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心理学(精)/国民阅读经典 中华书局 9787101354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胡清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爱情心理学(精)/国民阅读经典 中华书局 9787101354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胡清莹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6.3 6.3折 26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译者:胡清莹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4354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3874914

上书时间2024-04-12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爱情心理学》围绕“爱情”与“性”的主题选取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四篇论文。《爱情心理学》(1910-1918)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在选择恋人时的一种特殊偏好、男性的心理阳痿以及对女性贞洁的禁忌。在《性学三论》(1905)中,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核心——性理论——做出了完美的阐释,不仅探讨了各种不同的性癖好,而且还描述了性欲力从婴幼儿开始直到青春期的发展变化过程。《“文明的”性道德和现代神经疾病》(1908)论述了所谓的文明性道德与神经症之间的关系,倡导对性抱持开放的态度。《儿童性理论》(1908)则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书收录了上述几部作品。

目录
爱情心理学
  第一章  男人的对象选择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第二章  论恋爱领域中普遍存在的贬低倾向
  第三章  贞洁禁忌
性学三论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四版序
  第一章  性失常
  第二章  婴幼儿的性
  第三章  青春期的转变
附卷
  “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疾病
  儿童性理论
术语译名对照表
人名地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的这本《爱情心理学》是与《梦的解析》并驾齐驱的心理学著作。其对于性和爱情以及两者关系的系统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的探讨,改变了人类对内在精神的认识,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医学等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另外一部作品《性学三论》。还附录了《“文明的”性道德和现代神经疾病》和《儿童性理论》。

精彩内容
 人们最经常向我寻求帮助的病症是什么?若执业精神分析家如此自问,那么随后,他必定会作出如此回答:且不论各种形形色色的焦虑症,最常见的乃是心理阳痿(psychicalimpotence)。受该障碍困扰者,力比多的活动强烈而旺盛,然而发作时,执行性欲之器官却无法实行性行为,纵然在性活动之前和之后性器官都完好无损且具备性行为能力,亦纵然在性活动当时对性爱的强烈心理倾向业已具备。当事人发现,只有在与某些人做爱时才会失败,与其他人则不会。这是理解该情况的第一条线索。于是,他开始意识到,是性爱对象身上的某些特质抑制(inhibition)了自己的性能力,有时,他则报告说感到自己心里有一个障碍,一种与自己的意志反向而行的力量成功
地阻碍了意识目标的实现。只是他想不出自己心里的这个障碍是什么,以及性爱对象身上的什么特征对自己造成了影响。如果这种失败的经验在他身上重复出现,那么,根据“错误连接”(erroneousconnection)这一常见过程,他可能会认定,由第一
次失败引出了干扰自己的焦虑念头,从而导致了此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他认为这第一次的失败来自某个“意外的”印象。
一些精神分析家已对心理阳痿进行过研究并出版了相关著作。每位分析家都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释。实际上,这是由于主体的某些心理情结(psychicalcomplexes)尚未得到认识而产生出的抑制力。他从未能克服对母亲或姐妹的乱伦固着,这一点在病因中十分显著,且普遍存在于受此障碍困扰的人身上。此外,主体在婴幼儿时期的性活动中意外获得的某些受挫折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力从总体上削减了理应导向女性性对象的力比多。
用精神分析法对一些不同寻常的心理阳痿案例进行一番全面且详尽的研究之后,就会对心理阳痿者的性心理过程有些许了解。该障碍的基础在于,在力比多的发展获得我们所谓的正常的最终形态之前,其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种抑制,而这或许也是所有神经官能障碍的基础。有两种因素的结合保证了完全正常的爱情态度,然而,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些案例中,这两种因素却未能结合,它们是情感趋向(affectionatecurrent)和肉欲趋向(sensualcurrent)。
情感趋向出现得较早。它来自童年期最早的那几年;出于自我保存欲力(英:self-preservativeinstinct;德:selbsterhaltungstriebe),它得以形成,并指向照顾自己的家庭成员。从一开始,这份情感中就有性欲力的参与,即含有性欲成分。可知,早在童年期,性欲的色彩就已或多或少地清晰流露,而在对成年神经症患者进行的精神分析中也能揭示出这一点。它相当于孩子的原初对象选择(primaryobject-choice)。由此我们得知,通过与自我欲力(英:ego-instinct;德:ichtriebe)所作的价值
评价挂钩,性欲力找到了最初的对象。孩子最初的性满足体验恰恰与保存生命所必需的身体机能相连。而孩子的父母及其照看者所表达的“情感”又很少不带有色情性质(“孩子就是个色情玩具”),于是,在孩子的自我欲力投注(cathexis)给父母和照顾者的心理能量中,性欲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且得以增长到一定的量,以至其必定能在孩子日后的发展中有一番演绎,尤其是在周围环境的诱发下。
孩子的情感固着持续了整个童年期,且其中一直含有性欲成分,当然该性欲并未真的导向父母或照顾者,而是从性目标(sexualaim)上转移开了。随后,在青春期,情感固着终于与强大的肉欲趋向相结合,于是便不会再错失性目标了。很明显,事情沿着早期的道路继续下去,现在,个体有了更强大的力比多配额(quotasoflibido)以投注到原初婴儿期所选择的对象身上。不过,这期间对抗乱伦的壁垒也已建成,于是投注遇到了障碍;早先的对象不适合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所以,必须努力越过这道屏障,尽快找到其他的不相干对象,以实践真实的性生活。选择新对象的依据依然是婴幼儿时期的依玛构(imago),同时,新对象会把附着在早期对象上的情感吸引到自己身上。《圣经》有令,男人应离开自己的父亲母亲,与妻子结合;如此,情感与肉欲便合而为一了。若有极强烈的肉欲激情,那么,对对象的心理评价也会达到最高——对于男人来说,过高评价性对象也是常见的现象。
P14-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