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给城市的建设及生产、生活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满足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给人们生活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条件。但就现存的资料来看,城市地下管线设施远不适用于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潜在隐患,甚至由于漏水、漏气、漏电等引发不应发生的人为事故,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及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普查是非常科学的,不仅给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完整、系统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就目前我国地下管线而言,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管线埋设历史悠久,且数量巨大;二是管线的管理权属单位各司其职,缺乏统一的管线管理机构;三是管线管理还处于半数字化时代,管线属性不是管线种类不全,就是覆盖面小;四是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所以,地下管线探测不论从使用角度还是管理角度,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地下管线的探测与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设计单位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线权属单位、管线探测单位、管线监理单位、系统开发单位等;涉及的学科有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等。地下管线探测是电磁法地球物理探测的一种,只是近三十年电磁法技术才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探测这一新兴行业之中。相应地,专门介绍、讲解该方面的书籍和教程比较少,为了系统地、专业地介绍地下管线探测方面的知识,我们编写了本书,对外业勘探、物探探查、控制布设、物探点采集、数据库建立、逻辑查错、图形编辑、成果生成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都予以介绍。使大家通过学习,不但了解理论,而且基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本书由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吴献文策划,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项目之一。全书共?9章,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李益强、吴献文和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刘国安共同担任主编,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曾令鑫、广州天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张永命、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陈清标、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高佩玺担任副主编,第1章由李益强编写,第2章及第3章由刘国安编写,第4章及第6章由吴献文编写,第5章由李益强和陈清标编写,第7章由张永命编写,第8章由曾令鑫编写,第9章由高佩玺编写,后由吴献文统稿并审定。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引用了同类书刊中的部分内容,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鼎力支持,很多老师与同事们也付出了相应的努力,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平指正。
编 者
2020年2月
导语摘要
本书以编写者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的文献,融入先进物探、测量及计算机技术编写而成。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原理、时间域电磁法探测原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方法、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地下管线探测质量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城市地下管线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益强:1962年生,男,汉族,讲师,本科学历,研究生学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工程测量、数字测量等研究工作。主编、参编《测量技术基础》、《土木工程测量》。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地下管线现状和探测的目的及意义 1
1.1.2 地下管线分类与结构 4
1.2 地下管线探测前期准备工作 5
习题与思考1 8
第2章 频率域电磁法探测原理 9
2.1 电磁法探测原理 9
2.2 电磁法的基本物理原理 10
2.2.1 电磁感应物理模型 10
2.2.2 地下管线电流的基本物理模型 10
2.2.3 电磁场的频率特性 12
2.2.4 二次场的频率特性 13
2.3 频率域电磁场特征及其在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14
2.3.1 频率域电磁场的特征 14
2.3.2 管线定位、定深方案 15
2.3.3 频率域电磁法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16
2.3.4 地下管线探测仪简介 17
2.4 探达探测原理及应用 18
2.4.1 探达探测原理 18
2.4.2 确定探达的探测深度 19
2.4.3 探达简介 21
习题与思考2 23
第3章 时间域电磁法探测原理 24
3.1 时间域电磁法发展概况 24
3.2 时间域电磁法工作原理 25
3.3 瞬变电磁场的基本特点及探测优点 25
3.3.1 瞬变电磁场基本特点 25
3.3.2 瞬变电磁场探测优点 27
3.4 TEM仪器设备 27
3.4.1 仪器介绍 27
3.4.2 仪器特点与技术参数 28
3.5 TEM工作装置 28
3.5.1 剖面测量工作装置 28
3.5.2 测深装置 29
3.5.3 井中装置 30
3.5.4 航空装置 30
3.6 DTM设备观测参数 31
3.7 规则形体上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特征及影响因素 32
3.7.1 水平圆柱体上同点装置的剖面异常特征 32
3.7.2 板状体上同点装置的剖面异常特征 33
