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史稿

领券享优惠,实图拍摄为准,单本非套书,非偏远地区包邮,极速发货

17.99 1.8折 98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逸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八吉书城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戴逸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8564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061页
  • 字数 9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册,包括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进攻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防御阶段,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清朝政权的逐步半殖民地化,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我国东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侵略和中法战争,外国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新阶级的出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共10章内容。
【作者简介】
  戴逸,1926年生,原名戴秉衡,江苏常熟人。1944年常熟中学毕业,1946年上海交通大学肄业,转北京大学史学系学习。1948年前往解放区,入正定华北大学一部学习,后留校在政治研究室工作。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后,任中国革命史实习教员,1953年任中国历史教研室讲师,1956年任副教授,196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兼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成立清史研究所,任副所长、教授,1980年任所长,后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博士生导师。1988年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96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撰写或主编书籍30余种,主要有:《中国近代史稿》、《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简明清史》、《乾隆帝及其时代》、《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履霜集》、《繁露集》、《语冰集》等。
【目录】
第一章1840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节1840年以前的世界形势
第二节1840年以前的中国
第三节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外关系和鸦片贸易
第二章第一次鸦片战争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
第一节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开始半殖民地化
第三节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酝酿
第三章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进攻阶段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初期的胜利进攻
第二节《天朝田亩制度》及太平天国前期各项制度、政策
第三节清王朝为反对革命所采取的几项措施
第四节1853年到1856年的战局
第五节杨韦事件和石达开的出走——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爆发
第四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
第一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节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相持阶段
第三节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各地人民的起义斗争
第五章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防御阶段
第一节太平天国后期的经济和
第二节防御阶段的战局
第三节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六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国各地人民反对建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清朝政权的逐步半殖民地化
第七章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我国东南、南西、西北地区的侵略和中法战争
第八章外国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新阶级的出现
第九章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早期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学术和文化的发展
第十章中日甲午战争
原第一册后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