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部短篇正典(5)(精) 春风文艺 9787531358800 编者:张学昕|责编:姚宏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部短篇正典(5)(精) 春风文艺 9787531358800 编者:张学昕|责编:姚宏越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7.4 5.0折 5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张学昕|责编:姚宏越

出版社春风文艺

ISBN978753135880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1047412

上书时间2024-06-12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百年百部短篇正典》由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学昕教授历时近多年编选,从中国新文化运动至今诞生的数千部已经发表的短篇小说中,反复遴选,*终确定了100部在百余年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社会史意义上均堪称经典的短篇小说作品,分为5册。本书为第5册,收录了迟子建《炖马靴》、格非《迷舟》、麦家《两个富阳姑娘》、徐坤《狗日的足球》、李洱《我们的眼睛》、邱华栋《艾多斯》、弋舟《随园》、班宇《盘锦豹子》等20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品,可以说入选的作品都出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而入选的作品也都堪称百年来短篇小说的杰作名篇。



作者简介

张学昕,生于1963年,辽宁师范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委、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曾在《文艺研究》《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期刊发表学术、文学评章220余篇。曾多次获得当代作家评论奖、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文学评论奖提名。著有《真实的分析》《唯美的叙述》《青春小说精品读本》《话语生活中的真相》《南方想象的诗学》《我们内心的精神结构》等。

张学昕教授是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尤其以短篇小说的研究闻名于世,长期为《长城》杂志撰写“短篇的艺术”专栏。



目录
炖马靴
迷舟
明月寺
两位富阳姑娘
狗日的足球
放生羊
私了
水上的声音
我们的眼睛
清明
艾多斯
鲁迅的胡子
彼此
卧铺里的鱼
碎玻璃
随园
向黄昏
伴宴
镜子与刀
盘锦豹子

内容摘要
 《百年百部短篇正典》由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学昕教授历时近多年编选,从中国新文化运动至今诞生的数千部已经发表的短篇小说中,反复遴选,最终确定了100部在百余年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社会史意义上均堪称经典的短篇小说作品,分为5册。
《百年百部短篇正典(5)》收录了迟子建《炖马靴》、格非《迷舟》、麦家《两位富阳姑娘》、徐坤《狗日的足球》、李洱《我们的眼睛》、邱华栋《艾多斯》、弋舟《随园》、班宇《盘锦豹子》等20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品,可以说入选的作品都出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而入选的作品也都堪称百年来短篇小说的杰作名篇。

主编推荐
张学昕教授的学术研究视域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在文化批评、文学评论、文学作品编选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撰写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介入,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直接见证者,也是中国百年新文化运动的忠实研究者。他身兼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等多重角色和身份,成果丰硕,他以敏锐的思想光芒和深切的文化眼光对中国的文学进行过深刻解读。他的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根植于他的人格、他的个性、他的人文情怀、他的理想主义激情,而这些正是一个编选“正典”者的必要条件。此外,张学昕教授执着于短篇痴迷于长期致力研究短篇这个体裁,视短篇为中国百年文学的优选成就体裁。因此可以说张学昕是《百年百部短篇正典》主编的很好人选。 在很长一段时间,短篇和长篇相比,短篇的研究推进缓慢,我们总会为一部长篇去开一个研讨会,而不会选择短篇;很多的中文系学生选择短篇或短篇作家去研究,而短篇却不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短篇的创作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即便不是百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优选成就体裁,至少也是之一,因为有太多的短篇我们耳熟能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短篇对于中国文学的推动是具有相当意义的,很多文学事件、文学活动的生发,与这些短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因此,已经发展了百年的中国新文学,需要一个经典短篇的选本;我们的新时代需要一个非常不错的、经典的短篇选本;我们当代作家中国故事的抒写也需要这样一个选本。而它就诞生了。我们曾有过长篇的百部评选,也有更多的短篇的年选,因为短篇之短很适合编选。这部《百年百部短篇正典》毫无疑问,是第一部关于短篇的选本,其跨度之大、篇幅之长、作者之众都体现了主编和出版方的努力,我能够想象编这样一套大书所消耗的精力和成本。我希望这个工程量巨大的出版行为能够得到社会和读者的关注。

