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13.02 3.1折 42 全新

库存23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应美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0748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29248313

上书时间2025-01-0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挫折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提起挫折教育,有些家长总会简单粗暴地把挫折教育理解为吃苦。他们认为,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刻意让孩子多经受挫折,就是挫折教育,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于是,他们就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挫折。他们告诉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让你吃苦,那都是为你好。”“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住社会捶打的,等你踏入社会了,一定会感谢现在吃苦的自己。”“这才到哪啊!你以后还会吃更多的苦,还会经历更大的挫折呢!”

此外,为了避免孩子骄躁,他们还秉持“少夸赞,多批评”的教育理念,经常对孩子使用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语言,比如“脑子笨”“不争气”“没出息”等。后,他们发现,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变得越来越差,内心更加敏感,遇事更容易崩溃,整个人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其实,家长简单地将挫折教育理解为吃苦,并用言语攻击孩子,只会不断增加孩子的挫败感,让孩子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无法让父母满意,从而变得更加自卑、消极、抑郁。这样的教育简直就是在害孩子。

显然,挫折教育并不意味一定要吃苦,教育才是重中之重。挫折是孩子好的老师,挫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升孩子的耐挫力,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但前提是孩子愿意接纳挫折,敢于直面挫折,不畏难、不逃避、不依赖、不推诿,勤于思考,乐于实践,敢于担当,这些才是挫折教育的真正意义。

生活本身就挫折不断,所以不必再人为地制造挫折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校被孤立、亲人离世、身体有缺陷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而且这些涉及孩子生活、学习、社交、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挫折常常是持续不断的。因此,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没有挫折可以经历,更不必因此而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以免无端增添孩子的压力和负担。

身为父母,与其一个劲儿地给孩子加油打气,不如给孩子以情感支持。每一个不惧挫折、内心强大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温暖的情感支持。孩子能从父母的情感支持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以及直面挫折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情感支持能给孩子以鼓励、自信,能让孩子的自尊心更强,让孩子的心态更积极健康,而单纯地给孩子加油打气、冷眼旁观地鼓励孩子要勇敢是无法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孩子在学校、家庭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挫折,并给父母提供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还明确指出了父母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以及挫折教育对孩子的真正意义。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助孩子战胜挫折。



导语摘要

书中主要从父母关爱、抗挫心理、家庭挫折、社交冲突与矛盾、学习烦恼、挫折教育的意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挫折,并给父母提供了专业、科学、可行的建议,旨在帮助父母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并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挫折中收获成长。



作者简介

王应美,家庭教育工作者,自由创作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及人格健全的孩子。关于挫折教育,始终秉持“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才是重中之重”的育儿理念,希望孩子能在挫折中变得更加独立、坚强、理智和勇敢,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



目录

章 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呵护孩子,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 002


多一分尊重,孩子才会多一分自信 / 006


有技巧地沟通,引导孩子寻找战胜挫折的方法 / 009


鼓励孩子,给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 / 013


积极开导,培养孩子清除灰色记忆的能力 / 017


即使抗挫失败,也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 021


 


第二章 提高耐挫力,从建立孩子的积极心理开始


及时排解失败心理,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 026


克服依赖心理,是应对挫折的重要保障 / 030


摆脱孤僻的困扰,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融入集体 / 034


正确认识逃避,敢于面对挫折才是真的强大 / 038


远离消极攀比心理,不刻意比较才会获得快乐 / 042


消除畏难情绪,适当打破孩子的舒适圈 / 046


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乐观的孩子才能应对一切挫折 / 051


避免习得性无助的伤害,有自尊的孩子更健康 / 055


 


第三章 正视家庭中的挫折,父母是孩子挫折教育的导师


面对家庭暴力,及时疏导孩子的受伤心理 / 060


亲人离世,引导孩子学会珍惜眼前人 / 065


吃五谷生百病,教育孩子生病也要乐观 / 069


爸爸妈妈离异了,但依然都很爱你 / 073


重组完整家庭,也要重给孩子完整的爱 / 078


自己的事不会做,鼓励孩子勇敢地寻求帮助 / 083


 


第四章 社交中的矛盾与冲突,也可化为欢声笑语


没朋友的孩子,从交个朋友开始 / 088


即使有生理缺陷,你也不是“另类” / 092


别太在乎外表的美与丑,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 096


被取难听的外号,并不是你的错 / 099


被同学嘲笑,先稳定孩子的情绪 / 103


和同学起了冲突,引导孩子在冲突中找寻认同和理解 / 108


不被同学接纳只是暂时的,首先要学会真诚地赞美人 / 112


太过内向的孩子,用爱去敲开他的心门 / 116


 


第五章 在学习烦恼中激发学习潜能,让学习更有成就感


总记不住知识点,不妨先强化孩子的记忆力 / 120


考前紧张焦虑,设法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 124


糟糕的厌学情绪,培养读书兴趣才能主动学习 / 128


毫无目的地学,不如一起来制订学习计划 / 132


无奈的偏科,从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开始 / 136


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有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141


学习固化不懂变通,科学训练思维方式很关键 / 145


陷入努力也不理想的瓶颈,试试调整学习方法 / 149


 


第六章 挫折教育磨炼优秀品质,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


有效的挫折教育,是孩子身心独立的内驱力 / 154


积极应对挫折,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 158


挫折可以启迪逆商,让孩子越战越勇 / 162


勇敢面对,挫折总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166


吃一堑,长一智,挫折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70


愈挫愈勇,经历挫折多了,定力也就强了 / 174


挫折教育帮助孩子戒骄戒躁,变得更加沉着理智 / 178


 



