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高校系列:TCP/IP网络编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高校系列:TCP/IP网络编程

0.77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泰明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41BY4

上书时间2023-09-07

清墨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泰明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10548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5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TCP/IP网络编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TCP/IP及其工作原理,以简单明了的编程实例全面介绍了基于Winsock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具体内容主要包含TCP/IP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接口层基本知识、网络层技术及其协议、传输层技术及其协议、应用层常用协议、TCP/IP的实现技术、网络程序设计基本知识、TCP编程、UDP编程、网络综合程序设计、Winsock常用函数介绍及其应用等内容。TCP/IP是Internet和Intranet中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之间进行“交流”的协议,Winsock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基于TCP/IP的网络程序的编程接口。
  《TCP/IP网络编程》可作为大专院校“网络协议及其网络编程”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网络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或作为IT培训机构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教程使用。
【目录】
上篇TCP/IP
第1章TCP/IP概述2
1.1TCP/IP的产生与发展2
1.1.1TCP/IP的产生2
1.1.2TCP/IP的发展与应用4
1.2TCP/IP的体系结构4
1.2.1TCP/IP的分层体系结构与协议栈的概念4
1.2.2网络接口层5
1.2.3网际层6
1.2.4传输层6
1.2.5应用层7
1.3TCP/IP的工作原理7
1.3.1使用TCP/IP的Internet网络结构7
1.3.2TCP/IP通信模型8
1.3.3TCP/IP中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过程10
1.3.4TCP/IP的操作系统边界与地址边界12
1.4ISO/OSI与TCP/IP的关系13
1.4.1ISO/OSI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3
1.4.2ISO/OSI与TCP/IP的对应关系分析15
1.5与TCP/IP有关的组织与管理机构16
1.5.1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7
1.5.2Internet的管理机构17
1.5.3RFC文档19
小结20
习题20

第2章网络接口层22
2.1物理层22
2.1.1数据传输介质22
2.1.2数据传输方式24
2.1.3数据编码技术28
2.1.4信道复用技术30
2.2数据链路层32
2.2.1数据链路层的概念32
2.2.2数据链路的流量控制机制33
2.2.3差错控制33
2.2.4点到点协议35
2.3局域网技术36
2.3.1局域网的组成36
2.3.2IEEE802局域网技术37
2.3.3以太网技术38
2.3.4VLAN39
小结40
习题40

第3章互联网络层41
3.1网络层的互联技术41
3.1.1网络互联概述41
3.1.2路由器42
3.1.3面向连接的互联技术43
3.1.4无连接的互联技术43
3.1.5IP互联原理43
3.2IP44
3.2.1IP概述44
3.2.2IP数据报格式45
3.2.3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48
3.2.4IP数据报选项50
3.3IP地址52
3.3.1IP地址的表示格式53
3.3.2IP地址的分类53
3.3.3子网的划分54
3.3.4特殊IP地址56
3.4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57
3.4.1ICMP报文的封装与格式57
3.4.2ICMP差错报文59
3.4.3ICMP控制报文60
3.4.4ICMP请求与应答报文61
3.5IP数据报路由选择与路由协议63
3.5.1路由表63
3.5.2路由选择算法64
3.5.3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65
3.5.4路由选择协议66
3.6地址转换协议67
3.6.1ARP68
3.6.2RARP69
3.7IPv670
3.7.1IPv6产生的背景70
3.7.2IPv6的新特征71
3.7.3IPv6数据报格式72
3.7.4IPv6地址72
小结74
习题74

第4章传输层76
4.1传输层的通信与端口76
4.1.1点到点通信与端到端通信76
4.1.2端口的概念与功能77
4.1.3常用的端口78
4.2用户数据报协议79
4.2.1UDP概述79
4.2.2伪首部与校验和80
4.3传输控制协议81
4.3.1TCP报文段格式81
4.3.2TCP连接的建立与关闭85
4.3.3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86
4.3.4TCP的超时重发机制89
4.4TCP与UDP的比较89
小结90
习题90

