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上海文化 9787553520742 [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上海文化 9787553520742 [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上海文化 9787553520742 [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上海文化 9787553520742 [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与想象之起源 上海文化 9787553520742 [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1.9 3.3折 36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 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

出版社上海文化

ISBN978755352074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0995665

上书时间2024-06-1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全才学者布鲁诺夫斯基结合从科学到艺术的各方面知识,探究人的认知奥秘集数学家、科学史家、剧作家、人文学者于一身的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在本书中对生理学、动物学、语言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诗学等各方面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演绎,尝试揭开人类认知奥秘的一角,进一步探究“人之为人”的原因。
◎数学家用哲学思维审查科学的基础,打破“唯科学主义”迷梦,为“人本主义”正名当今时代,科学似乎已经无所不能。它尝试通过将现象数字化、通过数字来解释世间一切,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乃至人生的意义。“唯科学主义”“拜科学教”流传甚广。然而,半个世纪前,布鲁诺夫斯基通过对科学的基础——数学/逻辑——进行审查,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唯科学主义”才是不“科学”的,“算法”无法包容一切,科学无法离开“人”,而“人本主义”更是科学的题中之义。
◎六场讲座,六大主题,布鲁诺夫斯基将“人”矗立于世第一讲,通过分析人类眼睛的特殊构造,表明即使是在我们认为的纯粹接受感官刺激时,精神结构已经介入其中,二元论的灵与肉只能是谬误。
第二讲,元语言理论揭示了人类如何掌握形式语言,将“世界”与“我”剥离,这正是我们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后面三讲,通过形式语言转入符号与数理逻辑,通过悖论分析,批判“科学主义”。
最后一讲,布鲁诺夫斯基反过来阐述科学为何要求人本主义,表明人本主义是现代科学社会的追求之一。

目录
序 1
第一讲 心灵:作为理解的工具 1
第二讲 符号语言的进化和力量 17
第三讲 作为算法与隐喻的知识 34
第四讲 自然之法与法之本质 53
第五讲 错误、进展与时间的概念 75
第六讲 律法与个体责任 95
索 引 116

内容摘要
在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过程中,康德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康德将本体论与认识论彻底割裂开来,使西方哲学走向了另一个阶段。康德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雅各布?布鲁诺夫斯基便是继承人之一。在《知识与想象之起源》中,布鲁诺夫斯基尝试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接续康德的认识论工作。他从生物学、语言学、数学、逻辑学、艺术等诸多角度再一次追问人的认知问题,探求“人之为人”的奥秘。

精彩内容
至少在过去的100万年里,人类社会中的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文化本身的支配,这一事实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我将谈论语言和言语,最明显的方式是再次说“视觉”(visual)、“视力”(vision)、“幻想”(visionary)这3个词。它们明显具有相同的词根(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为了展示这些视觉类词汇在人们脑海中所占据的位置),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语境和应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人类可以改变语词的语境与应用,而且,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动物可以做任何类似的事情。目前所知,人类语言的历史大概不到50万年我们是如何如此迅速地从黑猩猩发出的那种声音发展到人类发出的这种声音的呢?
就“物理设备”而言,这种转换很容易理解。大约在过去的100万到50万年(从进化的历史尺度来看,这绝对不算很久的时间),人类及其直系祖先的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我们所知,南方古猿是生活在大约1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其大脑重量在1—1.5磅。按照我们的标准,他们的体型较小(虽然不比我小多少),因此,他们的大脑与体重的比例应该以某种宽容的方式来解释。如果一个南方古猿有了现代人的体型,他的大脑可能有1.5—2磅重。在座的各位的大脑平均重量是3磅,当然这里也有些人的大脑重量超过4磅。然而,脑重量(昨天我听说它被迷人地称为“生物量”)其实并不是关键。
在这1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人类大脑的关键变化并不是体积增大了3倍,而是3个或4个主要区域的增大。首先,视觉区域显著增大,与黑猩猩相比,人脑细胞的实际密度至少高出50%。第二个增大的是与手的操作相关的区域,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比猴子和猿更喜欢用手。第三个主要增大的区域发生在颞叶,其中视觉记忆、信息综合和语言处理区域紧挨在一起。第四个大幅增大的区域发生在额叶,其功能尚且不明(我今天所说的任何内容,在10年后将不再正确),但很明显,额叶很大程度上要对启动一项任务、进行任务时保持专注、坚持处理任务的能力负责。
位于颞叶上方的语言区不在其他任何动物中存在。这就把对语言的讨论放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范畴,因为你无法用能给你提供任何关于语言信息的动物做实验。我们得到的几乎所有信息都来自对遭受过某种脑损伤的人的研究。当然,这种工作总是非常可疑,因为你永远看不到一个“正常”的大脑。像加拿大的彭菲尔德和罗伯茨、苏联的卢瑞亚,这些人已经处理过数百起病例,但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大脑完整、整合良好的正常人的手术。 因此,必须通过50年前被认为具有高度推测性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区。这些方法现在变得非常受推崇,因为它们与天体物理学中使用的推理完全一致。当我们谈论语言区的进化时,我们的大部分猜想都类似于关于宇宙是否起源于150亿年前的猜想。在几乎所有的右利手中,语言区都位于左边,对于超过95%的右利手的人来说,情况确实如此。对于绝大多数左利手也是如此,他们的语言区位于右边。这种人类解剖学特征表明,人类的语言和言语在某种程度上与动物交流不同。
现在我想忘掉解剖和功能,静下心来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对此,有两种思想流派。有些人认为进化显然是连续的,因此人的语言区域及语言天赋肯定是动物声音的一种延续。还有一些人,比如诺姆?乔姆斯基和埃里克?勒纳伯格,认为人类语言是一种完全与动物无关的特殊天赋。我不认为后者是对的。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人类进化方式的误解之上。在我看来,后一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进化已被人类文化本身完全支配。在过去的100万年里,人类文化一直是使人成为其自身的最重要的选择性影响。所以,我认为人类语言确实是动物交流的延续。有趣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