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花缘(无障碍阅读版注释本)/崇文馆 普通图书/历史 (清)李汝珍|责编:刘水清|校注:易仲伦 崇文书局 978754033756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镜花缘(无障碍阅读版注释本)/崇文馆 普通图书/历史 (清)李汝珍|责编:刘水清|校注:易仲伦 崇文书局 9787540337568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0.8 4.0折 27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李汝珍|责编:刘水清|校注:易仲伦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3756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7元

货号30779698

上书时间2023-07-24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镜花缘》是清中叶李汝珍所写的一部小说名著,凡一百回。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苏州原刻本,有许乔林序、洪棣元序及孙吉昌等六家题词;道光十年(1830年)广州芥子园重刻巾箱本,除许序、洪序外,又增麦大鹏《镜花缘绣像序》、谢叶梅画像108页及其《自序》;咸丰八年(1858年)广东佛山连元阁刻本,有像;同治八年(1869年)翠筠山房刻本,有像;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广百宋斋石印本和铅印本,有图。李汝珍(约1763约1830),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早年随兄移家海州(今连云港市),兼通音韵学、医学、算学,乃至星相、占卜、琴棋书画、灯谜酒令。终生无功名,只在河南做过几年县丞。《镜花缘》是他四五十岁时完成的,前后历时约二十年,在大开洋禁的背景下,这部描写海外游历的作品倒也适逢其时。
《镜花缘》开头写武则天篡唐建周,醉后下令百花于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令,由此触怒天帝,被贬为凡间的一百位才女。首领百花仙子托生为岭南秀才唐敖之女小山。据宋尤袤《全唐诗话》:“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许可,寻复疑之。先遣使宣诏日:‘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凌晨百花齐放,咸服其异。”况周颐说:“李松石汝珍撰章回小说名《镜花缘》,言武后时百花齐放,本此。”(《蕙风簃随笔》)《镜花缘》前半部写秀才唐敖因科举受阻,绝意功名,随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游海外,见识三十多个国家的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后入小蓬莱修道不还;女儿唐小山思父心切,出海寻亲。后半部主要描叙武则天开女科考试,录取才女一百名,她们一同畅饮于“红文馆”,论学谈艺,弹琴弈棋,各显才艺。这一百位才女正是被贬凡间的众位花神。

