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大周/点读历史书坊 中国书籍 9787506883016 编者:姜若木|责编:卢安然//牛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云大周/点读历史书坊 中国书籍 9787506883016 编者:姜若木|责编:卢安然//牛超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1.4 4.3折 49.8 全新

库存7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姜若木|责编:卢安然//牛超

出版社中国书籍

ISBN9787506883016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1173128

上书时间2024-05-1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姜若木,本名姜正成,江苏省沭阳县人,大学文化,先后从事过科研、等工作,现专事写作、出版工作。曾出版的文学作品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诗集《绝望》、《爱的陪伴》,散文集《盘点人生 盘活自己》,唐诗欣赏集《读唐诗 学写作》被多个国家购买,历史类图书:“轻松读史”系列(10本)、“开国帝王”系列(10本)等。



目录
第一章  大周始建
  一、商之无道与周之有道
  二、周之强盛与文王之治
  三、周武雄风之辅臣姜尚
  四、周武雄风之牧野之战
  五、周公辅政成周室王道
第二章  华夏雏形
  一、多姓族的周朝
  二、四海分封成大周
  三、成康之治
  四、周昭王南恨荆蛮地
  五、周穆王环游天下
第三章  西周之秋
  一、王师多败绩
  二、西周末世诸王
第四章  西周哀怨
  一、烽火狼烟散九州
  二、镐京城破走洛邑
第五章  西周社会
  一、礼乐征伐出于天子
  二、西周的社会体制
  三、西周的农业与百工
第六章  周室衰微
  一、平王东迁后的局势
  二、葛一战,射散天威
第七章  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二、愚蠢的宋襄公
  三、过花甲而称霸的晋文公
  四、西进扩疆秦穆公
  五、问鼎中原楚庄王
第八章  春秋吴越
  一、吴国的兴起
  二、伍子胥与孙武
  三、吴楚大战
  四、吴越争霸
  五、范蠡与西施
第九章  战国风云(上)
  一、三家分晋
  二、战国之七雄
  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四、一代奇才吴起
  五、政治家商鞅
第十章  战国风云(下)
  一、魏国的兴衰
  二、纵横变幻的战国风云
  三、战国之四公子
  四、秦、赵、齐三国间的对抗
  五、秦赵争衡
第十一章  东周的灭亡
  一、东周最后的灭亡
  二、天下一统
附录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
  一、儒、道、墨、法四大家
  二、战国时期的都市发展
  三、稷下学宫与士阶层的兴起
  四、周代的文学
附录二 生产力的革新
  一、铁器的使用
  二、鲁班的传说
附录三 周朝历代皇帝年表
丛书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名为《风云大周》,内容的主体自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
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形成与奴隶社会解体的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
,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
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主要
时代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
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
,终结时间要略晚于周朝灭亡。为了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亦兼顾到战国末期的历史。

精彩内容
 在周国逐渐兴起的时候,商王朝的统治却更加昏庸无道。当年盘庚迁殷使商朝中兴,可想不到武丁以后,商朝的贵族们在生活上更加堕落、腐化,至纣王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生活上,以纣王为核心的统治阶层除了追求靡靡之音、淫歌艳舞、打猎游玩外,极少关心百姓的生活状态,致使耕地荒废,成了麋鹿禽鸟的乐园。而对于那些反对者,商朝的统治者则施以酷刑;对于小民百姓,他们则将财物榨干。在这种昏聩的统治下,奴隶和下层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在《微子篇》中就有“小民方兴,相为敌仇”的记载。此时的商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
周国的情况则与商朝恰恰相反。自季历被商王文丁
杀死,姬昌执政以后,周人更加团结一心。但商朝毕竟
是一个大国,地括中原,东到大海,北到河北藁城,南到湖北盘龙城,地大人众。
面对庞大的商王朝,周国不过是迁移到泾渭流域、岐山脚下一狭窄谷地中的小小方国。尽管渭水河谷土地丰沃,宜于农耕,且地理位置优越,南接褒斜,可以通江汉至巴蜀,而巴蜀之地更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因此在姬昌统治初期,要周人以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去与雄卧中原地区的商王朝抗衡,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商朝残暴,失去人心。
而周在姬昌继位后则施行仁
政,推行宗法土地分封制度。他禁止饮酒打猎,施行裕民政治。所谓裕民,就是指征收租税要有节制,要让农家有些积蓄,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不为衣食担忧。在《康诰篇》中有“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的说法。姬昌又针对殷纣招诱奴隶,被其他小国所怨恨的情况,制定出一条“有亡荒阅”的法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奴隶逃亡大搜索”,具体内容是说:不许藏匿逃亡的奴隶,被搜捕到后,是谁的奴隶归谁所有。这一条法律的出台充分维护了各中小奴隶主的利益,得到了很多小国的赞同。春秋时楚国的申无宇认为,周文王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制定了“奴隶所有权法”是重要原因之一。姬昌的这些举措深得人心,《诏诰》中说“殷民带着妻儿想逃出国境,被纣禁止”,可见在姬昌的感召下,商朝同其他小国的普通百姓以及这些国家中的失意贵族,不少都逃人了周国。由此,姬昌继承了周族前代君主的遗志,将周国的势力继续扩大。
周是一个依靠农业发展而逐渐强大起来的邦国,因此对农业的重视可想而知。
姬昌在实行仁政的同时也不敢忽视农业生产,在《书经》中就有“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的记录。《尚书·无逸篇》中周公训诫成王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另外,通过上面提到的宗法土地分封制度,我们可以知道,在姬昌统治时期,封建制度就已经出现,不过,还只是一
些原始的制度,并不成熟。
而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封建土
地所有制,为后来周朝井田制的设立、发展打下了基础

姬昌治周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里,姬昌发展了周国的势力,继续以商王朝西伯方国的身份存在,当周族的力量强大到足以使商人担忧的时候,姬昌干脆“受天命”称王,号为文,这就是文王姬昌的来历。
文王既然要率领周人灭商,那么在武王伐纣前,周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呢?前篇已经说过,由于商朝内部社会动荡,在武王之前,周人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农业生
产要优于商朝。由于周人地区社会较为安定,商品贸易方面也要比商朝繁荣。尽管在整体实力上,比起商王朝的地大物博,生活在岐山地区的周人显得望尘莫及,可周人却能够集中优势力量,给予商人有效的打击,逐步蚕食商朝。
周人是否拥有比商人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呢?如果从人数上来看,商王朝地括中原,人口众多,并征服了今山东半岛和湖北各地的藩邦,恐怕不是蕞尔小国的周可以比拟的。那么在武器方面,周人的装备是否要强于商人呢?
首先看战车。由于商朝先祖驯化了马和牛这些大型动物,依靠马匹作为动力的战车也就随之产生。周人承继商人,也学会了驾车技能。商人的战车是由两匹马或四匹马拖拉一辆直辕双轮的车辆组合而成。在车上站有三名战士,一人执弓,一人用戈矛一类的长柄武器,另外一人则负责驾车。作战时,车上三人相互配合,远用弓射,接近时用戈矛等长柄武器刺击,再近就要使用短兵器进行近身搏斗。为防止战车受到直接冲击,战斗中每辆战车前都配属若干名随车的步卒。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