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30.95 4.6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野狐狸
出版社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17293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79149
上书时间2025-01-10
历史如何说
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一部部厚重的典籍,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历史仍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都萦绕在我们身边,从未消失。
有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写一部好看的历史,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凭着自己的一支笔,把一段沉睡的历史唤醒,让大家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原貌,感受到它的脉搏。
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显得有点“刻板”。政治事件排列在前,经济文化点缀在后,王朝更替、人物更替,如是而已。我想,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鲜活生动,有血有肉,他们有优点有缺陷,有时胸怀大志,有时私心作祟,一如你身边的张三、李四。
不仅历史人物如此,一个王朝、一项制度、一个经济现象、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它特定的产生条件和演进规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
所以,历史作品不是历史小说,它不仅要告诉大家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要传递出有温度的历史观。
基于个人偏好,我决定写一写宋朝的故事,讲述公元960年至1279年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邀请宋太祖赵匡胤、千古名臣范仲淹、改革家王安石、大文豪苏东坡、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文天祥……来到我们的身边,共同进行一次千年神游。
当然,我写的仍是正史,史实来源既包括《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代史料,也包括《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等笔记杂谈,写作中还会参考近现代宋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著述。文章以讲述宋代的政治事件为主线,穿插描述那时的制度、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同时也融入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观点,旨在全面客观地展现那个绚丽时代。
宋代的历史不好写,因为宋朝总给人积贫积弱的印象,一有外战总是习惯性掉链子,宫斗戏也显得成色不足,偶尔碰到几个熟悉的大文人,还会唤醒你“全文背诵”的酸楚记忆。但是,宋朝也有自己的亮色,它的文治风韵、翰墨风华,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它的印记,留在每个人的吃穿住行里,从未消失。
我希望,通过我的描述,能让那段历史活过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式”。
宋朝进行时!
是的,它就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宋朝三百年,武功不如汉唐豪迈,政治斗争不如明清那般波诡云谲,却有着不一样的人文风采。本系列图书,旨在以通俗幽默的笔触,让那段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
第二卷《人文鼎盛》主要讲述宋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三朝历史,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宋朝与其北边的辽国、西北边的党项政权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真宗时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赢得十多年的边境太平。在内外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赵恒在大臣的鼓动下,上演了荒诞不经的天书封禅。赵祯继位时,年纪尚幼,由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十年后,赵祯亲政,面对内忧外患,他大力启用人才,外有范仲淹、富弼、狄青等人应对西夏、辽国、广南事务,内有韩琦、包拯、欧阳修等人主持政务文教。为了富国强兵,赵祯任用范仲淹和富弼等人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可惜新政不过昙花一现。
宋朝三百年,武功不如汉唐豪迈,政治斗争不如明清那般波诡云谲,却有着不一样的人文风采。本系列图书,旨在以通俗幽默的笔触,让那段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
第二卷《人文鼎盛》主要讲述宋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三朝历史,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宋朝与其北边的辽国、西北边的党项政权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真宗时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赢得十多年的边境太平。在内外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赵恒在大臣的鼓动下,上演了荒诞不经的天书封禅。赵祯继位时,年纪尚幼,由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十年后,赵祯亲政,面对内忧外患,他大力启用人才,外有范仲淹、富弼、狄青等人应对西夏、辽国、广南事务,内有韩琦、包拯、欧阳修等人主持政务文教。为了富国强兵,赵祯任用范仲淹和富弼等人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可惜新政不过昙花一现。