就《镜花缘》所继承的小说传统而言,它与子部小说中的博物体一类作品联系密切。
博物体是魏、晋、南北朝志怪的一支,它源于先秦的地理学和博物学。夏禹治水,“定高山大川”,这是古代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地理博物知识的较早尝试,一向被视为地理博物学的起点。至周代,还专门设立了与山川道里、土地物产、外邦异域有关的机构,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根据这些机构所收集的资料,后人编写成《禹贡》《周礼·职方氏》及《周书·职方解》等地理博物著作。战国时代《山海经》的问世,标志着博物体志怪初步成型。其特征是:外表虽是记地理、物产,但“好怪而妄言”,充满了荒诞的内容。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序所云:“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若夫《山海经》《十洲记》之属,体杂小说。”汉代的《神异经》已是成熟的博物体志怪。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等则是博物体志怪高峰期的作品,其中《博物志》成就较高。
从创作目的看,博物体小说旨在满足读者对无垠的空间世界的神往之情。人类的视野和认识本来被禁锢在狭小的空间之内,一旦窗户敞开,使之得以眺望远方异域,当然令读者兴奋和沉醉。博物体志怪的魅力其实即在于此。其中那些著名的故事,也尤其充分地满足了读者驰骋于想象空间的需要,如《博物志》卷八《八月槎》:读者借助这个作品的描述进人银河系,那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人生情态。
与创作目的相联系,在题材上,博物体志怪以“异物”即远方珍异为主。《山海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山川道里物产及远国异民;《神异经》“略于山川道里而详于异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十洲记》热衷于向读者介绍道家的大丘灵阜、真仙神官、仙草灵药、甘液玉英、奇禽异兽;《博物志》以“物”名书,堪称画龙点睛,充分显示了博物体志怪在内容上的特点。
从体例看,博物体以方位的移换为依托。不妨浏览一下《山海经》的总目,共十八卷:
南山经* 西山经第二 北山经第三
东山经第四 中山经第五 海外南经第六
海外西经第七 海内北经第八 海外东经第九
海内南经第十 海内西经第十一 海内北经第十二
海内东经第十三 大荒东经第十四 大荒南经第十五
大荒西经第十六 大荒北经第十七 海内经第十八《隋书》《唐书》诸志,皆以《山海经》为地理书之冠,并非毫无理由——至少其体例与地理著作非常一致。《神异经》《十洲记》亦多次被收入地理类。《神异经》共九篇,依次分述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八荒及中荒的山川道里、神灵异人、草木、飞禽、走兽。《十洲记》历述祖洲、瀛洲、悬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的奇珍异宝。《博物志》的体例复杂一些,但正如崔世节《博物志·跋》所说:“天地之高厚,日月之晦明,四方人物之不同,昆虫草木之淑妙者,无不备载。”方位的移换仍是其体例所本。
从写法看,博物体是从地理书发展来的,重在说明远方珍异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意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把握对象,所以,生动准确地描写较之曲折的叙事是更重要的。与此相关,博物体可以利用图画来加强直观性,如《山海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云:“经载叔均方耕,欢兜方捕鱼,长臂人两手各操一鱼,竖亥右手把算,羿执弓矢,凿齿执盾,此类皆与纪事之词大异。近世坊间戏取《山海经》怪物为图,意古先有斯图,撰者因而纪之,故其文义应尔。”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所谓“流观《山海》图”,不是随便写的,他确实是一边读书,一边看插图。《神异经》是否配有图画不得而知。但其中“状似虎”“状如人身”“其状如鸡”一类的陈述方式,突出的仍是对象能够画出的特征。《十洲记》中“有鸟如乌状”“形似偃盆”的句型以及对色彩、距离的强调,用意亦同。
《镜花缘》的卓越之处在于,这部作品一方面借鉴了传统博物体小说的写法,另一方面又在博物体的叙述架构中容纳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因而成为一部分量厚重的长篇小说名著。我们先看《镜花缘》的上半部。
其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一类博物体小说一样,《镜花缘》的故事也以方位的移换为依托,并借助这种游记体展开广泛的社会生活或人生情境。
……
唐代的博物体小说,以段成式《酉阳杂俎》*为出色。《酉阳杂俎》广泛涉及仙佛、鬼怪、人事、动植、酒食、寺庙、考证等方面,琳琅满目,有似类书。宋周登《酉阳杂俎·后序》说:“其书类多仙佛诡怪、幽经秘录之所出。至于推析物理,《器奇》《艺绝》《广动植》等篇,则有前哲之所未及知者。”宋邓复《酉阳杂俎·序》:“今考其论撰,盖有书生终身之所不能及者,信乎其为博矣。”“博”与“杂”密不可分,段成式将他的这部博物体小说名为“杂俎”,可谓恰如其分。从这个角度看,“论学说艺,数典谈经”,似“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镜花缘》,堪称博物体小说的嫡传。
也许应该强调一个事实:在文学史上,凡创作博物体小说的,均为博识多闻的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云:“两汉以迄六朝,所称博洽之士,于术数、方技靡不淹通,如东方、中垒、平子、景纯、崔敏、崔浩、刘焯、刘炫之属,凡三辰七曜、四气五行、九章六律,皆究极奥眇,彼以为学问中一事也。”《华阳博议引》亦云:“古今称博识者,公孙大夫、东方待诏、刘中垒、张司空之流尚矣。”其中,张司空(张华)、景纯(郭璞字景纯)恰好是两部大名鼎鼎的博物体小说(《博物志》《玄中记》)的作者。段成式同样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李汝珍亦然。关于李汝珍的博学,《音鉴》的几篇序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材料,余集说:“大兴李子松石,少而颖异,读书不屑屑章句帖括之学,以其暇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而于音韵之学,尤能究源索隐,心领神悟。”石文奎说:“松石先生伉爽遇物,肝胆遇人。平生工篆隶,猎图史,旁及星卜、弈戏诸事,靡不触手成趣。花间月下,对酒征歌,兴至则一饮百觥,挥霍如土。”这样一位博学多识的李汝珍,随笔游戏,无不得心应手。非学者型的作家是不敢尝试写博物体小说的。 李汝珍不止博学,而且多识,时常有令人神爽的见解。这些见解主要集中在前五十回中,不过后五十回中也时有所见。例如第五十一回。两面国的强盗想收唐小山等做妾,因此惹动了压寨夫人的醋意。“妒”,一向被视为妇女的恶德之一,但李汝珍却看出了“妒”的某种合理性,并将这位“妒妇”写的豪气逼人。他让这位“妒妇”将其丈夫打了四十大板,并狠狠地训斥其丈夫说:“既如此,为何一心只想讨妾?假如我要讨个男妾,日日把你冷淡,你可欢喜?你们作男子的,在贫贱时原也讲些伦常之道。一经转到富贵场中,就生出许多炎凉样子,把本来面目都忘了。不独疏亲慢友,种种骄傲,并将糟糠之情,也置度外。这真是强盗行为,已该碎尸万段!你还只想置妾,哪里有个忠恕之道!我不打你别的,我只打你‘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把你打的骄傲全无,心里冒出一个‘忠恕’来,我才甘心!今日打过,嗣后我也不来管你。总而言之,你不讨妾则已,若要讨妾,必须替我先讨男妾,我才依哩。我这男妾,古人叫作‘面首’。面哩,取其貌美;首哩,取其发美。这个故典并非是我杜撰,自古就有了。”让一个强盗夫人、一个“妒妇”这样理直气壮地跟丈夫讨论面首问题,表明李汝珍不乏深刻之处,只是他不愿一本正经地说那些深刻的话罢了。笑谈真理,这也是一种风度。《镜花缘》是一部风度翩翩的小说。
博物体小说是学者的小说。我们说《镜花缘》是中国古代*部长篇博物体小说,言下之意是:它以博学多识取胜,可以归人以才学见长的一派。但这并不是说,李汝珍就没有深刻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镜花缘》将才学、见识与风趣融为一体,在清代嘉庆年间独领风骚,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陈文新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目录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第五回 俏宫娥戏嘲桦皮树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人圣超凡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第十三回 美人人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谈寿天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易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 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案妻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返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莺歌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内容摘要

