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26.45 5.5折 ¥ 48 全新
库存80件
作者马彦涛 著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15026848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9425990
上书时间2025-01-10
序 言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社会的发展与历史交往中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本领,使之能够在纷乱复杂、变化多端的人类社会中,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历史中,在风云变幻、各种不可预测因素叠加的国际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而任何一个社会主体能力与本领的大小又是决定其能否有效生存的衡量标准。
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而推进人类社会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践与国家的治理能力息息相关。如果说理论构建是国家治理的形而上的设计,那么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则是对这种形而上的理论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保障。也许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一个完美的理想图景中推进的,但是任何完美的蓝图设计都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以妥协的方式推进。也就是说,没有超强的治理能力,任何理想化的东西都会受到影响。
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可以说,我国国家治理进入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阶段,而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正是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的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学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学科视角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从历史渊源、理论内涵、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本书所提到的从法学、政治学、党史以及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是,也可以看到,对国家治理能力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的成果仍然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本书的作者认为,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具体体现在政党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及其他组织治理能力上,我国国家治理能力要有效地发挥,必须是在实现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下,继而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使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科学的、富有逻辑的。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治理实现了现代化,才可能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当然,作者在提出观点的同时,也慎重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代化目标是一种趋于 “良治”并迈向 “善治”的过程,是一种实现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状态。而在我国国家治理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必须在治理主体能力的提升、治理机制的动态平衡、治理生态的有效营造的基础上实现。
无论怎么看,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是中国社会新发展阶段的主题,也是中国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目标。本书从哲学视角,特别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方法研究国家治理能力,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理论构建。这也是本书所呈现给读者与学界的价值所在。
阮 青
2022年3月28日于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后 记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研究》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从哲学视角对国家治理能力展开研究是基于我的专业所学而形成的。2004年,我步入贵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其间,我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单纯的。2008年,我继续在贵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行政管理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那时就在想,思想有效表达的前提必须是理论的完善,以此才能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实现治理之 “善”。可以说,通过行政的方式能否实现国家治理之 “善”,是这一阶段我较为困惑的问题。2015 ,我在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面试时,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的徐伟新教授问道: “你之前所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现在报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转专业呢?”我的回答是:“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学好、用好专业所学,也只能从术的层面实现某个区域的治理状态,而要实现国家治理的良性状态,必须从哲学的理论高度来思考问题。”2021年我在参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面试时,回答依然如上。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为了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终都以失败而落幕。中国向何处去,谁来担负起拯救民族与人民的重任,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在国家治理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比较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实现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时至今日,我国在制度建设上已近于成熟与定型,这也为实现2035年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简单来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由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组成。而要从理论上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给出回答,是不容易的,是需要进行反复地探讨的。哲学是一切学科之母,哲学是对问题的追问。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一个全新的理论,不但要从公共管理学、法学、党史、政治学等学科的视角进行追问并给出答案,更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索。
相对而言,本书仅从哲学视角对国家治理能力作了研究。在国家治理能力语境下,本书从西方、中国及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治理能力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从哲学的视角对国家治理能力为何是这样进行回答。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些理论表达及观点主张进行分析,并尝试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由政党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及其他组织治理能力所构成,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遵循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以此,才能使中国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回顾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总能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来,慢慢回味。对于我这样一个跨专业研究的人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做好博士论文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博士论文的写作是一个自我锻炼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实现飞跃的过程。感谢恩师阮青先生对我的悉心教导与帮助,每每想起,总会被先生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洞见、高尚的情操所折服,那是一种春风拂面、润物无声的感化。感谢论文答辩主席马俊峰教授,答辩委员许全兴教授、侯才教授、毛卫平教授、徐斌教授,感谢论文开题及预答辩过程中何建华教授、鉴传今教授、王善超教授、陈培永教授给论文所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的诸位老师给予授课、帮助、指导及博士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家人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父母、弟弟在我求学的道路上,特别是在我艰难的时刻给予了无私的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
时至今日,本书已经成稿4年了,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对本书进行了丰富与完善。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未能一一标出,在此向学界同人表达谢意。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辑们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及时高效的帮助,在此也一并致意。
我所进行的从哲学角度对国家治理能力开展研究的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期待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取得更多成果与更大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伯黔
2018年7月5日于中央党校自得园89楼134室
2022年3月28日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903室
本书将国家治理能力界定在中国治理体系之下,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从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溯源、内涵界定,以及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实现机制和未来走向五个方面进行了基础性探讨,提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理想状态是“善治”、现实状态是“良治”、时代目标是现代化,并进一步论证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具体条件,以期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框架,深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研究,拓宽国家治理能力的学科视野。
马彦涛,中央党校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公开发表文章40多篇,主持2项省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版《增强斗争本领》《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等著作。
引言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 21
章 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溯源……………………………… 26
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思想………………………26
第二节:西方国家治理能力思想………………… 5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思想………………… 71
第二章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内涵概论………… 80
节国家治理能力的哲学内涵 ……… 80
第二节中国国家理能力的…… 102第三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结构……………………………… 109
第三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政党治理能力……… 120
节政党治理能力概述………………………………… 120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优势和范畴……133
第三节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保障………… 144
第四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机制..………… 165
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评价原则……………………… 165
第二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路径……………………… 175第三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保障机制……………………… 187
第五章,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未来走向....………………… 211
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目标取向……………… 211
第二节国能力代化的实现条件……………… 229
第三节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逻辑…………………… 236
结语 ..…… 244
参考文献 .......... .. 246
后记 ................. ·259
本书将国家治理能力界定在中国治理体系之下,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从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溯源、内涵界定,以及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实现机制和未来走向五个方面进行了基础性探讨,提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理想状态是“善治”、现实状态是“良治”、时代目标是现代化,并进一步论证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具体条件,以期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框架,深化对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研究,拓宽国家治理能力的学科视野。
马彦涛,中央党校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公开发表文章40多篇,主持2项省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版《增强斗争本领》《防范化解政治领域重大风险》等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