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古钱汇珍
  • 华夏古钱汇珍
  • 华夏古钱汇珍
  • 华夏古钱汇珍
  • 华夏古钱汇珍
  • 华夏古钱汇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夏古钱汇珍

10 1.3折 78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新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简倩如 编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B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简倩如 编
  • 出版社 中国书店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4902112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187页
  • 字数 80千字
【内容简介】
  《华夏古钱汇珍》是从中国香港引进的特色图书,原书为繁体字版,于2008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以来,因本书是从文化角度介绍和论述中国古钱币的,好评不断,被公认是一本有益于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好书。在2008年名列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好书共赏” 及该馆馆长推荐的书目之一 ,同時被推荐为我国港澳台地区中学和大学必藏的图书,供学生阅读。

  今年在内地出版本书的简体字增订本,保持了原版本的内容、编辑体例和轻松活泼的装帧风格,又增加了一百多张珍稀古钱币的照片和二万多字的文字说明,把古钱币的参考价格更新至2011年4月底,对海内外收藏华夏古钱的最新趋势也作了介绍。图片大都以原大刊出,并标示重量、尺寸和收藏珍罕程度,内容更为精彩,希望能得到内地读者朋友的喜爱。
【作者简介】
  渡瑜笙集藏中外钱币30余年,尤其钟爱中国古代金钱、银钱、铜钱、近代银元和香港早期银币等。最近10多年,集中收藏中国古代金、银、铜质铸币及清末民初机铸银元,并积极出席香港及海外的大型国际钱币拍卖会和展销会,从中搜罗稀有的中国古钱币。除了作为个人鉴赏和收藏之外,渡瑜笙先生收集中国古钱币的另一个目的,是避免作为中国历史文物的华夏古钱币流落异地。此书集渡瑜笙先生多年收藏心得的精髓,从不同角度、层次,深入浅出地与广大读者分享中国古钱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使深奥的古钱币知识普及化。
【目录】

序一 吴少华

序二 黄广荣

前言 渡瑜笙凡例

第一章 历代钱币演变快览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钱币——原始货币

二、商、西周钱币——金属铸币诞生

三、春秋战国钱币——百花齐放,形态各自精彩

四、秦“半两”——货币一统

五、西汉钱币——盛世货币

六、新莽钱币——铸币工艺巅峰之作

七、东汉钱币——回归平淡

八、三国钱币——名实不副

九、两晋南北朝钱币——币制混乱

十、隋代钱币——再度统一

十一、唐代钱币——货币十进制之始

十二、五代十国钱币——再陷乱局

十三、北宋钱币——御书钱先河

十四、南宋钱币——珍品汇聚

十五、辽代钱币——稀有程度可媲南宋

十六、西夏钱币——似汉非汉文钱币

十七、金代钱币——精心铸造

十八、元代钱币——供奉神佛

十九、明代钱币——黄铜铸币之始

二十、清代钱币——银元、铜元面世

二十一、近代钱币——方孔钱终结

第二章 古钱币材质与形态的演变

一、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二、最早人工货币——玉、石、兽骨、玛瑙、琉璃和青  铜仿贝币

三、千姿百态的钱币——刀、布、戈、棘、鱼、磬币,  圜钱,鬼脸钱

四、造币选材琳琅满目——青铜、锡、铁、金、银、白  鹿皮、黄铜

五、铸币工艺——错金、仿铸西域金钱和银钱

六、20世纪新铸币——镍、锑、铝等新金属配合西方先  进铸币技术

第三章 古钱币钱文书体的变化

一、大篆——中国史载最早的文字

二、小篆——相传秦国丞相李斯首创的简化文字

三、隶书——相传囚徒程邈所创

四、草书——潦草狂挥、自成书体

五、楷书(真书)——真正书法的楷模

六、行书——半草半楷的书体

七、宋体——最早的印刷字体

第四章 古钱币中的少数民族文字

一、藏文——千年梵文衍生

二、西夏文——形似汉字

三、维吾尔文——富有阿拉伯色彩的文字

四、八思巴文——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文字

五、满文——蒙古文字大变身

第五章 钱币的不一般用途

一、出入门关的通行证——“大布黄千”

二、会员的凭证、信物——“义记金钱”和“招纳信   宝”

三、祝贺皇帝、皇后和长者寿辰——祝寿钱

四、皇宫内作祭祖、上梁之用及宫灯挂饰  ——包袱钱、上梁钱和挂灯钱

五、皇帝御用的赏赐、贺礼——赏赐钱

六、打马吊(麻将)的筹码——四川马兰钱

七、陪葬用品——冥钱和瘗钱

八、纪念作用——纪念钱

九、供奉庙宇佛像——供养钱

十、衣物佩饰——佩钱

十一、开运及镇库——开炉钱

十二、驱邪、慑鬼、除魔——符咒钱

十三、军队的薪金——军饷钱

十四、称重量的钱称——砝码钱

十五、昏君的罪证——矿银钱

十六、铸造钱币的模范——雕母钱、母钱和样钱

十七、其他传统用途

第六章 华夏古钱迄今之最

第七章 妙问趣答谈钱币

一、来源

1. “$”符号的由来?

2. 为何古时的白银称为“纹银”?

二、辨识

1.“钱”与“币”有何区别?

2. 钱币为何也有男女之分? 何为男钱? 何为女钱?

3. 何谓官钱? 何谓贼钱?

4.新莽及北周也曾铸造“布泉”,两者外形十分相似, 如何分辨?

5.坊间赝品充斥,初集藏者如何鉴别古钱真伪?

三、形制及铸造

1.为何大部分古钱的形状都是外圆内方?

2. 既然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以青铜铸造,而青铜是红铜、 锡和铅的合金,为何古时的人类不直接采用红铜、锡或铅质单一金属铸钱,使金属铸币可以更早一些诞生? 1693. 哪一个朝代的钱币曾被一分为二?

4. 中国是否铸造过皇帝肖像的钱币?

5. 为何秦代的流通货币称为“半两”而不是“一两”?

6.“一两十钱”的十进制始于何时?

四、收藏与投资

1.古钱是否越旧越有价值?

2.钱币的价值如何厘定?

3.收藏投资钱币为何可以保值?

4.刚开始收集钱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五、其他疑问

1.为何明朝只有“通宝”钱而没有“元宝”钱?

2.为何清代的外国货币可在中国境内流通?

3.何谓“五帝钱”?有什么用处?

4.闻说古时的钱币可以食用,是否属实?

5.听闻南朝有一枚人称“叉腰哭天子”的钱币,究竟所指是哪一枚?为何有此奇怪称呼?

6.金融及货币界有一项很奇怪的理论,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究竟是什么意思?

7.在现实生活中,银价远高于铜价。但是,在钱币收藏领域中,铜币有可能比银币贵吗?

后记 简倩如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