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元代历史剧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 普通图书/文学 李艳梅|主编:蒋承勇 中国社科 978751614061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元代历史剧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 普通图书/文学 李艳梅|主编:蒋承勇 中国社科 9787516140611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15.7 5.4折 2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艳梅|主编:蒋承勇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40611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3020692

上书时间2023-06-15

學源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元代历史剧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作者李艳梅搜集了有关莎士比亚历史剧和元杂剧历史剧相当多的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反思人类的复仇行为,挖掘人类情感生活与政治的关系,指出它们在戏剧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动荡、民族冲突的直接促发下兴盛起来。作者认为,历史剧的创作必然受到历史记载的影响,但是它遵循的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体现的是作家主体精神和艺术创作风格。同一历史题材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作家笔下,形成历史剧的流变现象。该书选取“赵氏孤儿”和“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及法国爱国主义女英雄贞德的形象作为历史剧流变的典型加以探讨。历史剧的流变现象表明,历史剧表达出作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在处理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题材时,作家依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艺术审美习惯加以改写,充分体现主体创作意图。

作者简介
李艳梅,1971年7月生,内蒙古赤峰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至2010年3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教育厅、文化厅课题,发表《丑角的“力”与“美”——莎士比亚历史剧中丑角群像》、《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人物塑造方法探析》、《论历史剧的悲剧精神》等论文,出版专著《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历史剧的界定
  二  论题的确定
  三  本书讨论的历史剧篇目
  四  研究方法
  五  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历史剧的要素
  第一节  历史剧的出现与繁荣
  第二节  历史剧的三要素
第二章  历史剧的创作方法与风格
  第一节  历史剧的分类
  第二节  历史剧的创作方法与风格
第三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元代历史剧的主题比较
  第一节  战争主题的历史剧比较
  第二节  复仇主题的历史剧比较
  第三节  爱情主题的历史剧比较
第四章  历史剧的演变与流传
  第一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多元传播
  第二节  中国元代历史剧的演变与西传
  第三节  历史剧女性形象的流变
第五章  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第一节  历史剧的悲剧审美意义
  第二节  历史剧悲剧审美体现的原因
  第三节  悲剧精神:历史性与戏剧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历史剧是连接历史与文学不同学科的一种特点鲜明的艺术样式,它以史实为基石,以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为本质特点,以人类普世价值观念为灵魂,长久以来,在艺术大家庭中生机勃勃。李艳梅编著的《莎士比亚历史剧与元代历史剧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通过莎士比亚与中国元代作家笔下的历史剧进行比较研究,对历史剧的类型、创作方法、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二者共同出现的战争主题、复仇主题以及爱情主题的历史剧本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表现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彰显出自古以来共存的人文情怀。历史剧的演变、流传以及现代影视传媒的再创作,共同展示了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中凝聚的不屈的奋斗精神,一种超越自我、征服世界、追求
永恒自由的西绪福斯精神,正是这种悲剧精神使历史与艺术交汇在一起,它也是历史剧重要维度,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一起共同构建了三维立体的历史剧大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