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书网:《谈艺》(中国茶文化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茶书网:《谈艺》(中国茶文化丛书)

20 20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良子著 浩耕 梅重主编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5362823

出版时间1995-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7页

字数109千字

定价20元

货号GDZPS0606

上书时间2024-05-16

茶书网的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0606
书名:《谈艺》(中国茶文化丛书)
版别:浙江摄影出版社
作者:于良子著  浩耕 梅重主编
书号:ISBN 9787805362823
定价:20.00
出版日期:200105
内容提要
    茶文化是一种大众生活文化,雅俗共赏,少长成宜,香播九州。社会各个阶层、不同职业人群都有各自的喝茶品茗方式,他们又各自以所擅长的文学艺术手段,记录或抒发自己的茶情、茶趣和茶中的感悟,《中国茶文化丛书》将这些散落的茶文化的串联起来。这套丛书并非严肃的专著,而是融学术性于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之中,其宗旨是介绍茶文化的有关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本书是系列之一,内容为古往今来与茶有关的艺术作品。茶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极为普通的饮料,是所谓“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这说明了它与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关系。曾几何时,茶叶从七件事中凸显出来,开始走入“文化”之列,于是,它变得既俗又雅,既野又文,既能解渴疗疾,又可悦目赏心,受到了世人的青睐和欣赏。恰恰就是介入了“欣赏”这一具有文化意义的行为,茶所具有的色、香、味、形又被赋予了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在文人的眼里口中。一杯清茶可见到大干世界的斑驳色彩,可品味短暂人生的辛酸欢愉,他们为之歌颂吟唱,泼墨运毫——茶叶艺文缘此产生。
目录

概述
“茶”、“茗”字形的嬗变纪略
“荼陵”石印和“槚笥”木牌的文化意义
唐代之前文学作品中的“茶相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怀素和他的《苦笋帖》
唐代茶诗掇英
扑朔迷离的《萧翼赚兰亭图》
《调琴啜茗图》及其他几幅唐代茶画
茶与酒的论辩
蔡襄《茶录》及其他
苏轼茶叶艺文精粹
“山谷”茗香
“米颠”茶兴
形形色色的“玩茶”艺术
部茶具图谱的文化意义
赵孟頫的《斗茶图》和《茶榜》
元代“茶图”录要
吴门四家丹青品茶
《煎茶七类》杂识
“扬州八怪”的荼艺
缶翁笔下见茶韵
别有滋味的《喝茶》
丰子恺漫画中的茶味
《茶馆》中的茶馆文化

    于良子,字初斋,别署茶墨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茶叶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和茶艺师、评茶师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谈艺》《翰墨茗香》《茶事百味》《茶经注释》《茶事艺文》等,合编有:《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浙江省茶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中华茶叶五千年》等。
    阮浩耕,曾供职杭州茶厂、浙江茶叶进出品公司。曾任《茶博览》主编、浙江国际茶业商会秘书长。著有《龙井茶与其他》《品茶录》《茶馆风景》《茶之文史百题》等。合著《西湖龙井茶》《名茶美器》《茶道茗理》等。主编《浙江省茶叶志》《浙江通志·茶叶专志》等。合编《中国茶文化丛书》《人在草木中丛书》《中国古代茶叶全书》《点茶》等。参与《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编撰。现为“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