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3 1.2折 26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巧云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65

上书时间2024-08-04

天一斋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巧云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2018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1页
  • 字数 26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共八章的内容,可以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一章,介绍了叶嘉莹的经历、著述、诗学理想,并由学术界研究叶嘉莹的现状引出《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二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二、三两章,探讨了叶嘉莹的诗学理论。第二章阐述了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第三章对叶嘉莹中西融合、自成体系的“兴发感动”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两章的论述旨在凸显叶嘉莹在诗学理论建构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叶嘉莹以西方理论解读、观照中国古典诗词和文论的批评实践,这部分又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分析了叶嘉莹对词的美学特质及其成因问题的论述,从本体研究的角度显示叶嘉莹词学研究的意义;二是对叶嘉莹以西方理论解读中国诗词的几个案例进行了剖析;三是就叶嘉莹以西方理论阐发张惠言、王国维词学研究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
这一部分的研究,既是对前文叶嘉莹比较诗学理论的呼应.也是一种检验,同时也彰显叶嘉莹在阐发研究中的贡献。以上是《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第四、五、六章的内容。
第四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七章,追溯了叶嘉莹中西融合的诗学理论和批评特色的渊源。
第五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最后一章,对叶嘉莹的批评特色、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跨文化的视角考察了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创新之处以及她在词学研究和比较文学方面的贡献。
【作者简介】
朱巧云,女,1971年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文学博士。现执教于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中文系。主要从事海外华人诗学的研究,教授《文学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在《文艺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暨南学报》、《宁夏社会科学》、美国《中外论坛》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走近迦陵
第一节自我放逐与诗意人生:叶嘉莹的经历和著述
第二节“混沌之思”与启示意义:叶嘉莹的诗学理想与诗学研究价值
第三节多重视角与拓展空间:研究现状及本书的选题依据
第四节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本书结构

第二章对话诗学:叶嘉莹比较诗学理论
第一节主要观点及诗学动因
一异域之光,堪借照焉
二“求同存异”、“择其需要而取之”、“中西融合”
三“喧宾不可以夺主”
第二节理论价值
一有助于建立新文学批评体系
二对中国文学、文论走向世界有积极的启示和理论意义
三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第三章中西融合、自成体系:“兴发感动”说
第一节“兴发感动”:创作缘起与动力
一“兴发感动”的缘起
二创作的基本动力
第二节“兴发感动”之作用:诗歌本质与传承
一诗歌的本质
二伦理价值
三感发生命,生生不已
四“兴发感动之作用”提出的缘由
第三节“能感之”、“能写之”
一“能感之”与“能写之”的要素及其关系
二赋比兴及其与西方理论的比较
三批评的两种标准

第四章历史和美学的批评:词的审美特质及其成因
第一节词审美特质的追问
一四类词之演进与词的审美特质
二感性诗评的理性总结
三词本体论的完善与词史的重构
第二节女性主义的视角:词审美特质成因的分析
一词的女性叙写
二阐发研究的例证与词学研究的理论意识

第五章古典诗词的阐发研究
第一节客观、纯美论温词
二安恬静穆的客观美
二纯粹无意的形式美
三解惑与误读
第二节馨香不泯梦窗词
一时空交错
二感性修辞
三正解与错释
第三节诗歌阐发的其他例证
一解读《古诗十九首》
二李商隐研究的两种角度

第六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词论家研究
第一节常州词派新检讨
一梳理传统与平行研究
二庐山之外看庐山
三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王国维文学批评透视
一王国维美学观念之影响研究
二《(红楼梦)评论》之评论
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分辨
四“写境”、“造境”与“理想”、“写实”之分析
五王国维“能出”、“能入”之说和西方游戏说之关系
六王国维评词方式的西方观照
七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评略

第七章叶嘉莹中西融合的诗学研究渊源
第一节心仪冥契王国维
一叶嘉莹的“王国维情结”
二王国维学术观点的启发
三王国维批评方法的影响
第二节受业师法顾羡季
一师生情缘
二顾随讲解方式的熏陶
第三节漂洋过海时域异
一台湾“现代风”潮流之影响
二西方理论的直接影响
三异域中的“根生”情怀

第八章迦陵批评特色及诗学贡献
第一节批评特色
一“混沌之路”的探索
二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三主诚和认真
第二节诗学贡献
一对话中的超越:“兴发感动”说的创新意义
二词学贡献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笔者发表的相关论文
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
故园千里隔休戚总相关
中国大陆叶嘉莹研究述评
附录二叶嘉莹著述年表
一论文
二著作
附录三中国大陆研究叶嘉莹论文目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