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
  •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
  •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
  •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

6 1.1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劲荣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52

上书时间2024-06-21

天一斋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劲荣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4541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25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价值》认为,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法价值主要体现在语用功能上,具有描绘性、调量性和凸显性特征。1.描绘性。描绘性特征制约着形容词构成生动形式的内在理据,即越是表达具体义的形容词越具有构成生动形式的可能性。同时,描绘性特征也制约着其具体的使用场景,即通常情况下,在“现场性”的事件语句中,形容词常采用生动形式。2.调量性。形容词生动形式通过重叠或附加等方式不但使形容词“显量”,更重要的是使之“足量”,从而表达“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等主观感情色彩。5.凸显性。形容词采用生动形式的语用目的还在于凸显言语表达者的话语意图,使所描绘的情状成为话语表达的焦点。
【作者简介】
  李劲荣,男,江西樟树人,博士,副教授。2001年在浙江大学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8月至2013年7月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3年8月起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研究兴趣为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已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
一从生动形式的语法特征看
二从语法形式的发展变化看
第二节研究内容
一生动式的语用价值
二语用价值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研究意义
一形态理论
二类型学
三汉语的词类理论
四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篇描绘性
第一章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规约
第一节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A式的理据
一重叠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二关于后附成分“的”
第二节双音节形容词可重叠为AABB式的理据.
一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语义基础
二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认知解释
第三节形容词ABB式的构成方式和理据
一BB的性质
二ABB的构成方式
三ABB的非俗成性
四BB和A的规约性
五A+BB的描绘性
六余论
第四节形容词BA式的构成方式和理据
一构成方式
二构成理据
三语法意义
四所谓“同形异质”现象
第五节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描绘性等级
第二章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使用场景
第一节形容词重叠式的描绘性
一从原式看重叠式
二从重叠式反观原式
三小结
第二节形容词重叠式的现场性
一重叠的现场性制约
二重叠的句子制约
三小结
第三章实例分析一:形名组合的三种定中结构——AN、AdeN和AAdeN
第一节关于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
第二节分类性的AN
一AN的内部分类
二AN分类的层次
第三节限制性的AdeN
一由AN到AdeN
二由非AN到AdeN
三“的”的确认功能与N的特定性
第四节描写性的AAdeN
一由AN到AAdeN
二由非AN到AAdeN
三AAden的使用场景
第五节三种定中结构
一三种定中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做谓语的情况
第四章实例分析二:断言、描绘与评价——形容词成分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形容词的三种形式
第二节从形容词做谓语说起
一现象
二语法实质
三语用功能
第三节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的形容词
一定语
二状语
三补语
第四节语用功能的句法语义制约
一有界化
二有界化的中和现象
第五节关于句法位置的决定作用

第二篇调量性
第五章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性质
第一节形容词生动形式的量
第二节显性量
一词素赋量
二形态赋量
第三节固化量
第四节主观量
一理论上的推导
二事实上的证明
第五节足量
一已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二重叠的足量性
第六章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表现
第一节结构形式对量的影响
一生动形式的量级差异
二生动形式的量级表现
三各小类间的量级比较
第二节音响度对量的影响
一象声词的启示
二ABB式词的量级表现
三BB的音响度与ABB的量级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第七章形容词生动形式量的扩张
第一节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情况
一受低程度副词修饰
二受高程度副词修饰
三量的相对与绝对
四小结
第二节生动式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动因与基础
——以“很雪白”类结构为例
一结构形成的动因
二结构形成的基础
三语法形式的实质

第三篇凸显性
第八章过程凸显——指宾状语句的功能透视
第一节句位实现的语义句法制约
一语义制约
二句法制约
三体的限制
四小结
第二节句式的篇章功能
一定语句的篇章功能
二状语句的篇章功能
第三节句式篇章功能的及物性解释
一动词的“体”特征
二宾语名词的“个体化”特征
三状语句中动宾短语的凝固性
第四节句法异位的信息意图
第五节结语
第九章焦点凸显——状态形容词与数量词的句法位置
第一节结构的性质和意义
一结构的性质
二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结构的话题特性
一多为刚被激活的信息
二只出现于评述句
三名词有类指倾向
第三节结构的焦点特征
一A类结构与自然焦点
二B类结构与话题焦点
三焦点性质的语义允准
第四节数量词的作用
一凸焦
二调焦
第五节相关问题讨论
第十章性状凸显——形名组合的表达功能
第一节句法组合上的限制
一语义制约
二句法制约
三体的限制
四小结
第二节句式的篇章功能
一定语句的篇章功能
二状语句的篇章功能
第三节句式篇章功能的及物性解释
一动词的“体”特征
二宾语名词的“个体化”特征
三状语句中动宾短语的凝固性
第四节句法异位的信息意图
第五节结语
第九章焦点凸显——状态形容词与数量词的句法位置
第一节结构的性质和意义
一结构的性质
二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结构的话题特性
一多为刚被激活的信息
二只出现于评述句
三名词有类指倾向
第三节结构的焦点特征
一A类结构与自然焦点
二B类结构与话题焦点
三焦点性质的语义允准
第四节数量词的作用
一凸焦
二调焦
第五节相关问题讨论
第十章性状凸显——形名组合的表达功能
第一节句法组合上的限制
一性质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
二状态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
第二节表达功能上的差别
一做定语
二做谓语
三小结
第三节结语
第十一章可及度凸显——状态形容词小类的连用顺序
第一节对状态形容词连用顺序的可能解释
第二节可及性理论与状态形容词的可及性
一可及性理论
二状态形容词的可及性
第三节状态形容词连用顺序的可及性解释
一不同小类的状态形容词连用
二相同小类的状态形容词连用
三作为证明的语料统计
四例外现象的解释
结语
一描绘性特征
二调量性特征
三凸显性特征
参考文献
后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