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33.73 6.1折 ¥ 55 全新
库存67件
作者李华平,刘敏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8180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29151955
上书时间2025-01-09
由李华平、刘敏主编的《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一书凝聚了主编、语文名师、一线教师无比的热情、无数的心血、无穷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它集中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战线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们乐于奉献、勤于学习、苦于钻研、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丰硕成果。
《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个精品课程配套用书,是“国培计划”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多个科研项目(尤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的研究成果,是在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中产生的。书中那些精彩的教学片段除少数是课改以前的传统教学经典外,大多数都是新课改的产物。即便是课改前大师们的经典课例,仍然和课改后出现的精彩片段一样熠熠闪光,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瑰宝,都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处于突出位置,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建设、不断创新。这次的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场风暴、一次洗礼、一次新的教育启蒙,甚至可说是一次涅槃。其旨归都是要更好地在我国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次课改大约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达成。个十年完成理论构架,师生家长改变思考新课程的话语体系。第二个十年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落脚点,找到推广新课改的有效途径,让新课程教学成为常态。第三个十年才是新课程大见成效的阶段。当下的课改处于第二个阶段,正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攻坚克难。
课改中的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一样,在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改变学习方式、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课程评价、开展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新理念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普遍认同,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营造了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探索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创造了适用的实施策略,教学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实验工作正在有序地向纵深发展。这些都是课改取得的成绩。但是,随着课改实验的推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显露,并且出现了一些违背课程改革理念、偏离语文教学正道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在课程目标上,淡化做人教育、知识目标,片面追求分数,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偏离“整合统一性”,肢解“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要素。
在教学关系上,片面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责任,把尊重学生搞成无原则地“吹捧”学生。将愉快教学庸俗化,过度地张扬愉悦,不适当地利用学生好玩、好奇的天性,使认知过程缺乏内心冲突,使学习成为“麦当劳”式的快餐,使学生失去接受知识与探究知识互为同构的可能性。回避难度、追求愉悦,遁入形式上的“乐学”。当“乐学”一旦变为“教学引入说说笑笑,教学过程唱唱跳跳,双基教学难度不高,教学评价你好他好”的局面时,学生就会在连续亢奋的情绪状态中难以平静下来,对应学的知识很难进行较深层次的心理体验。
在教学方法上,一概否定接受学习,片面夸大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信马由缰——凡“讲授”一律取缔,凡“要求”一律满足,凡“预设”一律反对。合作学习形式主义——没有将个人意识有效地转化为小组竞争意识,不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合作学习只剩下“分组”这样一件外衣:一上课就合作,一合作就分组,一分组就讨论。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就在这热热闹闹、生龙活虎的假象中被掩饰或吞没了。探究学习层面肤浅——探究过程缺乏质量,不是由教师精心策划而成,实践性、开放性、问题性与参与性都不强;教师未能抓住易于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行为契机,未能带领学生进入探究情境,未能引导学生寻找足够资料作为思考、讨论、探究的依据,学生表面上争论热闹,但得不出真知灼见。
在教学手段上,过分强调与依赖多媒体。不知不觉,这些年信息技术成了公开课的标配,成了赛课活动的潜规则。无论是执教者、听课者还是评委都认为,不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就上不了档次,跟不上形势,出不了彩。“机灌”取代传统的“人灌”,人机对话也将师生互动置换。这种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削弱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消解甚至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评价上,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尚未吃透课改精神的教研员、专家、权威制定出一些违背课改精神的评课标准,将新课程导向了错误方向,引入了歧途。一些老师按照这些错误标准精心打造的公开课也就成了符合错误标准的“无瑕美玉”,成了形式主义的课改“标准课”“样板课”“示范课”。这种假冒伪劣课,谬种流传,害人不浅。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理性、冷静、辩证的分析和研究,并作出及时、有效、科学的回应,更需要高水平的名师用真正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课”“样板课”“示范课”来引领语文教学,坚守语文正道,让那些偏离了正确方向的语文教学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以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呈现给读者的《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一书,其实就为解决以上问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书中那些经过精挑细选并经由精心品析的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尽管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策略与方法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但都聚焦于对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探索,都是在坚守语文正道,为上述那些偏离正道的语文教学引路导航。这些教学片段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特点、教学资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的安排。教师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支持者、促进者。它们共同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解决学思矛盾,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诱导不断探索,不搞越俎代庖;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问题讨论,摒弃单向传导;
在指导原则上:提倡质疑存疑,反对轻信盲从;
在教学程序上:激发求知欲望,追求欲罢不能;
在思维方式上:既要获得知识,更要发现真理。