  话说多九公思忖多时,得了主意,因向两女子道:“老夫闻《周易》一书,外邦见者甚少。贵处人文极盛,兼之二位才女博览广读,于此书自能得其精奥。第自秦汉以来,注解各家,较之说《礼》,尤为歧叠叠出。才女识见过人,此中善本,当以某家为想高明自有卓见,定其优劣了?”紫衣女子道:“自汉晋以来,至于隋季,讲《易》各家,据婢子所知的,除子夏《周易传》二卷,尚有九十三家。若论优劣,以上各家,莫非先儒注疏。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井蛙之见,妄发议论?尚求指示。”
  多九公忖道:“《周易》一书,素日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至多不过五六十种。适听此女所说,竞有九十余种。但他并无一字评论,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我且考他一考,教他出出丑。就是唐兄看着,也觉欢喜。”因说道:“老夫向日所见,解
<易》各家,约有百余种,不意此地竟有九十三种,也算难得了。至某人注疏若干卷,某人章句若干卷,才女也还记得么?”紫衣女子笑道:“各书精微,虽未十分精熟,至注家名姓、卷帙,还略略记得。”多九公吃惊道:“才女何不道其一二?其卷帙,名姓,可与中原一样?”紫衣女子就把当时天下所传的《周易》九十三种,某人若干卷,由汉至隋,说了一遍,道:“大贤才言《周易》有一百余种,不知就是才说这几种,还是另有百余种?请大贤略述一二,以广闻见。”