3.7.3 覆盖层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34
3.7.4 起伏地形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36
3.8 时间域电磁法的解释及应用 37
3.8.1 时间域电磁法的解释 37
3.8.2 时间域电磁法的应用 38
3.8.3 时间域电磁法的局限性及解决办法 38
3.9 时间域电磁法的探测能力 39
3.10 时间域电磁法与频率域电磁法的比较 40
习题与思考3 41
第4章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方法 42
4.1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42
4.1.1 电磁探测法 42
4.1.2 电阻率探测法 42
4.1.3 磁探测法 43
4.1.4 探达法 43
4.2 地下管线探测程序和原则 43
4.2.1 地下管线探测程序 43
4.2.2 地下管线探测应遵循的原则 45
4.2.3 选择物探技术方法应具备的条件 46
4.3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46
4.3.1 金属管线探测仪探测工作法 46
4.3.2 金属管线探测仪在探测地下管线中的应用 56
4.3.3 探达探测工作法 60
4.3.4 探达在探测地下管线中的应用 64
4.3.5 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几种方法 66
4.3.6 几种特殊管线的探测方法 68
4.4 探测精度要求及评定 77
4.4.1 物探精度要求 78
4.4.2 物探精度评定 78
习题与思考4 79
第5章 地下管线测量 80
5.1 控制测量 80
5.1.1 平面控制测量 80
5.1.2 高程控制测量 86
5.2 已有地下管线测量 87
5.2.1 管线点测量 88
5.2.2 管线带状数字地形图测绘 89
5.2.3 横断面测量 92
5.2.4 管线测量的质量检查 92
5.3 新建管线的定线测量与竣工测量 93
5.3.1 定线测量 93
5.3.2 竣工测量 94
习题与思考5 94
第6章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 95
6.1 概述 95
6.1.1 数据处理与管线图编绘 95
6.1.2 数据处理与管线图编绘软件 95
6.1.3 数据处理与管线图编绘工作流程 96
6.2 建立管线数据库 96
6.2.1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97
6.2.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97
6.2.3 数据库的合并 97
6.2.4 数据库的检查与排错 97
6.3 编绘管线图 98
6.3.1 编绘管线图的工作内容 98
6.3.2 编绘管线图的注意事项 98
6.3.3 基础地形图在编绘管线图中的应用 98
6.3.4 综合地下管线图编绘 99
6.3.5 专业地下管线图编绘 100
6.3.6 地下管线断面图编绘 101
6.4 编制地下管线成果表 102
6.5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软件 102
6.5.1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软件通用功能 103
6.5.2 管线勘测数据处理系统简介 104
习题与思考6 111
第7章 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 112
7.1 概述 112
7.2 管道潜望镜检测 114
7.2.1 一般规定 114
7.2.2 检测设备 114
7.2.3 检测方法 115
7.3 管道电视检测 115
7.3.1 一般规定 115
7.3.2 检测方法 116
7.3.3 设备要求 117
7.3.4 技术要求 118
7.4 管道声呐检测 119
7.4.1 基本原理 119
7.4.2 一般规定 120
7.4.3 检测设备 120
7.4.4 检测方法 121
7.4.5 穿绳方法 121
7.5 管道缺陷的判读与评估 122
7.5.1 管道缺陷的定义 122
7.5.2 管道缺陷的表示方法 122
7.5.3 管道缺陷的相关规定 123
7.5.4 管道缺陷的图解说明 126
习题与思考7 137
第8章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138
8.1 概述 138
8.1.1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与组成 139
8.1.2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构成 140
8.1.3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 140
8.1.4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141
8.2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41
8.3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48
8.3.1 数据库设计步骤 148
8.3.2 地下管网的空间数据库 149
8.3.3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标准 151
8.4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155
8.5 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156
习题与思考8 158
第9章 地下管线探测质量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 159
9.1 质量保障体系和三级检查制度 159
9.2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61
9.3 危险源分析及安全保障措施 161
9.4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 163
习题与思考9 165
参考文献 166
内容摘要
本书以编写者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的文献,融入先进物探、测量及计算机技术编写而成。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频率域电磁法探测原理、时间域电磁法探测原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方法、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地下管线探测质量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城市地下管线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主编推荐
李益强:1962年生,男,汉族,讲师,本科学历,研究生学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工程测量、数字测量等研究工作。主编、参编《测量技术基础》、《土木工程测量》。
精彩内容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