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中华文化元素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周传家|总主编:冯天瑜//姚伟钧 长春 978754454690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曲/中华文化元素 普通图书/综合图书 周传家|总主编:冯天瑜//姚伟钧 长春 9787544546904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30.7 5.3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传家|总主编:冯天瑜//姚伟钧

出版社长春

ISBN9787544546904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774673

上书时间2023-06-1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周传家著的这本《中华文化元素:戏曲》以中国戏曲为考察对象,介绍戏曲精神与物质构成的文化内涵,以及体现着中华文化精英累积起来的生存智慧和生活艺术。通过蕴藏中华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奉献给异域受众,增进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作者简介
周传家,男,1944年生,汉族,江苏沛县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文史馆馆员。梦想当作家,却从事了文学及戏剧的教学及研究,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著作近30种,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奖项6种。
姚伟钧,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工艺评委,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饮食研究》杂志社编委会主任。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辛亥武昌首义史》、《张之洞评传》、《“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目录
第一章  水涌山叠
  第一节  源远流长
  第二节  迟开花朵
  第三节  三大浪潮
  第四节  繁花似锦
第二章  天上人间
  第一节  春秋画卷
  第二节  世态风情
  第三节  抒怀写梦
  第四节  感悟人生
第三章  诗魂曲韵
  第一节  案头场上
  第二节  文心诗品
  第三节  曲韵舞律
  第四节  画境书神
第四章  衣香鬓影
  第一节  虚纳万境
  第二节  规矩方圆
  第三节  四功五法
  第四节  云衣花容
第五章  雅俗共赏
  第一节  庶民之乐
  第二节  藏龙卧虎
  第三节  阳春白雪
  第四节  酒香茶趣
第六章  圆通和谐
  第一节  道德教化
  第二节  中和之美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元素》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的大型普及类丛书,共14册,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将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采取“即器即道”的撰写方法,试图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昭显中国文化的特质、流变和前行方向。图文并茂、四色印刷、装帧精美,读可悦目、思可悦心、藏可上架。本书是其中的《戏曲》分册,由周传家著。

精彩内容
 《西厢记》的故事并不离奇复杂,始终围绕着有情人能否成为眷属这条主线展开,巧妙地将几组矛盾(老夫人、郑恒与张生、崔莺莺、红娘之间,张生、
崔莺莺与红娘之间,张生与崔莺莺之间,孙飞虎与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扭结在一起,形成前后勾连、宏阔缜密的戏剧结构和开阖相间、张弛有致的戏剧节奏。
利用误会、巧合、夸张、抒情、滑稽、幽默、诙谐等艺术手法,造成优雅深沉与热烈爽朗参差错落,轻快泼辣渗透其间的情感效应,构成抒情诗般的喜剧风格
,可与印度梵剧《沙恭达罗》、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等爱情名剧相媲美。
《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的北曲压卷之作,其版本十分丰富,计有百余种之多,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意、俄、日、拉丁文、印度文、越南、朝鲜等文字,赢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痴迷。《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大观园偷偷共读西厢,心领神会,默默记诵。备感辞藻警人,余香满口。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林黛玉由《西厢记》“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冷冷”两句诗联想起自己的凄凉身世。《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品花宝鉴》第十一
回,也都有关于《西厢记》的内容。
英雄美人之恋,令人怦然心动。明代万历年间剧作家周朝俊的传奇名篇《红梅记》(亦名《红梅阁》),演绎的是南宋书生裴禹,与权相贾似道的侍妾李慧娘、总兵之女卢昭容之间曲折复杂的爱情婚姻故事:裴禹游览西湖,李慧娘顾盼生情,由衷赞美一句:“美哉少年!”以致为贾似道杀害。卢昭容登楼眺望,折梅吟咏,将一枝红梅赠予恰在墙外攀枝的裴生。
贾似道欲强纳昭容为妾,裴生为卢母出计,权充其婿,至贾府拒婚。贾似道将裴生拘于密室,慧娘鬼魂得与裴生幽会,救裴生脱险,并痛斥贾似道之凶残暴戾……“钟情若到真深处,生死风波总不妨”。纯洁坚贞的爱情具有超越人鬼、超越生死、超越美丑的伟大力量。剧中描写李慧娘与裴生邂逅、相知、相识的心理情感过程,歌颂了李慧娘与裴生之间超越儿女情长和世俗生死的大爱。剧情曲折离奇,虚实相生,塑造了熠熠生辉的浪漫主义鬼魂形象——李慧娘,不愧是中国戏曲史上一出富于传奇性的美丽“鬼戏”。
取材于《史记》的《霸王别姬》是最能体现英雄美人情结的戏曲经典。霸王那力拔山兮的气概、英雄失路的无奈、得一知己美人足矣的感慨,不知令多少入感叹唏嘘!《霸王别姬》表现的是虞姬和项羽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霸王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拔剑起舞,自刎殉情,何其悲壮!“相见时难别亦难”,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为经典、最为荡气回肠的绚丽传奇。
帝妃之间的爱恋同样令人为之动容,元杂剧《梧桐雨》《汉宫秋》写尽帝妃之间的情与恋、思与念,雨滴桐叶,孤雁哀鸣,凄凉萧瑟,哀婉欲绝。传奇《长生殿》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安史之乱”作为穿插,爱情线和政治线交错进行,再现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抒不尽“乐极哀来”的幽思和彻骨沉重的兴亡之感。此剧以同情的笔触描述了李、杨之间凄绝哀婉的生死情缘,赞美了“真心到底”“精诚不散”的爱情理想。
人神、人仙之恋令人神往。《张生煮海》和《柳毅传书》是元杂剧神话爱情戏双璧,充满神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龙王公主琼莲热爱人间生活,冲破入神界限,私订终身大事。张羽为寻龙女,跋涉于山崖海角,用仙姑所赠法宝煮沸大海,迫使龙王答应他和龙女的婚事。柳毅古道热肠,千里传书,搭救龙女三娘。三娘虽身遭不幸,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终于苦尽甜来。
东汉佚名《古诗十九首》内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根据此诗敷衍的民间传说爱情故事戏《天仙配》(又叫《牛郎织女》【图2-6】)、
《七月七》《鹊桥会》)流传极广,牛郎织女的爱情朴实而浪漫。
P54-5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