第5章应用层92
5.1网络工作模式92
5.1.1C/S模式92
5.1.2B/S模式93
5.1.3B/S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95
5.2域名系统96
5.2.1域名和域名系统97
5.2.2域名服务器99
5.2.3域名解析实例99
5.3远程登录协议100
5.3.1远程登录概述100
5.3.2Telnet的工作原理101
5.3.3网络虚拟终端的概念102
5.3.4Telnet选项协商104
5.3.5Telnet协议选项协商实例105
5.4电子邮件原理及其协议108
5.4.1TCP/IP下E-mail的工作原理108
5.4.2SMTP原理与工作实例110
5.4.3POP3协议原理与工作实例112
5.4.4电子邮件报文的格式与实例115
5.4.5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115
5.5超文本传输协议117
5.5.1万维网的工作过程117
5.5.2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应用实例118
5.6文件传输协议121
5.6.1FTP简介121
5.6.2FTP支持的文件类型和文件结构122
5.6.3FTP的工作原理123
5.6.4FTP命令和应答124
5.6.5FTP工作实例127
小结128
习题128

第6章TCP/IP的实现130
6.1Windows的TCP/IP实现130
6.1.1WindowsTCP/IP提供的功能与服务130
6.1.2WindowsTCP/IP体系结构131
6.1.3网络接口层132
6.1.4网际层133
6.1.5传输控制协议136
6.1.6用户数据报协议137
6.2UNIX/Linux的TCP/IP实现137
6.2.1LinuxTCP/IP网络协议栈137
6.2.2Linux网络数据处理流程138
6.2.3Linux的IP路由139
6.3TCP/IP协议代码140
6.3.1TCP/IP报文时序模型140
6.3.2报文代码及其分析142
小结146
习题146

下篇网络编程技术
第7章网络程序设计入门148
7.1有关网络程序设计的一些概念148
7.1.1网络应用软件148
7.1.2网络中两个通信程序如何相互识别对方148
7.1.3WindowsSockets介绍149
7.1.4套接口的概念150
7.1.5套接口编程原理151
7.1.6网络字节顺序153
7.2网络程序工作模型153
7.2.1网络程序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53
7.2.2网络程序工作模型155
7.3一个简单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156
7.3.1程序要求156
7.3.2服务器程序156
7.3.3客户端程序159
7.3.4实例运行结果160
7.4Winsock中建立连接的函数及其应用161
7.4.1加载协议栈(WSAStartup)161
7.4.2创建套接口(socket或WSASocket)163
7.4.3地址绑定(bind)165
7.4.4服务器端监听连接(listen)167
7.4.5客户端请求连接(connect或WSAConnect)168
7.4.6服务器端接受连接(accept或WSAAccept)171
7.5Winsock中的数据传输函数及其应用172
7.5.1有连接的数据发送(send或WSASend)173
7.5.2有连接的数据接收(recv或WSARecv)175
7.5.3无连接的数据接收(recvfrom或WSARecvfrom)177
7.5.4无连接数据发送(sendto或WSASendTo)179
7.6Winsock中网络连接与套接口的关闭函数及其应用181
7.6.1关闭读写通道181
7.6.2关闭套接口182
7.6.3终止使用Winsock182
小结183
习题183

第8章TCP程序设计184
8.1TCP网络程序设计模型184
8.1.1服务器端工作流程184
8.1.2客户端工作流程185
8.1.3服务器与客户机通信过程186
8.1.4基于TCP的网络程序框架186
8.2TCP实例程序1187
8.2.1实例程序说明187
8.2.2服务器程序188
8.2.3客户端程序190
8.3TCP实例程序2191
8.3.1程序要求191
8.3.2服务器程序192
8.3.3客户端程序195
小结198
习题198

第9章UDP程序设计200
9.1UDP网络程序设计模型200
9.1.1UDP程序工作流程200
9.1.2程序框架201
9.2UDP实例程序1202
9.2.1实例程序说明202
9.2.2服务器程序203
9.2.3客户端程序205
9.3UDP实例程序2207
9.3.1程序要求208
9.3.2服务器程序208
9.3.3客户端程序212
小结215
习题215

