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文化变迁与中俄关系的演变
  • 政治文化变迁与中俄关系的演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文化变迁与中俄关系的演变

12 3.3折 36 全新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飞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飞 著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1233953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中苏关系从友好结盟到恶化对抗,再从缓和改善到重归于好,充满了戏剧性的复杂变化。其中固然存在客观因素,但进行冷静反思,应该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意识形态问题首当其冲。1989年小平同志在会见戈尔乔夫时说,至于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他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回过头来看,双言讲的都是空话。那些争论,我们也不相信自己是全对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50多年来的中苏(俄)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外交学院青年学者高飞所著《政治文化变迁与中俄关系的演变》一书。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对两国关系进行核理和分析,从中探讨研究发展中国外交的经验教训,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高飞,外交学院副教授,博士。历任该院外交学系外交学与中国外交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副处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
教育和访学背景: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哈佛大学、莫斯科外交学院、法国巴黎十一大学访学。
主要学术成果:《百年中俄关系》(合著)、《外交学译丛》(主编)、《外交理论: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合译),以及学术论文《从韬光养晦到“和平崛起”:评中国外交的策略调整》、《学习、认知与中国安全观念的创新——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俄双边关系案例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俄罗斯视角》、《俄罗斯离WTO有多远:俄罗斯入世的历史、问题与前景》、《朝共体系的历史流变与现实意义》、《1950-1960年代中苏关系演变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探索》、《浅析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政治文化视角》、《当代外交学研究现状分析》、《技术进步在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进化论与国际政治》、《信息革命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体系、单元与结构
第2章社会主义阵营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的对立统一:中苏同盟的建立
第一节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文化体系与结构
第二节历史传统造就的中苏民族文化特征
第三节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文化认同矛盾及其解决——中苏结盟
第3章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矛盾凸显:中苏分歧与冲突
第一节中苏分歧的政治文化成因及变质
第二节中国对苏联的地位威胁和政策挑战
第三节苏联追求苏美领导世界及其对中国的伤害
第4章政治文化冲突解决模式的失效:从意识形态的论战到国家关系恶化
第一节国际共动宾论战传统与中苏大论战
第二节中苏国家关系的恶化
第三节从意识形态的论战到国家关系恶化的政治文化解释
第5章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的重塑:从军事冲突、国家对抗到关系正常化
第一节中苏国家关系的全面对抗
第二节中苏国家定位的疏离
第三节政治文化变迁与中苏关系的正常化
第6章建构合作的文化: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
第一节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转变
第二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从国家的友好到人民的友谊——中俄互办国家年
结论
附录1949-2008年中俄(苏)关系大事记
参考资料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