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的课堂:跟张载品国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生的课堂:跟张载品国学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11.54 3.0折 38 全新

库存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颖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76046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5290739

上书时间2024-12-2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世称横渠先生。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宋明理学创始人之一,世人称其学派为“关学”,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赐封郿伯,敬称张子,封先贤。张载《横渠语录》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为历代所颂,经久不衰。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生,因《周易·坤卦》有“厚德载物”一语,故其名曰“载”。张载自幼天资聪颖,因其少年丧父,故成熟很早,十岁时师从外傅,便表现出了超于常人的志向和品格,乡邻称其“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因西夏经常扰掠宋朝西部疆界,而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为求取边境和平连年向西夏“赐”绢、银及茶叶等大量珍宝,青年时期喜论兵法的张载就此事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写成《边议九条》,向其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希望联合焦演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延州军府召见二十二岁的张载。张载向范仲淹谈论了自己对戍守边防的问题以及护卫疆土、收复失地的主张,范仲淹对张载宏伟的志向高度赞扬,但却对张载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他认为张载出类拔萃,知其必有远器,作为军师将领过于屈才,劝他不必在边防军务上下功夫,鼓励他去读《中庸》,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儒学的研究上,说他作为儒生发展儒学定可成为家国大器。

范仲淹的劝告对张载今后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张载彻底弃武从文,回家开始饱读儒家经典。在刻苦攻读了《中庸》之后,张载并不满意,便又将佛家、道家之书遍读一通,感到这些书籍都无法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终又转回到儒家学说上来,深读儒家“六经”。经过十多年的埋头苦读,张载终于悟出了儒、释、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渐渐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宋仕宗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远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第,同时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在此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虚怀若谷,静心听教二程对《易经》的理解,感到自己的学问还远远不够。他对一起听讲的人诚实地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也由此在京城名声大震。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举荐张载,宋神宗召见张载并询其国政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的回复令神宗非常满意,欲派其到中书省枢密院做事,因张载不愿参与时任丞相王安石的变法而推辞,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戬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之后,写下了大量著作,在此期间整日读书讲学,因讲学关中,故世称其学派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奏请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以复兴古礼整治风化,张载带肺疾进京,任礼部副职同知太常。同年因病辞官返乡,途中病逝于临潼馆舍,享年五十八岁。



目录


张子其人: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


01 张子平生:苦学不倦,乐而忘忧 · 003


02 张子著作:儒者通天、地、人之理 · 007


03 理学崛起:三教并行,儒学复兴 · 010


04 儒学新视角:天人关系 · 014


05 关学:再传何其寥寥也 · 017


06 关学的精神:尊儒、重礼、务实 · 021


07 关学后继者:以“天道”为精髓 · 025


 


第二课


天道观:为天地立心


01 立大本、斥异学 · 031


02 太和所谓道 · 035


03 天道:太虚即气 · 038


04 气之聚散,万物之生灭 · 042


05 “两端”说:一物两体 · 045


06 相感:“两端故有感” · 049


07 阴阳二气:“化”与“变”的运动 · 053


08 “天道”与“人道”:天人合一 · 056


09 至诚,天性也 · 060


10 性与诚:互逆与互补 · 063


11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 067


12 大其心:德行所知与见闻之知 · 070


 


第三课


人学思想:为生民立命


01 “仁人”的标准:无欲而无畏 · 077


02 仁、义、礼、智,不可分割 · 080


03 “仁”与“理”的辩证关系 · 083


04 “天地之性”:天命之谓性 · 086


05 “气质之性”:人亦出于太虚 · 089


06 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092


07 人的自我修养:“变化气质” · 096


08 “天理”:本然至善 · 099


09 “人欲”:人对物欲之追求 · 102


10 “天理”与“人欲”:辩证的统一 · 105


11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108


 


第四课


道统论:为往圣继绝学


01 孔孟绝学:圣学需专礼法修 · 113


02 道不同,谓之异端 · 116


03 佛与道:虚实、有无观 · 119


04 形与神: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122


05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不散 · 125


06 气聚为“神”,气散为“鬼” · 128


07 “穷理”:万物皆有理 · 131


 