第10章Winsock程序综合实例216
10.1使用MFC类库设计网络程序216
10.1.1MFC类库简介216
10.1.2MFC中与网络程序设计有关的类217
10.1.3MFC中的Windows套接口类218
10.1.4客户端程序实例224
10.1.5服务器端程序实例228
10.2使用WinInet设计客户端程序230
10.2.1WinInet程序设计知识230
10.2.2实例程序说明249
10.2.3创建应用程序操作界面249
10.2.4应用程序代码及其说明251
10.3使用原始套接口设计网络程序258
10.3.1原始套接口程序设计简介259
10.3.2实例说明259
小结266
习题266

第11章Winsock主要函数及其用法268
11.1数据格式转换函数268
11.1.1htonl()和WSAHtonl()268
11.1.2htons()和WSAHtons()269
11.1.3ntohl()和WSANtohl()270
11.1.4ntohs()和WSANtohs()270
11.2IP地址转换函数及其应用271
11.2.1inet_addr()271
11.2.2inet_ntoa()272
11.3网络信息获取函数及其应用272
11.3.1获得主机名——gethostname()272
11.3.2获得与套接口相连的远程协议地址——getpeername()273
11.3.3获得套接口本地协议地址——getsockname()274
11.3.4根据主机名取得主机信息——gethostbyname()和WSAAsyncGetHostByName()274
11.3.5根据主机地址取得主机信息——gethostbyaddr()和WSAAsyncGetHostByAddr()277
11.3.6根据协议名取得主机协议信息——getprotobyname()和WSAAsyncGetProtoByName()277
11.3.7根据协议号取得主机协议信息——getprotobynumber()和WSAAsyncGetProtoByNumber()278
11.3.8根据服务名取得相关服务信息——getservbyname()和WSAAsyncGetServByName()279
11.3.9根据端口号取得相关服务信息——getservbyport()和WSAAsyncGetServByPort()280
11.3.10网络信息获取函数应用实例280
11.4套接口选项函数及其应用282
11.4.1套接口选项函数说明282
11.4.2SOL_SOCKET选项级别284
11.4.3IPPROTO_IP选项级别288
11.4.4IPPROTO_TCP选项级别290
11.4.5套接口属性设置和获取实例291
11.5套接口I/O处理函数及其应用293
11.5.1阻塞与非阻塞通信方式293
11.5.2设置套接口的工作方式——ioctlsocket()和WSAIoctl()294
11.5.3套接口I/O状态查询——select()296
11.5.4异步事件通知——WSAAsyncSelect()298
11.5.5取消正在执行的阻塞调用——WSACancelBlockingCall()301
11.5.6判断是否有阻塞调用——WSAIsBlocking()302
11.5.7取消未完成的一个异步操作——WSACancelAsyncRequest()302
11.6事件对象I/O管理及其应用302
11.6.1创建事件对象——WSACreateEvent()303
11.6.2网络事件注册——WSAEventSelect()303
11.6.3事件对象状态复位——WSAResetEvent()304
11.6.4事件对象状态置位——WSASetEvent()304
11.6.5关闭事件对象——WSACloseEvent()304
11.6.6等待事件对象——WSAWaitForMultipleEvents()305
11.6.7网络事件查询——WSAEnumNetworkEvents()306
11.6.8事件对象I/O管理程序实例307
11.7错误处理函数308
11.7.1获得错误操作代码——WSAGetLastError()308
11.7.2设置错误操作代码——WSASetLastError()309
11.8Winsock2支持的其他函数309
11.8.1共享套接口——WSADuplicateSocket()309
11.8.2获取传送协议信息——WSAEnumProtocols()310
11.8.3初始化服务质量——WSAGetQOSByName()311
11.8.4返回重叠操作结果——WSAGetOverlappedResult()312
11.8.5叶节点加入多点会话——WSAJoinLeaf()313
11.8.6终止套接口上的数据接收——WSARecvDisconnect()314
11.8.7终止套接口上的数据发送——WSASendDisconnect()314
小结315
习题315

参考文献31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