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村经济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9787559650603 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4.1 3.8折 36.8 全新

库存2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孝通著;新华先锋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5060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8元

货号31144384

上书时间2024-04-1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社会学泰斗费孝通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发表过多篇学术著作,提出许多意义重大的地区发展策略,对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及研究有重大贡献。
2王小波盛赞、适合大众阅读的学术经典王小波曾评价《江村经济》一书是年轻人不可不读的学术经典。《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语言平实,逻辑缜密,论据详实,书中有大量图表、实例供读者理解;书后并附有作者所作《重访江村》《三访江村》。
3精致装帧设计,再现学术经典风貌国画留白意境封面,大开本设计,突显简洁淡雅特点;内文采用精致轻型纸,排版更符合阅读习惯,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10年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年度马林诺夫斯基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获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代表作品有《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乡土重建》等。

目录
江村经济
序言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调查区域
1.调查区域的界定
2.地理状况
3.经济背景
4.村庄
5.村里的人
6.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理由
第三章  家
1.家,扩大的家庭
2.“香火”绵续
3.人口控制
4.父母和子女
5.教育
6.婚姻
7.家中的儿媳妇
8.表亲婚姻与“小媳妇”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1.所有权
2.家产
3.财产的传递
4.继承对婚姻和继嗣的影响
5.赡养的义务
6.新的继承法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1.父系亲属关系的扩展
2.母系亲属关系的扩展
3.名义上的收养
4.村庄的亲属关系基础
第六章  户与村
1.户
2.邻里
3.宗教和娱乐团体
4.村政府
5.保甲——强加的行政体制
第七章  生活
1.文化对于消费的控制
2.住房
3.运输
4.衣着
5.营养
6.娱乐
7.礼仪开支
8.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
第八章  职业分化
1.农业——基本职业
2.专门职业
3.渔业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通过一种人类学的描绘展现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功能,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主编推荐
★社会学泰斗费孝通的著作。★王小波盛赞、适合大众阅读的学术经典。★精致装帧设计,再现学术经典风貌。

精彩内容
第一章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的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它将说明地区因素的重要性并提供实事的例子。
这种研究也将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济背景的重要性及新的动力对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
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目前形势中所发生
的问题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对我们观察的这个村庄的经济问题,只有在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时才能有所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工业的发展,生丝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是以传统
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家庭副业在家庭经济预算中的重要性。对任何一方面的低估都将曲解真实的情况。此外,正如我们将在以后的描述中所看到的,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其结果如何,将取决于人民如何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实事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
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社会科学的功能就在于此。
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取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更加适用。所以,任何变迁过程必定是一种综
合体,那就是: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了解以及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实事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实事,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是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所以,新工具最后也可能被证明是不适合于人们的目的。
对社会制度要完成一个成功的变革是更加困难了。当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时,甚至可能还没有替代它的其他制度。困难在于社会制

媒体评论
"此书(《江村经济》)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国家。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布•马林诺夫斯基

费孝通的这种观察超出了同时代的所有人,不独在中国,即便在全球学界也是独步一时,它接近不同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大工业设想,而是一种来自于中国的经济思想灵光。
——财经作家  吴晓波

费先生对中国乡村内部的性格、构成给予了精准的总结,直至今日分析中国的乡土性都“接近可以拿过来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梁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