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长安到川滇(秦蜀古道全程探行纪实上下)/从长安出发 太白文艺 9787551311663 王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长安到川滇(秦蜀古道全程探行纪实上下)/从长安出发 太白文艺 9787551311663 王蓬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2.2 3.9折 82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蓬

出版社太白文艺

ISBN9787551311663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2元

货号30145722

上书时间2024-05-21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蓬,国家一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1970年开始创作,在中央文讲所(鲁院)、北大首届作家班学习4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3—2013年先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巾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从1992qz始,曾历时lO年全程探访七条蜀道,20次两行寻叩从长安到罗马的丝绸之路,发表800余万字作品,山版长篇小说《山祭》《水葬》;传记文学《中国的西北角一一多位学人生涯的探寻与展示》;报告文学《从长安到岁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寻纪实》《从长安到拉萨一一唐蕃古道全程探寻纪实》《中国蜀道》等著作50余本。获国家国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并有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目录
序  秦巴史诗不朽画卷
第一辑
  褒斜古道寻踪
  蜀道栈阁寻访记
  揭秘首探连城山
  石门石刻沉浮记
  拓印世家传奇
  褒谷与褒水
  褒姒铺怀古
  马道驿忆旧
  拜将坛风云
  龙潭坝往事
  泰蜀襟喉武休关
  蜀道明珠张良庙
  林海葱茏过柴关
  云树暮春越凤岭
  铁马秋风大散关
  汉唐长安
第二辑
  嘉陵古道探源
  嘉陵古道探源记
  嘉陵新源藏区考
  沧桑祁山道
  烟雨麦积山
  半边街逸事
  青木川传奇
  巴山一夜
  蜀道瑰宝“汉三颂”
  神奇险峻五丁关
  漫漫古道牵古国
  清风明月通天府
  翠云长廊接秦蜀
  雄视天下剑门关
  锦绣成都
  川滇古道话茶马
第三辑
  蜀道风情多绚丽
  秦巴山地风情
  秦巴山地风物
  泰巴山地人物
  泰蜀身姿羌楚影
  泰巴山中桃花源
  山水入室
  黎坪初记
  水乡渔趣
  与古人同乐
  米仓道杜鹃
  秦岭话奇树
  褒斜古道调查
  秦岭山林记趣

内容摘要
 王蓬著的《从长安到川滇》以史学的视角看蜀道,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30年探访,足迹踏遍每一条蜀道,寻叩从长安到川滇的秦蜀古道。如果你想了解秦蜀古道,就请阅读这本书。

精彩内容
 国之瑰宝刻石纪事,古之传统,是对当时社会与重大事件的真实记载。至今许多考古、文字、历史乃至社会学家仍需从石刻的述录、吊文、祭颂、纪事、墓铭中去论证史实,去考察凝聚于石刻上的当时社会文明。
因为,能耗以时日镌刻于石的文字,尤其是临山镌刻被称为“摩崖”的文字注定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相关。石性坚硬,垂之久远且无法更改,可以起到“补史之阙,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继史之无”的作用。
石刻早为古人珍视。可惜,岁月沧桑,风雨离乱,摩崖石刻已如凤毛麟角。但陕西省汉中市城北18公里处的古褒谷口摩崖石刻竟多达104方,再沿谷上溯则多达126方。而且,更多石刻尚在不断发现补充之中。这儿亘古便是沟通中原与大西南被称为“蜀道之始”的褒斜道的南口。1980年前,汉明帝下诏在此凿通一条长达15米的穿山隧洞,时称石门。据专家考证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洞。楚汉相争时,刘邦谋臣萧何便利用谷口落差,筑坝引水,灌溉沃野,留下古代水利工程遗迹。加之褒谷一带,两岸山崖壁立千仞,一河流水奔腾湍急,激浪堆雪,飞玉溅珠,中空一线,雄险至极,构成奇丽无比的景观!
所以,几乎从开凿石门始,历代镇守使吏、往来墨客便有题咏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山崖,内容多与石门开凿、道路兴筑和维修水利相关,有极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批摩崖石刻中,汉代石刻即达八块,为目前国内仅有的八块。曹魏与北魏石刻各一,宋代石刻有三,是我国从汉魏到唐宋的书法真迹,又成为研究汉字及书法演变与发展的信史。
所以褒斜道石门石刻早在宋代便为古人珍视。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其《金石录》中曾收多篇石门石刻;苏轼、文同、洪适、欧阳修都曾热衷于此并留有文字;清代力主变革的康有为称《石门铭》为“书中仙品”;清代学者杨守敬把石门石刻拓片带去日本,震撼日本朝野,至今被日本书道院列为必修经典;我国最早出版的辞书《辞海》二字便取自《石门颂》。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也曾临摹过《石门铭》并说:“《石门铭》书法太好,我们今后就提倡《石门铭》吧!”这批珍贵石刻,与古栈道遗迹、石门隧洞、萧何堰故址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形成一座举世公认的艺术宝库。因在幽谷,历2000年之久而基本无损。1961年在首次文物普查后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幸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修水利,在石门处修筑大坝,虽经有识之士多方呼吁,终因动乱年月,坝址终未移动,石门隧洞、古道遗迹与绝大部分石刻尽皆淹没于浩渺库水之中。只是把珍稀的“石门汉魏十三品”抢救了出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