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21.44 4.3折 ¥ 4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磊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50790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8536987
上书时间2024-12-28
本书以“农民工司令”张全收一路打拼为主线,以拐子杨村经过改革开放大潮洗礼后的变化为缩影,反映了中国农村、农民的原生态境遇,描绘了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亿万农民工从“粒粒皆辛苦”到“打工能吃苦”的不凡经历和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阐明了“成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付出”这个朴素的道理。
王磊 80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资深媒体人,现供职于上海证券报。多次获得、省级、市级新闻奖,并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序……………………………………………………………………… 1
写在前面的话………………………………………………………… 1
引 子………………………………………………………………… 1
章 世代农家,贫寒却不坠青云之志………………………… 4
第二章 放弃学业,首次打工差点丧命…………………………17
第三章 情深不寿,厂长千金泪别忙碌爱人…………………… 30
第四章 替人出头,被一个大耳刮子扇倒地上………………… 41
第五章 走街串巷,住两元一夜的干店怡然自乐……………… 50
第六章 父母之命,儿子无奈奉命成婚………………………… 63
第七章 老板欠薪,平生次替农民工讨薪………………… 75
第八章 餐馆失火,左胳膊留下终身印记……………………… 87
第九章 奶奶去世,家里痛失灵魂人物………………………… 99
第十章 粮食改革,卖面粉之路山穷水尽……………………… 107
第十一章 缘深情浅,8 年婚姻一夕崩塌 ……………………… 114
第十二章 跑运输车,接连出三次事故………………………… 118
第十三章 重操旧业,意外在深圳做起生意…………………… 127
第十四章 儿子出生,爱人大病一场举债看病………………… 133
第十五章 为还债务,只身闯荡上海滩………………………… 139
第十六章 南下创业,从小餐馆到汽车站……………………… 147
第十七章 坚守正义,农民工子弟秉笔直言…………………… 153
第十八章 备受歧视,儿子被幼儿园老师赶出学校…………… 175
第十九章 兄弟情深,携手共度荒蛮岁月……………………… 181
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帮人模式”取得成功………………… 191
第二十一章 暗处点灯,刚挣到八万全捐给小学……………… 201
第二十二章 路见不平,对落入卖淫团伙的少女一帮到底…… 206
第二十三章 赡养“桃姐”,对非亲非故的老人不离不弃…… 209
第二十四章 扶危救困,危难之际伸出援手…………………… 217
第二十五章 托底保障,农民工才愿意踏踏实实跟你干……… 221
第二十六章 歧视犹存,孤单时候友情做伴…………………… 224
第二十七章 功成名就,意外跌入人生低谷…………………… 229
第二十八章 金融危机,下决心培养农民工产业群体………… 238
第二十九章 逆流而上,直面人生重大考验…………………… 247
第三十章 齐心协力,改变汶川冬天的颜色…………………… 267
第三十一章 重返乡里,再次找到人生价值…………………… 281
第三十二章 经历叛逆,儿子成为全家首个大学生…………… 287
第三十三章 重心转移,从沿海城市到河南…………………… 297
第三十四章 悲喜冤家,山里人讨来城市媳妇………………… 302
第三十五章 远渡重洋,嘉豪去悉尼留学……………………… 314
第三十六章 情花短暂,只是当时已惘然……………………… 320
第三十七章 奉子成婚,年轻一代体验双面人生……………… 329
第三十八章 草坪婚礼,山盟海誓背后暗藏隐忧……………… 342
第三十九章 真伪谁知,信任的人出了问题………………… 351
第四十章 网络冲击,传统用工模式何去何从?……………… 356
第四十一章 致命弱点,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63
第四十二章 小村一夜,村民命运发生改变…………………… 369
第四十三章 孝心满园,94 岁岳母深圳养老 ………………… 377
第四十四章 老友重聚,良善之人终得厚福…………………… 386
后记 情满乡里,致富不忘家乡………………………………… 397
跋…………………………………………………………………… 400
本书以“农民工司令”张全收一路打拼为主线,以拐子杨村经过改革开放大潮洗礼后的变化为缩影,反映了中国农村、农民的原生态境遇,描绘了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亿万农民工从“粒粒皆辛苦”到“打工能吃苦”的不凡经历和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阐明了“成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付出”这个朴素的道理。
王磊 80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资深媒体人,现供职于上海证券报。多次获得、省级、市级新闻奖,并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从上海到深圳,需要先坐绿皮车到广州。
那个年代,不少城镇旅客难以忍受“绿皮车”恶劣的乘车 环境。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绿皮车”票价便宜,正所谓“一白遮百丑”,它很受农民工以及学生的欢迎。 坐绿皮车,是那个年代特定人群的集体记忆:绿皮车长时间不保养,车窗打不开;车厢内电管路不通,洗漱池、便器破损,地板塌陷;车体外皮窗不擦,积满污垢;卧具十分破旧,甚至连洗漱用水都难以保证;炎炎夏日,有的车厢因电扇配置不齐或不能用,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内透风,车厢成了“冰箱”…… 绿皮车可真慢啊!张全收感觉像是坐了一年。到了广州, 身上仅有的 30 块钱丢了。他又跑到广州车站给别人说好话求情, 终于从广州到了深圳平湖。
深圳市平湖镇位于龙岗区西北部,是深圳与东莞两市、龙岗与宝安两区的交接点,距离香港特别行政区 25 公里,距离深圳市区 19 公里。平湖镇属丘陵山区,山岭连绵,东北面地形较高,西南面较低。
这里,是 30 岁的张全收开始创业的地方。以前在平湖开的餐馆,已经没有了。张全收两手空空,租房子的钱都没有。 刚开始,因为交不起房租,他就从街头上的垃圾堆里捡张旧凉席,与老乡挤在一个铁皮房里住了 3 个月。 驻马店老乡老谢在平湖镇待了多年。张全收先去找他。
“啥也别说了,我知道你的难处,我就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老谢 50 岁出头,比张全收大两轮,个儿不高,一双饱经风霜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老谢借给张全收 200 元,张全收才有地方住。那时候深圳流行“跑业务”。张全收也试着找了几份“跑业务”的活儿,但是干的时间都不长。在跑业务期间,张全收亲眼见到农民工找工作的不易,有的农民工几天几夜露宿街头,一口吃的都没有,还有的农民工被黑心老板赶走,一分钱拿不到。他心里暗自下了决心: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尽力帮助他们。
经过深思熟虑,他还是干起了老本行,开起了小餐馆。
红色的精灵爬到爬山虎绿色的叶子上的时候,秋天到了。
单靠开餐馆,挣的钱寥寥无几。望着平湖汽车站车水马龙,张全收又想起了自己的驻马店上蔡县跑运输的经历。他心想:自己已经 30 岁了,务工十多年,到头来两手空空,还欠下很多债务。身边很多朋友已经发迹,起码也混得不错。自己不傻,不笨,也不懒,凭什么混得不如别人?这次在深圳,如果混不出名堂,就不回老家了。省得让乡亲们看笑话!