精彩内容
 炖马靴迟子建故事发生在1938年还是1939年,父亲记得并不很清楚,他说年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令。寒冬腊月,祭灶的日子,西北风呜呜叫,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父亲至死对他部队的番号保密),二十多号人,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晚饭时分,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
父亲说他们事先侦察了,这个守备队在山脚下,距离一个小镇四五里路,驻扎着三十来人,有一栋长方形板房,两个矩形仓库,还有一对大狼狗。板房是营房;两座仓库呢,为弹药库和粮库。这两座库,是他们的主攻目标。
那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一方面针对苏联,在边境一带秘密修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针对抗日武装,进行“围剿”。为切断老百姓与抗日队伍的联系,他们大规模实施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大片农田荒芜,无数村落夷为废墟。父亲说自此之后,队伍的给养成了问题,缺粮少衣,陷入被动。
四道岭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父亲说除了四道岭,还有头道岭、二道岭、三道岭和五道岭。这些岭呈刀锋状,山上林木茂盛,山下溪流纵横,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适宜做密营。父亲说他们最初的营地在头道岭的大黑山,那里狼多,当地人也叫它野狼岭。深夜时群狼齐嗥,狼眼鬼火似的在树丛闪烁,地窨子的女战士恐惧这“夜歌夜火”,就往男战士住的这一侧跑。父亲也
不避讳,说他们因此喜欢狼
嗥。
狼通常群居,但也有离群索居的。父亲说头道岭就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不知是天生瞎眼,还是后天瞎的——比如被猎人打瞎、疾病或是同类相残所致。
大家分析,它在狼群里受排斥,才被驱逐出来。一条瞎眼的狼,就是一把卷刃的剑,锋芒不再。虽说它的嗅觉依然灵敏,但它朝着掠食目标飞奔的时候,由于深陷永无尽头的黑暗,往往会撞到树上,或是跌入谷底。猎物到不了嘴,反受皮肉之苦。
但狼是聪明的,父亲说这条瞎眼狼自打发现支队的行踪后,就一直凭声音和嗅觉尾随他们,求得生存。
父亲是火头军,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战友们都说,狼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喂不熟的,可父亲还是不忍看它挨饿,尤其到了漫漫长冬,白雪像巨大的裹尸布一样覆盖了山林,它几乎找不到吃的,连哀叫的力气都没了,像一团飘浮的阴云,蔫巴巴地尾随着队伍,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它得了食物后会叫几声,像小孩子没吃饱奶时的吭唧声,带着些许的满足,又些许的抗议。
大地回春了,瞎眼狼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春夏秋三季,它可以用鼻子觅到果腹之物,而那些东西其他狼基本是不碰的,譬如浆果、蘑菇、青苔或是昆虫。它食肉的机会有没有呢?那得看它的运气了。病死的鹰,半腐烂的兔子,对它来说就是美味。一旦发现,它就迅疾赶去。可这样的食物,也是乌鸦的珍馐。常常是它大f央朵颐时,乌鸦纷纷落下,与其争食。瞎眼狼反正看不见
,奋勇吃它的。父亲说他们不止一次撞见它与乌鸦同食
腐肉的情景。看着它被漆黑的乌鸦给挤在一角,像条瘪了的布袋,实在是心疼。
有时不是瞎眼狼先发现的腐肉,而是乌鸦,它也能跟着蹭点荤腥。乌鸦一鼓噪,它就循声而去。所以瞎眼
狼最爱的声音,该是乌鸦的叫声吧。乌鸦啃不动的骨头,对它来说就是心仪的阳光,它会把它们拖进山洞,作为存粮,以备不时之需。它瘦弱不堪,但牙齿锋利,骨头于它,恰如糖果。
瞎眼狼像个讨债鬼,跟
着支队,渐渐地成了编外一
员。
这条狼有年正月,突然消失了!看不见它了,大家还担心,它是不是被老虎或狗熊给吃了?父亲说瞎眼狼
失踪三个月后,他和战友为前方的大部队运粮,在二道岭遇见它。它居然大了肚子,怀了崽了!它拖着沉重的身子,穿越新绿点点的灌木丛,往头道岭走。它的爪子在林地上留下的印痕明显比过去深了,而它的毛色也比过去光鲜了!闻到它熟知的队伍的气味,它还停下来,转过头,低低叫了几声,有点羞怯,又有点骄傲似的。
它是在哪里俘获了一条公狼的心呢?父亲说他们猜测,公狼与它发过情后,恐怕也是后悔的,否则不会在它怀着孕的时候,让它孤独地在山岭间穿行。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