内容摘要

书中主要从父母关爱、抗挫心理、家庭挫折、社交冲突与矛盾、学习烦恼、挫折教育的意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挫折,并给父母提供了专业、科学、可行的建议,旨在帮助父母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并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挫折中收获成长。



主编推荐

王应美,家庭教育工作者,自由创作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及人格健全的孩子。关于挫折教育,始终秉持“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才是重中之重”的育儿理念,希望孩子能在挫折中变得更加独立、坚强、理智和勇敢,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



精彩内容

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不单单是孩子的衣食父母,还是孩子的精神导师。他们不但要负责养孩子,还要扛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努力将孩子培养成内心强大、不惧挫折、独立自信的人。他们要给孩子以呵护、尊重和鼓励,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自信以及直面挫折的勇气;他们要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能够积极地开导孩子,培养孩子坚定、勇敢、开朗的性格。可以说,每一个不惧挫折、内心强大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呵护孩子,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面对挫折时勇气的来源,也是孩子战胜各种挫折的力量。每一个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孩子,都有着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这份自尊和自信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交,乃至孩子未来的工作状态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安全感是孩子精彩人生的底色。

 

妈妈总对我说: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所以,每当妈妈出差不在家时,我就会以为我近又不听话了,妈妈不要我了。

 

妈妈总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总在我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还常常责怪我不好好跟人家学习,一说起别人家的孩子,就好像别人家的孩子才是亲生的,而我是捡来的。

 

提到安全感,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房子、金钱和物质。他们以为,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就可以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但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如果家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就可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1.家长敷衍孩子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对自己怎么来到世上感到好奇,他们会问父母:“我是怎么来到这世上的?”大多数父母为了省事,就会采取一些玩笑式的回答来敷衍,比如:“你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呀!”“你是爸爸充话费送的。”“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必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便随口以玩笑式回答了。

殊不知,孩子不但会认真对待父母玩笑式的回答,还会把父母的玩笑话听进心里。父母的玩笑式回答其实是在提醒孩子:他是不值得被爱的。自卑的种子就这样被父母亲手种进了孩子的心里。其实,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之所以会问“我从哪儿来?”,是为了确认自己是被人爱着的,且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但被很多父母以“孩子还小,啥都不懂”给搪塞了。

2.家长看不到孩子的进步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灵性的,他能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有些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就努力按照父母的期望来做事:父母喜欢听话的孩子,他们就听话;父母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琢磨怎么得到父母的认可,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更开心。但是,努力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认可。

“爸爸怎么都看不到我的进步呢?”一个8岁的孩子把自己的成绩单拿给爸爸看,希望爸爸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听到几句表扬的话,结果爸爸只是简单地说了句:“嗯,考得还可以。”再无多余的话,这让孩子很伤心,他觉得爸爸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事实上,看不到孩子进步的父母并不少。

3.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张口闭口所谈论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想借此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想让孩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然而,很多时候,父母这种故意强化别人家孩子的做法,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压抑、自卑,从而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家的小孩。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会钻牛角尖,他们会认为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

“妈妈总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一位刚刚拿到“三好学生”奖状的孩子哭着对老师说。这让老师感到很惊讶:“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进前三,本身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呀!怎么会因为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而伤心呢?”

不是说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就能给孩子安全感,真正能让孩子的内心建立安全感,让孩子不畏挫折,勇于表达自我、挑战自我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是父母的爱和关怀。父母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来帮助孩子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1.用爱和真诚呵护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值得被爱

“被人爱”和“值得被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每一个孩子获得内心安全感的必要前提,是需要父母用爱和真诚去小心呵护的。那些能够感受到自己被人爱且深知自己值得被爱的孩子,内心都是无比强大的,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遇到挫折时,他们不畏怯,不质疑自己,敢于直面挫折,善于分析挫折,且拥有一颗战胜挫折的决心。这样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拒绝而焦虑,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怨恨,不会因为遇到挫折而轻易崩溃,是有着强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人。

2.洞察孩子的情绪,呵护孩子的情感

有些父母并不把孩子的情绪当回事,他们认为孩子都是没心没肺的,前一秒还在为朋友不搭理自己而伤心落泪,后一秒就能和玩具愉快地玩在一起,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安慰。其实,孩子并不是没心没肺的,他们有着细腻的情感,有时敏感、有时脆弱、有时焦虑、有时悲伤、有时嫉妒,每每这些时候,父母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被父母察觉,是一种被爱和幸福的感受。当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被父母察觉,且得到父母的及时回应时,孩子的内心是充满安全感的。他知道,不管什么时候,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因而他们敢于挑战挫折,即便失败了也能快速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继续勇敢地笑对生活。

多一分尊重,孩子才会多一分自信

在有些父母的眼里,孩子就只是孩子,是不谙世事的。于是,他们过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经常代替孩子做决定,甚至还为孩子规划未来,替孩子决定将来的人生。他们把孩子圈养在温室里,当成花朵一样小心呵护。当孩子遇到问题不愿面对时,他们主动替孩子解决问题。他们认为这都是为孩子好,却不知这其实是对孩子成长的不尊重,是对孩子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的不尊重,更是让孩子慢慢失去自信的根本原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