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论语》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国

外封如图,内页干净完整

10 3.2折 31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汕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英资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11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6

过气铺子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外封如图,内页干净完整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英资 著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26883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1页
  • 字数 269千字
【内容简介】
  《论语》半月刊作为民国时期的大众文化期刊,始终保持着一种小资情调,关注社会现实和普通市民的生活。与读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从而使文化传播从特权阶层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大众生活。文本创造者身份的普泛化、传播机制的市场化和文化接受的大众化,是近代中国传媒前所未有的变革。

  “古今中外”汇融的民国时期孕育了《论语》半月刊,而《论语》半月刊又以十分活泼的“幽默文化”风格参与了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幽默”特色和身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传统文人之心路历程,至今仍令人回味。
【作者简介】
  李英姿,1977年生,山东济南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民国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中国图书评论》、《山西师大学报》、《兰州学刊》、《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前言

引论

第一章 《论语》半月刊的发展历程与幽默文化

第一节 《论语》半月刊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论语》半月刊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论语》半月刊提倡的幽默文化

第二章 《论语》半月刊的特色、群体与经营

第一节 办刊特色与作者群、读者群

第二节 《论语》半月刊的经营与发展

第三章 《论语》半月刊的政治观

第一节 对南京国民政府加强伦理政治的态度

第二节 反对造神运动——对南京国民政府构建符号和仪式政治的态度

第三节 官僚是“中国的钻地虫”——对南京国民政府官僚政治的态度

小结

第四章 《论语》半月刊的文化观

第一节 “吾恨不曾为及门弟子而与之谈天说地耳”——对儒家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中国人本是最艺术的”——对民间文化的态度

第三节 “一团矛盾”——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小结

第五章 《论语》半月刊的妇女观

第一节 “态白天生非可强造”——对城市妇女装扮的主张

第二节 “把握好分寸”——对男女交往的主张

第三节 “只有结婚才能给女子以解放”——对城市妇女婚姻和家庭的主张

第四节 “做好妻子之外还应有社会上独立的工作”——对城市妇女教育和职业的主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外封如图,内页干净完整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