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

360 1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凯 刘燕 李晓梅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056756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60页

字数140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GDZPS1246

上书时间2024-06-19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1246
书名:《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
版别: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凯 刘燕 李晓梅著
书号:ISBN 9787222056756
定价:18.00
出版日期:200812
内容简介
    喝普洱是难的!这个难在于喝普洱茶不能仅仅调动身体的某几个感官,它必须投入,也就是说,喝普洱茶要用心!尤其是当普洱茶又有了另一个功能,一种类似古玩的投资功能时,存茶尤其要用心。当我们品味着陈年普洱,触摸着岁月的沧桑,咀嚼着时间的厚重的时候,感官是肤浅的,心灵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而心灵、心智与心胸,又都是在实践中修炼与成长的。为了探究普洱茶的历史,笔者查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力争做到:小心假设,仔细推理,论必有据。但是,《从大清到中茶》并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所以,为了叙述的流畅,笔者并没有将所有的引文都标注出处。对于一般的读者,只要对笔者的苦心有一点信任就足够了。
目录
壹 清代普洱茶的不完全史
大清普洱茶拾珠
恢复与整饬
京师尤重普洱茶
普洱茶走出六大茶山
普洱贡茶搜秘
“钱王”和普洱茶的公案
实业救普洱
普洱假冒史话
贰 现代普洱茶杂录
下关沱茶博物馆精品赏析
建厂文物
茶样精品
大理名茶——感通茶
一个被遗忘的云南茶人——朱文精
中茶公司与云南中茶分公司商标的一段公案
腾冲的茶业
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1938—1950年)
七子何时“圆”与“饼”
感受“猛景紧茶”
叁 当代普洱茶断想
普洱茶沉思录
打假,但决不应打“老”
“家乡宝”的“府郎”情结
传统与科学的分歧
普洱茶行业要想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老茶鉴定是瓶颈
从普洱茶系列图书的策划,谈选题的纵向拓展
原创和引进
建立品牌与跟生
向纵深拓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杨凯,晨光出版社编审,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主创光盘《实战普洱茶》和同名图书(有中文版、韩文版),《普洱茶溯源与流变--号级古董茶事典》《从大清到中茶》《茶庄茶人茶事:普洱茶故事集》等书籍。长期在《普洱》《茶艺普洱壶艺》等专业杂志担任特邀撰稿人。目前致力于全面研究云南茶史、茶文化,将云南茶文化放在全球大的历史背景下,以文献作主线,结合口述、田野调查、家谱做研究,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云南茶庄、茶号和茶人的踪迹史,民国公营茶业史和1949年后各大茶厂经营史及云南茶诗等。
    刘艳老师生于云南墨江县,出于机缘巧合,1991年,她被分配到勐海茶厂工作,早在2005年即被评为制茶工程师,高级评茶员,凭借着其专业的制茶技艺,对茶品质的高度注重,以及多年来在茶行业创下的成绩与口碑,2012年至2015年受邀担任勐海县茶王节担任主评委,做茶至今已有30余年。刘艳老师曾是大益茶厂改制后质管部负责人,亦是第一任原料分析主管,对产品拼配、原料品质、制茶工艺等有很深的理解,2000年,刘艳老师参与第一代大白菜和孔雀青饼拼配,此两款产品皆是普洱茶行业的名品典范,曾几度售价高至数千万元/件,后续又负责五款知名生肖茶(2010年生肖虎饼至2015年生肖马饼)、7542、7572等标杆性普洱茶产品的拼配工作,这些产品,皆成为普洱茶界高端品饮、收藏与投资的更优选择。从事普洱制茶行业的这些年,刘艳老师不断探索各个产区、各个山头的茶叶原料,每天有近10个小时是在试茶与调配中度过,她致力于研究茶叶的拼配技术,也在当地成为拼配技术上的代表人之一。刘艳老师的坚持,正是她最可贵的品质。在普洱茶的制作上,她始终保证茶叶原料品质,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她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到消费者手中时的口感与品质都是最好的,原料与成品出现问题时,她坚决第一时间阻断,不让一饼不合格产品走向市场。相信未来,刘艳老师也会继续前行,在普洱茶行业奉献她的星星之火,也相信,普洱茶行业的星汉璀璨,能被我们行茶一代人所见证。
    李晓梅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也是一名高级农艺师。26年前,李晓梅来到沧源。她初到沧源的首站是勐来乡,当时,许多群众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推广“两杂”,她走村串寨,反复办样板、开现场会,努力地一点点把佤族群众从传统的种植方式中引导出来。这个过程很是艰难,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不通,这里的群众很少有人会听明白汉话,能进行沟通交流的更是凤毛麟角。她拜师当地的干部群众,白天在田间地头现学现卖,晚上则自己给自己上“夜校”,把常用的词汇“佤译汉”记在本子里作填鸭式学习,可有时遇到农科上的许多术语佤语没法翻译,她只能在现场比画才能让群众明白。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李晓梅围绕各村主导产业和农时节令,用灵活的方法开展培训,切实把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起来。为了让培训内容通俗易懂,她结合当地实际,采用“汉佤双语”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采取以现场指导培训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多年来,她撰写了80多份培训材料,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85期25631人次,发放培训材料26013余份。通过培训,使每户有1人掌握2至3门实用技术,提高村民的科技意识和致富能力。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