到的鱼可以吃两天,那么我可以利用隔天休息的时间做点儿别的事情。可做的事情太多啦!” 
故事引申艾伯的生产力提高了一倍,现在他生产的东西多于自己需要消费的东西。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许多益处。
在艾伯孤注一掷去编织渔网之前,小岛上还没有什么储蓄之所。他决定冒险挨饿制造的这张网成了小岛上的第一件资本设备。这件设备接着会带来储蓄(为了让这个故事能够继续进行,我们假设这些鱼不会腐烂变质),而这种剩余产品就是健康经济的命脉。
P1-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