总而言之,名师精彩教学片段都是在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他们的教学中,总是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段都是来自名师实践领域的鲜活经验,是散发着课堂田野气息的教学案例,给课堂教学实践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经验、新手段、新方法,与传统教育方式拉开了较大距离;在为“教学设计”这一术语注入生命气息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实践反思”提供了对照的镜子,更为“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名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理解、应用、验证、完善教学设计理论的。因此,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才是坚守语文正道的样板、标准、示范,是指引语文教师走出课改误区、回归语文正道的指路明灯。这些精彩教学片段才称得上是教学经典,确实悦人耳目、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本书对每则教学片段都配以精心品析,这些品析文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是对名师精彩教学片段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提升,是把朴素的教学经验之“术”上升至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即便是对课改前大师的传统经典教学片段的品析也是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为主题的,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关于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阐释了教学技能的变化与发展,有益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精神,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品析文字指点迷津、拨云见日,帮助广大语文教师吮吸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津美汁,分享他们的教学研究成果,纠正教学中各种背离语文教学规律的错误,让他们油然而生感佩之心、借鉴之意、追赶之愿、超越之志,从而引导新课程实验健康深入地推进。
本书主编刘敏教授是专攻美学的博导,但对语文教育研究情有独钟。近十年来,她与李华平教授一起主持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设立教师教育基地班,带领文学院老师深入中小学语文课堂,主持、参加语文高考命题、阅卷,对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新见迭出,对推动文学院语文教育学科发展倾心尽力。
李华平教授是倾心于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情痴”“情种”,如今硕果累累,在全国颇有影响,是我国少有的既可以从事高层次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又可以运用自己的研究理论去中小学上示范课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专家。他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教到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他的教学生涯是全方位的,其教学业绩始终和“优秀”二字结下不解之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他在全国首倡“正道语文”,创建了“正道语文”QQ群、“正道语文”微信公众号,凝聚了全国语文界数万名专家、学者和一线语文教师,致力于对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改善路径的探赜索隐。他们激浊扬清、拨乱反正,为实施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开辟了新天地,受到全国语文教育界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教师们的交口称赞、高度评价。这是中国当代语文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的一道靓丽风景,是中国教育研究史上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壮举。“正道语文”QQ群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所开展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传播正能量。
李华平教授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特别注重研究古今中外大师们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在教育艺术的大海中寻珍采宝、广采博取,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养,并向我国语文界的教师们大力宣传与推广。他主编出版的《语文:金针度人的存在——刘永康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语文:诗意栖居的表现——刘永康语文教育文选》《走向深处——语文新课程教学100问》《语文教学问答100例》以及出版在即的《语文课就该这样教: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中学卷与小学卷)都是总结推广我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极强的力作。近年,他又在全国语文界影响的学术期刊《语文教学通讯》上开辟“凝望大师”专栏,在全国范围内策划、发动和主持对“中国当代语文大家”的研究与学习宣传工作,这已经引起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必将对我国语文教学与研究发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华平教授曾经是我的研究生,现在又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朋友。“忘年尔我重交情,论事相同见老成。”我在同华平相处的日子里,屡屡因“论事相同”而深感其人品高尚和学问老成,我们也就成了重交情的挚友。如今,华平在学术上取得辉煌成就,在我国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我打心眼里高兴与羡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相信华平教授绝不会满足于现有成绩,我期待着他和他的团队诞生更为辉煌的教育科研成果!
刘永康
2019年2月于成都狮子山
随着课改实验的推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评价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等,面对以上问题,本书精选李吉林、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窦桂梅、蒋军晶、闫学等名师的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课”“示范课”来引领教学,坚守语文正道。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特点等要素进行有序、优化安排;每则教学片段又配以精心品析,这些品析文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是对名师精彩教学片段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升华,为读者指点迷津,有助于读者把握新课程精神,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把新课程观念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总而言之,本书是青年语文教师汲取成长力量、实现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随着课改实验的推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评价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等,面对以上问题,本书精选李吉林、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窦桂梅、蒋军晶、闫学等名师的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课”“示范课”来引领教学,坚守语文正道。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特点等要素进行有序、优化安排;每则教学片段又配以精心品析,这些品析文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是对名师精彩教学片段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升华,为读者指点迷津,有助于读者把握新课程精神,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把新课程观念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总而言之,本书是青年语文教师汲取成长力量、实现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国语文教育方向“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曾先后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任教,现常年行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致力于“语文人”的培养和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及其研究工作。系*国培专家、国培方案评审专家、国培专家人选评审专家,国家教学成果评审专家,国家教学名师评审专家。担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十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近年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执教示范课200多次(堂),首倡的“正道语文”活动具有全国性影响。被《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作为“封面人物”,入选《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中学卷,20人)。
刘敏,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宗教美学、审美教育、语文教育,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天道与人心:道教文化与中国小说传统》《中古宗教与自然审美》等。
章 掌握重点字词
01 字词听写中的玄机
——薛法根《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品析 / 3
02 咬住词义不放松
——于永正《翠鸟》教学片段品析 / 7
03 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蒋军晶《月光曲》教学片段品析 / 11
04 常规有什么样的“规”?
