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第2版)
  •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第2版)
  •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第2版)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41.58 8.0折 52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辛 喆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11035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28550414

上书时间2025-01-0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为了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满足高等农林院校教学需要,培养优秀的农业科研、 教学和推广人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于 2009 年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 一五”规划教材《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该教材作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 机械化等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已使用 5 年,受到了用书院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和好 评,但随着国内外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内容需要更新和补充。 在“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的支持下,我们认真总结近年来的课堂 教学经验,合理筛选当代国内外发动机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广泛吸取同类教材的精华,对 本教材进行了修订。 第 2 版教材继承了第 1 版中的经典理论内容,保持了第 1 版教材颇具特色和深受好评的 一些特点,即充分考虑非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热工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从热功转换的基 本规律出发,围绕改善发动机性能这一中心,系统地阐述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同时注 重表现当代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科技进步的成果。主要变化包括:将发动机的理论循环部 分内容移至第 1 章,在扼要介绍了工程热力学基础理论之后,直接应用该理论进行发动机的理 论循环分析,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紧密;更新、精减了各章节中较为陈旧的内容,加强了汽油机 混合气的形成、缸内直喷汽油机、柴油机电控、燃烧与排放控制技术、发动机增压、发动机特性 匹配等当前工程实际中急需的内容;同时简要介绍了发动机均质混合气压缩着火等新的燃烧 理论与方法。 本书由中国农业大学辛喆教授任主编,辛喆编写第 1 、 2 、 6 、 9 章,南京农业大学鲁植雄教授 编写第 3 、 4 章,中国农业大学李淑艳副教授编写第 5 章,中国农业大学张学敏副教授编写第 7 章,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林教授编写第 8 章。 中国农业大学的顾瑊教授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通篇审阅,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为提 高本书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致以真诚、深切的谢意。另外,在资料收集和图表绘制等 方面,邹若冰、李亚平、李慧、余周、葛元月等研究生做了大量的辅助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本书引用了许多相关教材、内燃机专业期刊等的文献资料,在此对文献作者一并表示 感谢。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面广,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 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 年 10 月于北京



导语摘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 动机的换气过程、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排放与噪声 控制、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排气涡轮增压。 本书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程等各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 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拖拉机发动机领域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商品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 动机的换气过程、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排放与噪声 控制、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排气涡轮增压。 本书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程等各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 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拖拉机发动机领域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章工程热力学基础

1.1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

1.1.1热能与热能的利用

1.1.2工质与热力系统

1.1.3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参数

1.1.4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热力状态坐标图

1.1.5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

1.1.6功和热

1.2热力学**定律

1.2.1热力学**定律的实质

1.2.2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1.2.3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与焓

1.3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

1.3.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1.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1.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

1.4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1.4.1定容过程

1.4.2定压过程

1.4.3定温过程

1.4.4定熵过程

1.4.5多变过程

1.5热力学第二定律

1.5.1自发过程的方向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1.5.2热机循环与热效率

1.5.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1.6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1.6.13种基本循环

1.6.2循环热效率ηt和循环平均压力pt

1.6.33种理论循环热效率的比较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1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2.1.1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2.1.2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2.2实际循环的评定——指示性能指标

2.2.1指示功W1和平均指示压力pmi

2.2.2指示功率Pi

2.2.3指示热效率ηit和指示燃油消耗率bi

2.3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评定——有效性能指标

2.3.1动力性能指标

2.3.2经济性能指标

2.3.3强化指标

2.4发动机的其他性能

2.5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2.5.1机械效率ηm

2.5.2机械损失的测定

2.5.3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2.6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途径

2.7发动机的热平衡

复习思考题

第3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3.1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换气损失

3.1.1换气过程

3.1.2换气损失

3.2换气过程的性能指标

3.2.1充量系数

3.2.2残余废气系数

3.3影响充量系数的因素

3.3.1进气终了压力pa

3.3.2进气终了温度Ta

3.3.3残余废气系数声φr

3.3.4配气正时

3.3.5压缩比ε

3.3.6进气(或大气)状态

3.4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

3.4.1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

3.4.2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3.4.3减小排气系统阻力

3.4.4减少对新鲜充量的热传导

3.4.5进气系统采用电子控制技术

3.5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3.5.1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及示功图

