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营造(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王彦辉|责编:戴丽//杨凡 东南大学 978756418613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地营造(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王彦辉|责编:戴丽//杨凡 东南大学 9787564186135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54.7 7.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彦辉|责编:戴丽//杨凡

出版社东南大学

ISBN978756418613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812543

上书时间2023-07-2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一、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范围
    1.2.1  乡村
    1.2.2  苏南地区
  1.3  研究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方法基础
    1.4.1  复杂系统理论
    1.4.2  形态类型学方法
    1.4.3  量化与质性分析结合的研究手段
    1.4.4  案例选择与调研组织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二、系统——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2.1  聚落形态的影响因素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社会历史文化
    2.1.3  经济技术发展
  2.2  苏南乡村的地理与自然环境特征
  2.3  苏南乡村的地方历史文化背景
    2.3.1  金陵文化区
    2.3.2  吴文化区
三、进程——基于社会经济变革的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发展
  3.1  传统时期
    3.1.1  社会经济发展
    3.1.2  经济模式与村落形态
    3.1.3  传统居住文化的烙印
    3.1.4  形态特征
  3.2  近代时期
    3.2.1  社会经济变迁
    3.2.2  形态空间特征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
    3.3.1  政治经济文化改造
    3.3.2  形态空间特征
  3.4  改革开放后
    3.4.1  社会经济变迁
    3.4.2  镇村空间格局变迁
    3.4.3  形态变迁
  3.5  小结
四、形态——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苏南农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解析
  4.1  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苏南村落类型
    4.1.1  划分依据
    4.1.2  主要特点
  4.2  村落分布及形态特征
    4.2.1  研究样本选取
    4.2.2  分布特征的量化分析方法
    4.2.3  分布形态特征分析
    4.2.4  自然地理环境对村落分布形态的影响机制
  4.3  街巷、组团及边界
    4.3.1  街巷结构
    4.3.2  组团肌理
    4.3.3  边界形态
  4.4  公共空间及宅院
    4.4.1  公共空间
    4.4.2  建筑及宅院
五、演化——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的历时性分析
  5.1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的演化
    5.1.1  各类型村落空间分布的演化类型
    5.1.2  典型村落空间分布的演化规律
    5.1.3  村落空间分布演化的影响机制
  5.2  乡村空间结构形态变迁
    5.2.1  自然演替型
    5.2.2  特色保护型
    5.2.3  撤并安置型
  5.3  公共空间系统演变
    5.3.1  功能变迁
    5.3.2  公共空间的演变规律
  5.4  建筑及其空间功能类型演变
    5.4.1  建筑及其营造模式变迁
    5.4.2  建筑空间功能类型的历时性比较
六、机制——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6.1  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空间形态变迁之间关系的量化分析
    6.1.1  变量选取与分类
    6.1.2  分析结果及公式推导
    6.1.3  分析结果解读
  6.2  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与营造机制
    6.2.1  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6.2.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及其营造的动力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内容摘要
 乡村振兴是21世纪上半叶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本书选取苏南地区农村为研究对象,融合多学科理论和量化分析手段,提炼出基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结构模式,阐释基于社会经济变革的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时性演化规律,进而探究乡村聚落空间环境营造的内在驱动机制。为我国当前及以后较长时期内持续大量的乡村空间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指导。
本书适合城乡规划与管理、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
的专业人员,以及对乡村聚落空间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