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正版九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正版九新】

九品消毒塑封

15.7 3.5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啸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15801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9787010115801

上书时间2024-06-20

文渊文化传媒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目录
混沌中的困惑(代导论)
上篇 “将有一树好花开”:京派散文生成论
章 报刊视阈中的京派散文
第二章 圆形渊源:京派散文的制约因素
一、外部的生长语境
二、内部的生存际遇
(一)学院派出身
(二)底层生存的心理体验
(三)中西诗文精神的滋养
三、直线师学渊源
(一)语丝派的周作人:京派散文的始作俑者
(二)新月派的徐志摩:京派散文的姿态
第三章 京派纯散文理论的本体性
一、纯艺术散文文体的自觉与独立
二、散文本体性的审美规范
(一)文体的主观性“真我”
(二)节制的情感
(三)圆融的“诗质”
(四)章 法之自由与度
(五)重视散文的文化寻根
三、散文的鉴赏批评论
第四章 京派散文流变论
一、形成期:外向的“美文”
二、鼎盛期:内向的纯散文
三、1940年代:京派散文的变异与走向
下篇 走向塔尖:京派散文本体论
第五章 血肉的猩红:京派散文与生命体验
一、柔性的悲鸣:京派散文的城乡情愿
二、挑战与应战:地域与京城文化视野中的心理体验
第六章 非宗教亦宗教的形而上叩问:京派散文的终极情怀
一、梁遇春:恋着肉化血枯的骸骨
二、李广田:人性的地平线
(一)人生有无意义
(二)生死问题辩证法
(三)人性之“恶”与心灵朝圣
三、废名:生命的澄明
(一)“自然好比人生的境”
(二)物便是心
(三)“梦即是实”
四、沈从文:生命的神性与无言的悲歌
第七章 自主的时间模式
一、沈从文:悲悼的“循环”
二、废名:绵延的“瞬间”
三、梁遇春:平面的“过去”
四、特殊的“刻度”
第八章 赋形的结构
一、无型之有型
(一)情绪结构
(二)意象结构
(三)情节结构
(四)寓言结构
(五)象征结构
二、有型之无型
三、赋形结构的内在原理
第九章 象征的段片
一、超现实式段片
二、印象式段片
三、段片连缀
第十章 变幻的“观察点”
一、双栖性“观察点”
二、虚拟性“观察点”
三、错位性“观察点”
四、潜在性“观察点”
五、被动性“观察点”
第十一章 中西意象与意境
一、现代诗性意象
(一)感觉式意象
(二)象征性意象
(三)文化意象
二、中西性意境
(一)即景抒情
(二)临境生情
(三)融情入理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语言形象
一、语言的整体性
(一)自然天成
(二)简洁与丰赡
(三)生命诗性
(四)物质感官性
(五)自觉的民间性
(六)诗与理的融合
二、语言的艺术性
(一)语言的陌生化艺术
(二)语言的比喻艺术
(三)语言的绘画艺术
(四)语言的节奏艺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京派散文重要作家简介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对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作整体、深入、系统的考察,还原与通观其在整个1930、40年代文学史特别是艺术散文史甚至整个文学史和散文目前的地位与意义。作者认为,京派散文在理论、散文文体性的探险及深层思想性等方面,相较于1930年代同期的以《论语》社同人为代表的闲适幽默派,以《太白》、《芒种》、《新语林》等左翼作家的“新小品文”派,抗战后期以《鲁迅风》社、《野草》社为代表的“鲁迅风”杂文流派,以抗战初期从军作家群为代表的战地散文流派,以解放区新进作家为代表的反映新现实生活的新写实派等,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和意义。同时,与整体京派文学一样,在采取“中立”、“超然”之态度,推崇“纯正文学”强调表现人性和“和平静穆”之审美趣味方面,因散文文体的个人性而表现出更浓郁鲜明的京味特征和区别于左翼、海派的独特景观。京派散文的创作姿态具有极强的个人性,他们有勇气,能疯狂,有效顽强甚至冒失地冲破俗气,多方探险尝试,不以某一特殊趣味和风格为正统,重视以个人具体的生命感觉进入自己的风格语言,以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我,塑造自我,突破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所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制约和环境有时会以要求特定的语言组织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