3.5.2扫气

3.5.3扫气系统的基本形式

3.5.4换气质量的评价指标

3.5.5二冲程发动机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4章燃料与燃烧

4.1发动机的燃料及其使用特性

4.1.1发动机的燃料

4.1.2发动机燃料的使用特性

4.2燃烧热化学

4.2.1理论空气量

4.2.2过量空气系数与空燃比

4.2.3燃烧产物的数量

4.2.4燃料与混合气的热值

4.3燃烧基本知识

4.3.1燃烧现象

4.3.2着火方式与着火机理

4.3.3燃烧方式

4.4代用燃料及其特性

4.4.1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低碳轻烃化合物

4.4.2醇类燃料和二甲醚

4.4.3生物柴油

4.4.4氢气

复习思考题

第5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5.1汽油机燃烧过程

5.1.1火花点火过程与火焰传播

5.1.2正常燃烧过程

5.1.3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5.2汽油机燃烧室

5.2.1对汽油机燃烧室的设计要求

5.2.2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

5.2.3汽油机常用典型燃烧室

5.3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控制

5.3.1混合气形成方式

5.3.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5.4汽油机缸内直喷燃烧系统

5.4.1汽油机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发展概述

5.4.2分层燃烧缸内直喷系统

5.4.3均质燃烧缸内直喷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6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6.1燃烧与放热

6.1.1着火与燃烧过程

6.1.2燃烧放热规律

6.2燃油的喷射和雾化

6.2.1喷油系统

6.2.2燃油喷射过程

6.2.3喷雾特性与雾化质量

6.3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6.3.1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和方式

6.3.2缸内气流运动

6.3.3燃烧室

6.4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6.4.1燃油喷射、气流运动与燃烧室形状间的*佳配合

6.4.2喷油特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6.4.3运转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6.5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

6.5.1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5.2时间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5.3压力一时间控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5.4柴油机电控系统

6.6柴油机燃烧技术的发展

6.6.1HCCI燃烧方式概述

6.6.2柴油机HCCI的实现方法

6.6.3HCCI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习思考题

第7章发动机排放与噪声控制

7.1发动机排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7.2汽油机主要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7.2.1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7.2.2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7.2.3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瞬态工况排放

7.3汽油机的排放控制

7.3.1汽油机的机内净化技术

7.3.2汽油机的排气后处理技术

7.3.3非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7.4柴油机主要污染物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7.4.1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7.4.2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7.4.3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

7.5柴油机的排放控制

7.5.1柴油机的机内净化技术

7.5.2柴油机的排气后处理技术

7.6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7.6.1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测量

7.6.2排放法规

7.7发动机的噪声与测量

7.7.1发动机噪声

7.7.2噪声的测量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发动机特性

8.1发动机工况

8.2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8.2.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8.2.2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8.2.3汽油机和柴油机负荷特性的对比分析

8.3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8.3.1汽油机的速度特性

8.3.2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8.3.3转矩特性

8.3.4汽、柴油机速度特性曲线的对比

8.4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8.4.1柴油机装置调速器的必要性

8.4.2全程式调速器的调速特性

8.4.3两极式调速器的调速特性

8.4.4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8.5万有特性

8.6发动机的功率标定与大气校正

8.6.1功率标定

8.6.2大气校正

8.7发动机台架试验

8.7.1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有关标准

8.7.2发动机试验台架装置

8.7.3有效功率的测量

8.7.4燃油消耗率的测量

8.7.5转速的测量

复习思考题

第9章发动机的排气涡轮增压

9.1发动机增压概述

9.1.1发动机增压的基本概念

9.1.2发动机的增压方式

9.2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9.2.1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2.2径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

9.3排气涡轮增压系统

9.3.1定压增压系统

9.3.2脉冲增压系统

9.3.3定压增压系统及脉冲增压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9.4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特性匹配

9.4.1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联合运行的基本特点

9.4.2涡轮增压器的选用

9.4.3发动机在整个运行区与增压器的配合

9.4.4增压发动机在结构上的变动

9.5车用增压发动机的性能

9.5.1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优势

9.5.2涡轮增压柴油机存在的问题

9.5.3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的改进方法

9.6汽油机的增压技术

9.6.1汽油机涡轮增压的主要技术障碍

9.6.2汽油机涡轮增压的主要技术措施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发 动机的换气过程、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排放与噪声 控制、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排气涡轮增压。 本书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工程等各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 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拖拉机发动机领域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