作者笔名“野狐狸”,本名周吉,1980年生,浙江慈溪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现为一基层公务员。一个以读书、码字为乐的人,一个喜欢钻在故纸堆里扒历史的人,希望能写出一部好看的作品,还原一段精彩的历史,同时讲述自己的人生态度。
章当家的滋味
第二章左右天子
第三章澶渊之盟
第四章一国君臣如病狂
第五章归去来
第六章对垒
第七章黄雀在后
第八章二人圣
第九章天下、己任
第十章四面边声连角起
第十一章议和,议和
第十二章庆历新政(一)
第十三章庆历新政(二)
第十四章庆历新政(三)
第十五章一代文宗
第十六章悲怆的名将
第十七章后继无人
第十八章火德难继
宋朝三百年,武功不如汉唐豪迈,政治斗争不如明清那般波诡云谲,却有着不一样的人文风采。本系列图书,旨在以通俗幽默的笔触,让那段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
第二卷《人文鼎盛》主要讲述宋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三朝历史,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宋朝与其北边的辽国、西北边的党项政权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真宗时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赢得十多年的边境太平。在内外一片祥和的氛围中,赵恒在大臣的鼓动下,上演了荒诞不经的天书封禅。赵祯继位时,年纪尚幼,由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十年后,赵祯亲政,面对内忧外患,他大力启用人才,外有范仲淹、富弼、狄青等人应对西夏、辽国、广南事务,内有韩琦、包拯、欧阳修等人主持政务文教。为了富国强兵,赵祯任用范仲淹和富弼等人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可惜新政不过昙花一现。
作者笔名“野狐狸”,本名周吉,1980年生,浙江慈溪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现为一基层公务员。一个以读书、码字为乐的人,一个喜欢钻在故纸堆里扒历史的人,希望能写出一部好看的作品,还原一段精彩的历史,同时讲述自己的人生态度。
章 当家的滋味
血气方刚
提起宋真宗赵恒,我们通常会想起他曾经写过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的意思很直白,作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巨额存款会有的,豪宅会有的,名车会有的,那个什么也会有的……只要你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这堪称一千年前的强公务员招聘广告。
记得我们在中学课本上接触到这首诗的时候,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们,这首诗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是腐朽落后的,应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其实,按照当时的认知条件,这种想法却是很多读书人的共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要有,吃饱吃好也很重要嘛。
皇帝是天底下权力的人,却又是不自由的人。刚当上皇帝的赵恒有一堆事要干。
给老爸送葬,给大臣升官,把死去的亲妈追封为皇太后,把老婆封为皇后,把自己的生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再宣布大赦天下……一连串工作看上去不起眼,但礼数繁杂,够赵恒忙上一阵子了。
例行公事完毕,赵恒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新皇帝上任后首先要办的就是人事洗牌,拥戴有功的就要奖赏,看不顺眼的就得处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多人都推测,王继恩那帮人是死定了,的悬念是斩首弃市,还是赏赐一杯毒酒?
朝廷很快发布了处置决定,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参知政事李昌龄,贬为节度行军司马(从八品小官);
知制诰胡旦,削去官籍,流放浔州(今广西桂平)。
王继恩,贬为右监门卫将军(从四品),均州安置(类似于监视居住)。
那位李皇后,则顺当地升级成了太后。
处理完毕,再无一人受到波及。
不仅结果让人意外,理由也很耐人寻味。诏令压根就没提什么谋立赵元佐之类的事情。处理胡旦的理由是他诏书写得不好(颇恣胸臆),处理李昌龄和王继恩的理由是说两人勾勾搭搭,泄露机密(漏泄宫禁语言)。
总而言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替赵恒出主意的,还是老臣吕端。吕端做事老道,他之所以这么做,正是为了快速稳定人心,让新皇帝迅速掌握权力。
化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是为宽容!
宽容,是赵恒从吕端那里学来的治国本领。很快,他把这一本领付诸实践,宣布了另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为他赢得了更多人心。
咸平元年(998),即位后第二年,赵恒宣布恢复叔叔赵廷美的皇叔身份,重新追认他为秦王、西京留守兼中书令,并给他的两个儿子加官晋爵。堂兄弟赵德昭、赵德芳的后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照顾。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举措也没什么了不起。给死人发几个空头名号,有什么用呢?但是,如果回顾一下前代血雨腥风的皇位斗争史,再回到赵恒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你会发现,这些举措还是值得称道的。
毕竟,他刚从父亲手中接过权力,现在又马上纠正父亲留下的错误,不啻(chì)是一种自我否定。
吕端是赵恒坐稳皇位的头号功臣,赵恒对这位老臣充满感激。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赵恒每次见到吕端都“肃然拱揖”,从不直呼其名。
吕端长得比较胖,年纪又大了,走起宫殿的台阶来有点儿吃力,赵恒就命木匠专门做了临时阶梯,方便吕端进出。
很可惜,这位忠厚智慧的老臣并没能辅佐赵恒多久。赵恒即位后不久,吕端就生了重病,无法再处理政务。
咸平二年(999),吕端解职回家,第二年,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就在吕端告病归家的那一年,赵恒遇到了个真正的考验——辽国入寇!
