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

12.56 3.3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希光、肖黎黎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08-09

装帧平装

货号155a

上书时间2024-06-19

荣昇书苑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希光、肖黎黎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82474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8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首次系统搜索并整理了中国国内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编者从1981年至2008年国内主要媒体的相关报道中,经过专家组评审,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报道。《走出媒体污名: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中新闻作品精彩纷呈,专家点评画龙点睛,无论是对于新闻工作者还是新闻学院的学生都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肖黎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目录】
第一辑
公共政策与法规
作品1:医生向艾滋病毁坏的村庄伸出援手
作品2:艾滋病防治条例直面四大现实问题
作品3:湖北调查:家园开始“温馨”
作品4:他们怎么选择公共政策?
作品5:转变观念破解艾滋病防治难题
作品6:面对艾滋威胁,我们如何应对?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作品7:追捕凶手——艾滋病疫苗研究新进展
作品8:艾滋病有望根治?
作品9:艾滋病:新成果颠覆旧观点
社会活动
作品10:“你们不会孤单”
作品11:让孩子们说
作品12:86名艾滋孤儿北京会亲人
作品13:三千名官员的艾滋病答卷
作品14:湖北尝试艾滋病感染者生产自救互助
社会问题
作品15:踏访上蔡文楼村
作品16:关爱为何成伤害
作品17:当没有治愈良方时,预防是必需的
作品18:是什么使她们走向堕落?
作品19:“绿色港湾”:艾滋病人自救区怎就成了隔离区?
作品20:保护艾滋病人权益新闻媒体该怎么做
作品21:年药价一万元能否遏制艾滋病
作品22:战胜人性中的弊病
作品23:艾滋病患者:走出阴影仍需时间
作品24:艾滋病逼近大学校园?
作品25: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
作品26:爱心复印店因“艾”关门
作品27:云南艾滋病第一案受害者状告血检仪器代理商
人物故事
作品28:行善者帮助艾滋致孤儿童
作品29:护理工作使艾滋病感染者笑对生活
作品30:探访昆明艾滋产房医患病魔“生死搏斗”
作品31:镜头里的艾滋童年
作品32:一名澳门青年和艾滋孤儿的特殊友谊
作品33: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作品34:“红丝带”志愿者的困惑
作品35:一个大学生七次走进艾滋病村
作品36:金木玲:家园的守护者
作品37:谈话室的防护玻璃撤掉了
作品38:关注身处社会边缘的孩子:艾滋病女孩的上学梦
作品39:她给安南系上红丝带
作品40:母爱点燃生命烛火
作品41:奇迹等待复制
作品42:李胜联:民间“防艾”专家的尴尬与企盼
作品43:七龄童感染艾滋病家长起诉手术医院
反歧视
作品44: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作品45:艾滋病——世纪之交再发警报
作品46:探访艾滋病房

第二辑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
作品47: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什么少了19万
【记者感言】好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白剑峰
作品48:成都同志关爱小组负责人:抗击艾滋关注“同志”
作品49:关注全球抗艾25载:从医学问题到政治问题
【记者感言】艾滋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朱焱
作品50:来自艾滋病国家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调查
作品51:关于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记者感言】敢和警察打“游击战”——张春姬
作品52:艾滋病人在农村
【记者感言】让事实消除歧视,让真相唤回爱心——杨锐
作品53:把艾滋病拦截在新生命降临之前2ll
【记者感言】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受访者——耿兴敏
作品54:走进示范区
【记者感言】尽到职责最重要——詹初航
作品55:你是艾滋病感染者吗?
【记者感言】探寻人性的光辉与暗面——李宗陶
作品56:避孕套:像牛仔裤一样的基本物、爱的必备品
【记者感言】好的新闻要有“改变”的力量——陆娅楠
第二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
作品57:红丝带小学里的艾滋病孩子
作品58:温暖是可以循环的
【记者感言】写新闻评论的体会——白剑峰
作品59:中国艾滋孤儿在逆境中学会自立
【记者感言】角度新颖是决定稿件成功的关键——李来房
作品60:和你在一起
【记者感言】我们,是彼此的镜子——侯思名
作品61:让世界充满爱
作品62:“100%安全套”助兰州防艾
【记者感言】异地报道的无奈与责任——宋合营
作品63:“防艾”教材该回避敏感话题吗?
【记者感言】作为一名跑健康口的记者一一崔立新
作品64:同性恋没什么不自然的,却依然是禁忌
作品65:关怀、关注,消除歧视,让承诺舞动红丝带
【记者感言】以心待心——谢卫,邓伟
作品66:贵州防艾艰难前行
【记者感言】做社会进步的忠实记录者——孟庆普
附:外国作品欣赏
二十年来,我一直靠写“艾滋病”新闻为生,今天我却成了新闻的主角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