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延安对话(第17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 1937,延安对话(第17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37,延安对话(第17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29.15 6.5折 45 全新

库存1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托马斯·亚瑟·毕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0129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29260044

上书时间2025-01-0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商品简介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作者简介

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 Bisson 1900-1979):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担任过美国政府的东亚政治经济顾问。曾于1924年至1928年期间来到中国,先后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所中学以及燕京大学执教。1937年6月,到访延安,后返回美国。1948年至195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任教。后因麦卡锡主义政策影响被迫离开美国。1969年,应邀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为该校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奠基人。


 


译者简介:李彦,北京人,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1997年起在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现任文化及语言研究系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7年起担任滑铁卢孔子学院加方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从1985年起从事中英文双语创作、翻译。曾获中外多个文学奖项。主要作品有:英文长篇小说《红浮萍》《雪百合》,中文长篇小说《海底》《嫁得西风》,纪实文学《兰台遗卷》《不远万里》《校园里那株美洲蕾》等。



目录
作者简介5

序7

前言15

章 时代风云19

第二章 潜抵西安26

第三章 越水翻山33

第四章 延安日夜48

第五章 边区概况62

第六章 抗大见闻73

第七章 访谈(1937年6月23日)80

第八章 访谈(1937年6月23日)88

第九章 访谈(上)(1937年6月22日)100

第十章 访谈(下)(1937年6月23日)115

第十一章 归途散记122

第十二章 回眸一瞥136

照片149

地图179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是美国学者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


作者托马斯•亚瑟•毕森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采访了、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并将这些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除了文字记录之外,毕森一行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有从西安到延安的沿途景象,有延安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捕捉到许多正值盛年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面容与身姿。


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而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主编推荐

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 Bisson 1900-1979):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担任过美国政府的东亚政治经济顾问。曾于1924年至1928年期间来到中国,先后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所中学以及燕京大学执教。1937年6月,到访延安,后返回美国。1948年至195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任教。后因麦卡锡主义政策影响被迫离开美国。1969年,应邀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为该校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奠基人。

 

译者简介:李彦,北京人,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1997年起在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现任文化及语言研究系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7年起担任滑铁卢孔子学院加方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从1985年起从事中英文双语创作、翻译。曾获中外多个文学奖项。主要作品有:英文长篇小说《红浮萍》《雪百合》,中文长篇小说《海底》《嫁得西风》,纪实文学《兰台遗卷》《不远万里》《校园里那株美洲蕾》等。



精彩内容

星期二,六月二十二日

我们在延安的个早晨,访问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的主要机构。

在途中,我们的照相机抓拍到了一支正在行进中的红军队伍。

进入抗大之后,便再次遇到了一个惊喜。朱德正在那里给一个班的学员们做报告。这是我们次看到这位红军司令员。他体魄强壮结实、五官轮廓鲜明,与我们心目中的想象十分吻合。

看到我们,朱德很快就中断了他的讲话,来到大门口,与我们一一握手,并配合我们的要求,与大家合影留念。其中一张他单独拍摄的照片,可以算得上一幅绝佳的肖像,展现出他在四十九岁的年纪上,依旧神采奕奕、充满活力。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已经与好几位抗大的学员和教师进行了交流。他们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士气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与身旁那些空旷简陋的宿舍和课堂,形成了反差巨大的鲜明对照。

看着眼前的这些人,还有他们的生活环境,我突然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些人正在全力以赴地准备着,一旦抗日战争打响之后,他们将立即承担起延安的突击队重任。

我们失去了和抗大校长林彪见面的机会。他在骑马时不小心跌落,严重骨折,正在养伤。

对的采访,花去了很长的时间。但这是我们的重头戏,所以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在他那间简朴至极的窑洞式书房里会见了我们。那个时候,他所居住的地方就在延安城的山坡上边,来去十分方便,而不是后来因为轰炸而被迫分散到周边地区的那排窑洞。的书房不大,我们几个人,再加上翻译,就挤满了整个空间。

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延安那种无拘无束、亲切随意的气氛了。在这里停留时,又额外增加了喝茶聊天的乐趣。一切都像是不紧不慢的,但一切又都是严肃认真的,没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

不失时机,立刻就开始了谈话,并始终对谈话起着主导作用。但他自始至终都注意着,让这次采访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他每说上几句话就会停顿下来,让那位出色的英文翻译转换成英语。这样也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做完整的笔记。