这回,他必须独自面对。
辽国的统治者依然是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
雍熙年间(984—987)大战一场后,宋辽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赵恒刚即位的时候,曾主动向辽国示好,希望能缓和关系,但没办成。此时,萧太后正琢磨着如何欺负一下赵恒这个“职场新人”。
宋咸平二年(999),辽统和十七年,辽国宣布伐宋。
消息传到宋朝,赵恒只好硬着头皮应战。值得庆幸的是,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都已经病逝了,这回为辽国打先锋的是梁王耶律隆庆。
九月,辽国出兵,先是攻打保州(今河北保定),攻了几天没拿下,转而绕道进攻威虏军。
所谓的“威虏军”,并不是军队名称,而是一个地名,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威虏军的治所在遂城(今河北保定徐水区),负责守城的宋军将领乃名将杨业之子——杨延昭。
当时,北方天气已经比较寒冷,遂城城小人少,辽军攻势如潮,形势十分吃紧。杨延昭无愧为杨家虎将,上演了一出冰城御敌的妙计。
三国时期,曹操进攻马超,曹军想渡过渭河去安营扎寨,但每次士兵渡河都被马超的骑兵冲散。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意见,趁着天冷,命人连夜把水泼在沙土堆筑的营垒上,一夜之间筑了几座冰城,曹军终于站稳脚跟,终击败马超。史称“泼水筑冰城”之计。
杨延昭把历史重新演绎了一遍。趁辽军夜间停止攻势,他发动全城军民去挑水上城,使劲往城墙上泼水。待到第二天辽军再度前来攻城之时,赫然发现眼前伫立了一座冰城。如此一来,辽军别说攻城了,就是放手让你爬也未必爬得上去。再看城头上的杨延昭,他已经把全城能动员的人都组织了起来,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还摆出了一副“有种你就爬上来”的表情。辽军见此情景,只能咬牙切齿地撤退。
辽军从遂城撤围后,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继续绕道向宋朝腹地深入,在祁州、赵州、邢州、洺州等地四处劫掠。
边境烽火连天,开封城里的赵恒和大臣焦急万分,他们必须马上应对。
了解点儿宋史的人都对赵恒有一个印象——胆小。这个印象并没错,但我要告诉大家,赵恒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胆小的。如果我让大家猜一下,赵恒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猜错。
事实上,赵恒小时候爱玩的游戏就是行军打仗。
据说,赵恒总喜欢命令宫里的人扮成士兵,由自己来当统帅,在房间里扯着嗓子喊打喊杀,这一点跟很多男孩子都一样。不同的是,你想当统帅是要通过石头剪刀布赢来的,而赵恒不用,因为人家是皇子嘛。
所以,收到边关急报后,赵恒虽然感到焦虑,内心却有一丝激动。指挥千军万马冲锋杀敌,不正是儿时的梦想吗?
这时,就有一批人站出来投其所好,劝他借机亲征,一来御敌,二来树立威信。
赵恒欣然同意。
十二月,赵恒命宰相李沆留守东京,自己亲率大军北上,直指边境重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在新鲜感的支配下,赵恒对这次亲征投入了极高热情,他穿起了厚重的盔甲,主持了庄严的军礼,看着遮天蔽日的旌旗和浩浩荡荡的军队,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他似乎感到祖上骁勇善战的血性已在自己体内复苏,自己血管里正奔腾着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胆略。
冬日融融,大地苍茫,绵长的军队行进在路上,军士踩在雪上发出厚重的咯吱咯吱声。越接近边境,赵恒的心情越亢奋。他渴望早日抵达战场,指挥将士杀敌御寇。
然而,赵恒的豪迈并没能持续太久。一路走过,他真正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因伤病折磨而哀嚎的士兵,顶风冒雪运送军粮的民夫,为逃避辽军劫掠而奔逃的难民。
这些都是打仗游戏中无法见到的场景。边境地区粗鄙的生活条件更无法和繁华的京城相比,这里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花团锦簇的宫苑,也没有各色山珍海味。这里有的只是呼啸的寒风和急促的马蹄声。
一切都在告诉你,这是战场!
其实,这些还不是重要的。赵恒每天都在面对一封封告急文书,皇帝既然御驾亲征,那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决策者,许多事情都要等着他来做出指示。而赵恒偏偏讨厌决策判断,他天性优柔寡断,害怕承担责任。面对复杂的形势,让他迅速做出决断,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皇帝身边不是有大批谋臣将领吗?没错,参考意见是有的,但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提出来的意见也各式各样,说到底,后拍板的人还是你。谁让你是皇帝,还不甘寂寞地跑到前线来“现场办公”,你不背锅谁背锅?
当时,辽军分成几股四处乱窜,让人摸不着头脑,究竟该如何应对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将领主张坚守城池,不轻易出击,等辽军疲惫了再寻找战机;有的将领觉得在宋朝的土地上不能任由辽军撒野,应该出城迎敌。
赵恒觉得每种意见的理由都很充分,听完这个点点头,听完那个依然点点头,头点完后,依然没个主意。
真正的战争和打仗游戏真的不一样,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敌情、将领、士气、地形、军粮、天气、装备,等等,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这些专业的知识一放到赵恒的面前,他瞬间就头大了。他终于感受到打仗并不是宫廷里的游戏,这个亲征的决定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
我不想待在这儿了,我要赶快回去。
马伯庸:野狐狸的文笔极好,能将枯燥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而且叙事很有水平,能将繁冗复杂的历史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翻开《宋朝进行时》,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吴钩:宋史写的人很多,野狐狸的《宋朝进行时》既幽默风趣,又严谨可靠,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得恰到好处,是难得的佳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