   多九公见紫衣女子所说书名倒像素日读熟一般,口中滔滔不绝,细细听去,内中竟有大半所言卷帙,姓名,丝毫不错,其余或知其名未见其书,或知其书不记其名,还有连姓名卷帙一概不知的,登时惊的目瞪口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正在发慌,适听紫衣女子问他书名,连忙答道:“老夫向日见的,无非都是才女所说之类。奈年迈善忘,此时都已模模糊糊,记不清了。” 
  紫衣女子道:“书中大旨,或大贤记不明白,婢子也不敢请教,苦人所难;但卷帙、姓名,乃书坊中三尺之童所能道的,大贤何必吝教?”多九公道:“实是记不清楚,并非有意推辞。”紫衣女子道:“大贤若不说出几个书名,那原谅的不过说是吝教,那不原谅的就要疑心大贤竟是妄造狂言欺骗人了。” 
  多九公听罢,只急的汗如雨下,无言可答。紫衣女子道:“刚才大贤曾言百余种之多,此刻只求大贤除婢子所言九十三种,再说七个,共凑一百之数。此事极其容易,难道还吝教么?” 
  多九公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但除我们所说之外,大贤若不加增,未免太觉空疏了。”红衣女子道:“倘大贤七个凑不出,就说五个;五个不能,就是两个也是好的。”紫衣女子接着道:“如两个不能,就是一个;一个也不能,就是半个,也可解嘲了。”红衣女子笑道:“请教姊姊,何为半个?难道是半卷书么?”紫衣女子道:“妹子惟恐大贤善忘,或记卷帙忘其姓名,或记姓名忘其卷帙,皆可谓之半个,并非半卷。我们不可闲谈,请大贤或说一个,或半个罢。” 
  多九公被两个女子冷言冷语,只管催逼,急的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莫讲所有之书俱被紫衣女子说过,即或尚未说过,此时心内一急,也就想不出了。 
  那个老者坐在下面,看了几篇书,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说些甚么;后来看见多九公面上红一阵,白一阵,头上只管出汗,只当怕热,因取一把扇子,道:“天朝时令,交了初夏,大约凉爽,不用凉扇。今到敝处,未免受热,所以只管出汗。请大贤扇扇,略为凉爽,慢慢再谈。莫要受热,生出别的病来。你们都是异乡人,身子务要保重。你看,这汗还是不止,这却怎好?”因用汗巾替九公揩道:“有年纪的人,身体是个虚的,那里受的惯热。唉!可怜,可怜!”多九公接过扇子道:“此处天气果然较别处甚热。” 
  老者又献两杯茶道:“小子这茶虽不甚佳,但有灯心在内,既能解热又可清心。大贤吃了,就是受热,也无妨了。今虽幸会,奈小子福薄重听,不能畅聆大教,真是恨事。大贤既肯屈尊,同他们细谈,日后还可造就么?”多九公连连点头道:“令爱来岁一定高发的。” 
  ……



精彩内容
小说家言,向为学术末流。然古今文学之变,常由俗而雅。古典小说是古代的流行文学,*真切地描述了我们先祖的行止、哀乐、思考和梦想。这些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因“古”而“典”,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必读之书。“崇文馆·小说馆”遴选古典小说传世佳作,分辑出版。整理中慎选版本,精编精校,约请名家撰写前言,通论作品,引导阅读,确为一套可靠、可读、可赏的善本。

媒体评论
★《镜花缘》的好在于,这部作品一方面借鉴了传统博物体小说的写法,另一方面又在博物体的叙述架构中容纳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因而成为一部分量厚重的长篇小说名著。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文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