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中医古籍 (宋)骆龙吉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中医古籍 (宋)骆龙吉  新华正版

中医古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88 6.6折 15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骆龙吉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36786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87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15元

货号xhwx_11708678

上书时间2023-07-24

仄言书铺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是一部逐渐完善的书,凝聚了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其肇端,在宋代医家骆龙吉著内经拾遗方论,只列举了内经中的62个病证的原文、解释及拟用方剂。明代医家刘浴德、朱练遵从骆龙吉体例,又增加了88个病证,共计150条,分四卷。、二卷为骆龙吉原著,第三四卷为增补部分。清朝医家林儒有对全书进行了重新校订。

目录:

朱序
陆序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序
凡例
增补凡例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之一
煎厥 主精绝
煎厥第二 主肝病
薄厥第三 主血菀上焦
飧泄第四 主下热
膜胀第五 主上寒
二阳病第六 主肺脾
一阳病第七 主三焦
一阴病第八 主肝风
结阳第九 主外热
……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中的方剂,仅13首,而且基本上是一些小方、偏方。这对于应对形形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其实,黄帝内经中方剂固然不多,但其中追溯病源、分析病理、列举治之处,比比皆是。中医是靠思想治病的,黄帝内经给后人提供的,正是这种思想。正如庄子曰:“吾所好者,道也。”骆龙吉撰述的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是其中杰出的著作。该书选取内经中的病证,附其原文,逐—解释,配上方剂,并详解方义。通过医理分析和方药的呈现,有助于读者对内经中所列病证有更切实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古人处方用药之妙。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将中医的精微用经、论、方、四者层层展现出来,历历在目,累累入心。学者如融入其中,细细品味,自可得其真趣。

精彩内容:

    结阴第十  主内热
    
《阴阳别论》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夫结,谓热结也。内为阴,血得热则行,渗人肠间,故大便下血。结以渐而加,则血以渐而甚。艾梅饮《世传方》艾,白艾也。梅,乌梅也。
    
大便下血。
    
蕲艾四钱  乌梅一个,上钻一孔
    
上以蕲艾包乌梅,用线扎定。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温服。
    
厥疝第十一  主腹痛
    
《五脏生成篇》曰: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夫脾黄,黄脉之至,犹言脾脉之至也。脾脉之来,大而且虚,必有积气在于腹。有厥逆之气,名之曰厥疝而腹痛。不特男子有之,女子亦然。其诊相同。得之之由,盖因疾使四肢汗出当风所致,以风气通于肝,木盛而克土也。
    
手拈散  效验之速,如手拈去也。
    
心脾气痛。
    
草果  玄胡索  五灵脂  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温酒调下。不饮酒者,米饮调下亦可。
    
心疝第十二  主少腹痛
    
《脉要精微论》曰: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
    
形也。
    
夫心与小肠为表里,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则少腹当有形也。何也?心为肠中之太阳,故曰牡脏。牡脏,阳脏也。小肠为心之使,故少腹当有形而作痛也。《人气象论》曰:"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政谓
    
此欤!
    
盏落汤  盏落云何?盏落而病即除也。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