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集群: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 普通图书/经济 编者:程惠芳//王忠宏|责编:钟紫君//梁婧怡|总主编:隆国强 中国发展 97875177137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造业集群:制造强国的实现路径 普通图书/经济 编者:程惠芳//王忠宏|责编:钟紫君//梁婧怡|总主编:隆国强 中国发展 9787517713739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7.6 5.5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程惠芳//王忠宏|责编:钟紫君//梁婧怡|总主编:隆国强

出版社中国发展

ISBN9787517713739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801616

上书时间2023-08-07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惠芳,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省商务厅联合成立的中国数字经济与全球经贸规则研究院院长,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长三角创新管理研究院院长。
王忠宏,江苏人,产业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国研智库董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智库媒体等领域研究与实践工作。\"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展分析
一、我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及政策导向
二、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整体进展
三、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取得的成效

第二章? 发达经济体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做法及经验
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特征分析
二、世界级产业集群典型案例分析
三、发达经济体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要经验
四、发达经济体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案例及经验分析
一、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展分析
三、典型先进制造业集群案例分析
四、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分析

第四章?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仍面临挑战
二、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思路
三、培育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附录? 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政策和规划选编 

参考文献 \"

内容摘要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支撑,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书全面分析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进展、发展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在剖析国外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网络的分析框架,结合对重点区域和典型集群的调研,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思路和措施建议。本书可为政府部门产业经济决策咨询提供依据,也可为产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精彩内容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基于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与比较优势,先进制造领域企业及相关产业主体共同形成的在创新能力、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品牌效应、开放程度、规模体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实践路径,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美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均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推动本地优势领域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并把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策略。
为培育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9年开始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截至2022年,全国共遴选出3批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构建比学赶超、互促发展的集群间竞赛机制,推动形成要素高效集聚、循环畅通的集群生态,培育了专业化、市场化的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我国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能力凸显、规模效应突出的集群体系。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21年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达19万亿元,布局建设了18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创建了170余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2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先进制造业集群存在龙头企业效应不足、创新策源能力不强、促进组织不够健全、产业协同关联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要更加重视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认识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作用。
第一,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路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本质是创新集群,而创新集群的发展则源于创新网络的构建和演化。从机制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创新网络形成、创新网络的开放与强化、创新网络的本地化等阶段。在创新网络的构建和演化过程中,促进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要组织形式,创新网络把握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前沿、重大问题与突破路径,具有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的优势,能够快速提升本地的全球竞争力,从而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所在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实践路径。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加快我国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助力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带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实现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集群将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支撑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同时,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三,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提升产城能级、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规模大、层次丰富的人口,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具备促进知识的创新与扩散、深化产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企业市场反应速度等优势,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先进制造业集群凭借其经济体量大、产业生态丰富、企业数量多的特点,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高层次人才和劳动力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核心要素。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进而提升产业能级和城市竞争力。
第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带动区域深化改革和营商环境提升。不同于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环境配置利用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有利于创新网络构建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将带动区域深化改革和营商环境提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流动,将形成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第五,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扩大合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必须将扩大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作为保持集群活力的源泉,整合国际资源,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进行优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国外集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在产业合作、政策创新、文化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国际影响力。鼓励集群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强化国内外联合研发创新,共同攻关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开辟新市场、分享新机遇。有效组合和完善产业集群出口贸易、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装备“走出去”与配套服务协同推进,加强与国际领军企业合作,通过持续开放合作不断强化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集群优势。
我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虽然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取得显著成绩,但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我国应秉持以下思路,加快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把握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为重点,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及核心技术研发,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网络。第二,以打造功能健全、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新型促进组织为抓手,以高质量、专业化服务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主体协同,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网络的开放与强化。第三,强化和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顶层设计,构建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体系,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行为和创新要素流动、创新资源整合等产业需求,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打造竞争优势为目标,破除产业协同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提升区域创新环境,建设高质量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做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建议将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性政策,结合不同主导产业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动态支持政策。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引导地方政府出台集群支持政策和集群培育机制。创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模式,通过研发合作、生产合作、商业协作等方式,把各类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行会协会等主体转变为产业联合体和价值共同体,将一项技术、一个产品、一个环节的创新,转变为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本书从战略导向及支持政策、整体特征、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进展,分析了国外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典型案例,总结了相关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对典型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剖析。本书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培育思路、重点工作和政策建议。
本书是浙江工业大学和国研智库研究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对先进制造业集群调研过程中,安徽、浙江、广东以及杭州、宁波、合肥、无锡等地工信部门和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等机构提供了相应支持。本书还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限于精力和水平,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书的出版将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园区、产业服务平台和广大制造业企业研判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形势提供参考。同时,本书还将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制造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