毫无疑问,在国共两党近所讨论的统一战线的问题上,肯定反复多次地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提案和争议。然而,考虑到他此刻是在一个非官方的场合,几乎就像是在和普通人闲聊那样,所以,这种采访形式本身,就为我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观察机会,足以见证清晰的头脑和知性力量。

如今回首往事,记得1937年的秋天,当我离开延安,回到北平后,次着手整理我的笔记时,那时就感到,如果有朝一日我打算把这些采访时记录的段落编辑成书出版的话,甚至根本用不着做任何修改,就完全可以发表。

那年四十三岁了,身材瘦削,动作敏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显示出年轻小伙子一般的气质来。不知为何,他的种种优点和魅力完美得融为一体,再加上他深邃的思想、审慎的态度,竟让人感觉到一种高深莫测。

更出人意外的是,他会在每次采访开始时,突然间抛出来一串连珠妙语,既生动又幽默。虽然我没能记录下来,但岁月如梭,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谈笑风生、潇洒自如,却依然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鲜明如初。

这个下午的采访开始时,让我们每个人先各自介绍一下所从事的工作。当我们中的一人提到,菲立浦·贾菲先生是经营圣诞卡的批发商时,便脱口而出道:“上帝保佑你的圣诞卡生意兴隆啊!”

那天的晚饭,是在朱德家里吃的。他的住处,比的略微宽敞,布置得也稍微像样些。一同就餐的人包括、周恩来、博古,还有其他人。

吃完饭后,大家一面等候去剧院看演出,一面在晚霞映照的院落里参观浏览。

夜幕下垂之后,我们大家一起走到了剧院。那是一座高大的房屋,外表就像美国农庄里常见的谷仓一样。里面摆放着能坐几百个人的长条板凳,还有一座不小的舞台。

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有一半是戏剧,另外一半是五花八门的各种艺术形式。被当地人称为“红小鬼”的少先队队员们表演了几个活报剧。还有在中国竹笛伴奏下翩翩起舞的芭蕾选段。也有高尔基的话剧《母亲》的选场。但是,大部分话剧的内容都反映出当地的特色。通常都是独幕话剧,也一律都会传达出某种信念。有的是与社会相关的,例如破除封建迷信旧习俗、提倡锻炼身体讲卫生。也有的携带着政治色彩,例如反对日本侵略、提倡民主选举和全国结成统一战线等等。

、朱德、博古和我们几个人坐在一处。大家和全场观众一样,对每个节目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



媒体评论

尘封八十年珍贵史料 国内首版,

征程几万里烽火岁月 映照初心。

 

1937年在延安,一个美国学者与共产党领袖及民众的对话。中文版首次出版。

 

一部新发现的“红星照耀中国”

 

对话红色圣地中的革命领袖

倾听历史转折中的崇高理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所以毫无顾忌地透露出这些讯息,是因为他们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此刻正站立在历史转折点的紧要关头上,并能清晰地展望到前景和未来。——(美)欧文•拉铁摩尔

它真实地记录下美方时势研究人员在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到来前后一刻,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全面抗战到来前后关头,所做的重要政治宣示;真实地记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北苏区在全面抗战到来前的那一刻,所实施的各项制度政策以及人民的精神面貌。

——陈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会顽强不屈地奋斗着、坚持着,要把这种精神推广到整个中国。” 

——(美)托马斯•亚瑟•毕森(T.A. Bisson)1937年6月

 

我曾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但却是我见过的一个能够统一全中国的人。

——(瑞典)艾飞•希尔(Effie Hill,与毕森同行的机械师)1937年6月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所以毫无顾忌地透露出这些讯息,是因为他们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此刻正站立在历史转折点的紧要关头上,并能清晰地展望到前景和未来。

毕森所记录下来的在延安那一场又一场谈话之中,为突出的特色,便是中国革命领袖们令人震撼的清晰思维和先见之明。      

——(美)欧文•拉铁摩尔 ( Owen Lattimore,与毕森同行者的东方学者)1972年8月 

 

“在过去的几十年岁月里,我曾辗转流离,多次搬迁,但是,这两本笔记却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身边,跟随着我,浪迹天涯。仅此一点,便足以证明,它们在我脑中所蕴含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 托马斯•亚瑟•毕森(T.A. Bisson,1900-197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