想做车站的生意并非易事,首先得有好的搭班伙计。1996 年,张全收找到了危鸣。他当时在东莞做一个工业区的治安队班长,年龄与张全收相仿。“河南和平湖之间的车辆不少,但是管理混乱。有的车好几天都坐不满,把咱老乡叫上车了,几天发不了车。我想把这些车辆归集到一起,一起进站,一起出站。坐满一辆,走一辆。这样不耽误事儿。”张全收专门跑到危鸣工作的治安队门口,对危鸣说。他们俩以前照过面,是远房亲戚。
“全收,你有好事儿找不到我。”危鸣说。
“这个商机不错。”张全收说。此后,张全收又断断续续找了危鸣几次。
1996 年 9 月 15 日,危鸣咬牙辞工。当时他的实际工资每月有 1000 多元,在当地也属于不错的工作。危鸣跟着张全收去平湖车站一看,事情确实如此。发往河南的车不少。平湖车站附近,揽客去河南的车也不少。这边停一辆,那边停一辆,停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这些车也不进站,很不规范。 有个老家是濮阳的老乡老段说:“我都在车上坐了 3 天了。 司机今天说明天走,明天说后天走。我就算在车上坐一星期, 车上人还可能坐不齐。如果凑不齐,这车还是不走啊!”
“你也跑车,他也跑车,你们别恶性竞争了。”张全收找到跑车司机说:“你们集中在一起,排个队,一个一个地走。你们也挣到钱了,坐车的人也能及时走了,不用受委屈了。这样不好吗?”
“好是好。可是车站的人,不让咱们的车进站。你说,咋办?” 跑车司机说。
“这好办,我去给车站的人说。”
“他会听你的吗?”
“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张全收坚定地说。
《墨子》云:“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道远。”张全收打定了主意去张这个“良弓”、骑这匹“良马”,他就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准备。张全收找人打听了一下,车站管事儿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脾气有点倔。
“叔。”张全收找到他,说:“我们的车想进到你们站里。”
“你是哪儿的?”老头斜了他一眼。
“我是上蔡县的。”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老头一连说了四个不行:“你们上蔡没有好人。”
“您别急,我仔细给您说说。”张全收说:“从上蔡县到咱这里的车,不能进到汽车站里边。站里边,也没有发到上蔡的车,这样长时间下去不是办法。您有啥想法,我们可以谈谈。”
“你们那里的车太多、太乱。”老头说:“我们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我听说,您也是河南人。河南人咋没有好人呢?”张全收说:“咱们想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
“那行。”老头换了一个口气:“我给你说三个条件,你能做到,我就同意。,能不能搞到运输许可证?”
“能。”
“能不能组织客源?”
“能。”
“能不能组织车辆?”
“能。”
张全收眼睛不眨,一连说了三个“能”。
老头嘴巴张得老大。
“你这个人这么厉害,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刚来三个月。”张全收说。
这三个条件,对于跑过长途车的张全收,那是轻车熟路。就好比瞌睡时有人送了枕头,麦苗正旱时天降甘霖。张全收和危鸣的车站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不久,河南老乡老谢来到深圳。见到危鸣和张全收的车站生意,大吃一惊。“你们这么有本事,咋做起来的?”
“我们负责组织车,车站是平湖镇的车站,被别人承包了。 那人也是河南人。经过多次沟通,人家同意车辆进站。我们就开始了创业过程。”危鸣轻描淡写间,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河南老乡间传播开来。当时从河南来深圳的车特别多。
因为路途遥远,从驻马店上蔡县到深圳市平湖镇,一来一回要跑六七天。路不好走,山路多,车站里,一天只能跑两趟车。干车站生意,对于张全收而言,只是个名声,并没挣到钱。从河南到深圳平湖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张全收的小餐馆,成了他们落脚的地方。张全收和危鸣做的车站生意,可以把他们顺利接来,再平安送到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积聚到车站的河南人越来越多,张全收今后赖以生存的劳务模式才有了群众基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