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弃地形成的多主体防治行为研究--以江苏省典型村镇为例 普通图书/哲学心理学 张丽芳 东南大学 978756418149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废弃地形成的多主体防治行为研究--以江苏省典型村镇为例 普通图书/哲学心理学 张丽芳 东南大学 9787564181499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27.6 6.6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丽芳

出版社东南大学

ISBN9787564181499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601120

上书时间2023-06-23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l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1.2  废弃地的形成影响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  废弃地相关研究进展
    1.2.1  废弃地研究的发展历程
    1.2.2  废弃地分类研究
    1.2.3  废弃地形成的机理研究
    1.2.4  废弃地防治研究的理论方法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理论基础
    1.3.1  人地协调理论
    1.3.2  系统科学理论
    1.3.3  生命周期理论
    1.3.4  行为科学理论
    1.3.5  规划理论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废弃地的概念与分类
  2.1  废弃地的概念
    2.1.1  国内外废弃地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2  废弃地内涵的界定
    2.1.3  废弃地的特征
  2.2  废弃地的分类
    2.2.1  废弃地分类概述
    2.2.2  废弃地分类的方法、依据和原则
    2.2.3  废弃地分类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废弃地形成的宏观机理
  3.1  废弃地形成的宏观背景
    3.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1.2  城市化的发展
  3.2  废弃地形成的驱动因素分析
    3.2.1  自然条件因素
    3.2.2  社会因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人口文化因素
  3.3  废弃地形成的宏观驱动机理
    3.3.1  宏观背景环境的作用机理
    3.3.2  自然条件因素的基础作用机理
    3.3.3  人文要素的作用机理
  3.4  废弃地形成的驱动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废弃地形成的微观机理
  4.1  废弃地形成的多主体模型构成

内容摘要
 本书以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废弃地的防治与利用为研究目的,通过对废弃地概念内涵的界定、分类体系的划分,提出了多主体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废弃地的形成机理以及防治利用的耦合路径,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书可作为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整治、土地集约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的业务参考用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