——薄俊生《给予树》教学片段品析 / 15
05 “词”中有真意,“解”出新天地
——李华平《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片段品析 / 21
第二章 理解文本内容
06 嚼字以析文
——闫学《伯牙绝弦》教学片段品析 / 29
07 打开情感的盒子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品析 / 37
08 让语文绽放诗意的花朵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教学片段品析 / 42
09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支玉恒《学弈》教学片段品析 / 48
10 怎样概括故事内容?
——李华平《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片段品析 / 53
第三章 分析人物形象
11 整体感知,精巧导航
——陈建先《螳螂捕蝉》教学片段品析 / 61
12 走进生活,走入课堂
——闫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品析 / 66
13 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品析 / 72
第四章 把握文本主旨
14 独辟蹊径,巧揭主题
——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片段品析 / 79
15 活学巧用,融会贯通
——干国祥《龟兔赛跑》教学片段品析 / 87
16 让“主题”融进学生的生命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品析 / 94
17 化抽象为具体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品析 / 99
第五章 体会作者情感
18 教学的高度、深度、温度
——王崧舟《慈母情深》教学片段品析 / 105
19 巧抓细节,摇曳生姿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片段品析 / 113
20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王崧舟《桃花心木》教学片段品析 / 120
第六章 汲取人文精神
21 让情感闪耀理性之光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品析 / 129
22 从文本主题到人生主题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段品析 / 136
23 融情于境,心随文动
——闫学《伯牙绝弦》教学片段品析 / 142
第七章 解读文本形式
24 材料是怎样围绕中心的?
——李华平《范仲淹的故事》教学片段品析 / 153
25 在反复中“移情体验”
——彭才华《凡卡》教学片段品析 / 163
26 经典的魅力在语言
——王春燕《猴王出世》教学片段品析 / 171
27 读怎样向写过渡?
——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品析 / 178
第八章 习得阅读方法
28 诗意课堂,情思飞扬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片段品析 / 187
29 读诗、背诗,领略魅力
——于永正《望月》教学片段品析 / 193
30 琅琅书声,念念不忘
——窦桂梅《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品析 / 198
31 品出段落的味道
——李吉林《桂林山水》教学片段品析 / 207
32 提取要点的“老实”
——薛法根《燕子》教学片段品析 / 214
第九章 明了作文要求
33 让观察生花,余波微漾
——贾志敏《校园一角》作文指导课片段品析 / 225
34 步步深入,聚沙成塔
——贾志敏《记一件事》作文指导课片段品析 / 230
35 撞击心灵,流露真情
——王崧舟《亲情测试》作文指导课品析 / 235
第十章 运用写作技巧
36 润物无声,羽翼渐丰
——贾志敏《作文三重奏》教学片段品析 / 257
37 憨妇找“米”巧为“炊”
——薛法根《人物素描作文》教学片段品析 / 261
38 声情并茂出华章
——于永正《如何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片段品析 / 270
主要参考文献 / 275
后 记 / 277
随着课改实验的推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评价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等,面对以上问题,本书精选李吉林、贾志敏、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窦桂梅、蒋军晶、闫学等名师的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课”“示范课”来引领教学,坚守语文正道。这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特点等要素进行有序、优化安排;每则教学片段又配以精心品析,这些品析文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是对名师精彩教学片段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升华,为读者指点迷津,有助于读者把握新课程精神,了解教育发展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把新课程观念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总而言之,本书是青年语文教师汲取成长力量、实现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国语文教育方向“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曾先后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任教,现常年行走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致力于“语文人”的培养和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及其研究工作。系*国培专家、国培方案评审专家、国培专家人选评审专家,国家教学成果评审专家,国家教学名师评审专家。担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十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近年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执教示范课200多次(堂),首倡的“正道语文”活动具有全国性影响。被《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作为“封面人物”,入选《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中学卷,20人)。
刘敏,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宗教美学、审美教育、语文教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