第五课


社会理想:为万世开太平


01 复“井田”制而均贫富 · 137


02 治理社会宗旨:“利民”与“足民” · 141


03 和谐社会图景:尊高年、慈孤弱、纯乎孝者 · 144


04 《西铭》本旨:事天如事亲 · 147


05 适当分权: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 · 150


06 巩固边防,计民以守 · 153


07 三代之制:井田、封建、肉刑 · 156


08 进化社会史观:“通其变”中不断发展 · 159


09 人为之礼与自然之礼 · 162


 


第六课


教育观:穷人伦之理,尽无私之心


01 “见闻之知”求知的阶段 · 167


02 “德性之知”:“穷理”与“尽性” · 170


03 “有知”与“无知”:有若无,实若虚 · 173


04 教育目的观:“立人之性”“求为贤人”“学为圣人” · 176


05 早期教育观:“养正于蒙” · 180


06 学政结合,敦本善俗 · 183


07 “尊德性”与“道问学” · 187


08 立志向学,勤勉不息 · 190


09 学贵心悟,去疑求新 · 194


10 克己从礼,自我教育 · 198


11 “集义养气”与“行养结合” · 201


 


第七课


鬼神观: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01 鬼神:祭祀与义理的统一 · 207


02 辩证的鬼神观:“鬼神,往来屈伸之义” · 210


03 批判鬼神迷信 · 213


04 疾病与虚妄:“独见独闻”之“怪” · 216


05 显物隐变:体物而不可遗 · 221


06 自然神祇祭祀:以天事鬼神 · 225


07 祖先祭祀: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 229


08 正统祭祀:自然山川之神 · 233


09 儒家生死观:生死为气之聚散 · 235


10 鬼神说:二气之良能也 · 238


11 宗法思想:根植于大同理想 · 242


 


第八课


自然观:不知张子,又乌知天?


01 乾坤与阴阳 · 249


02 一体两面:乾坤即天地 · 253


03 宇宙演化论:天地从虚中来 · 257


04 星辰河汉:天系与地系 · 261


05 理学自然观:一阴一阳之谓道 · 264


06 生生万物,皆有内在机制 · 268


07 “一分为三”与“三分为一” · 271


08 日月五星,随天左旋 · 274



精彩内容

- 04 -

儒学新视角: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自汉代便已经作为汉儒的中心论题而出现了,汉代的宇宙始源、生化关系都由天人关系理论发展演化而成。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没有真正进行下去,宋朝开国,为免唐末的局面重现,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客观上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条件。

隋时以佛教为国教和唐代佛道并存曾产生的问题使宋朝对儒学寄予厚望,宋代自开国起便形成了“礼遇儒生”的传统,这又成为儒学复兴的另一条件。尽管有了王权的扶持政策,儒学的复兴依旧是困难重重的。成熟的条件是儒学复兴的沃土,而这片沃土中为重要的便是主要通过古文运动来实现的学风、思潮和知识分子对于儒家价值观念的一种群体的认同。宋初理学家凭借世界二重化的体用方法将天人关系的问题再度作为探索的重心,扩展了天人关系所能承载的理论关系。

 

理学体系的形成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难以有人继承下去,其发展也几乎中断了,当时的文人延续了六朝骈体华丽的文风,以后的文人文风基本都是追求文辞华丽的文风,长久以来的发展影响着文坛也影响着市风民俗,这样的发展到宋代使得统治者难以忍受,宋仁宗下诏,从王权方面对“文以载道”提出要求。与此同时,士大夫也意识到了文风的浮糜,要求革除长久以来的文风积弊。仁宗年间展开了革除积弊的庆历新政,而古文运动作为庆历新政的前奏在此时才形成勃发之势。作为儒学复兴的先声,范仲淹与欧阳修的名字始终连在一起。古文运动直接孕育了宋明理学,同时使范仲淹和欧阳修成为理学兴起的先驱。

尽管范仲淹和欧阳修不具备理学家的性质,但他们对于宋明理学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作为经世之儒,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而辞章之儒欧阳修则是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此二人培养了许多开拓性人才,成为理学崛起的主力军。且范仲淹、欧阳修二人以他们的“见道”精神为人做事,对儒学的精神和儒者为人行事的风范做了准确的示范,同时进一步揭示了理学的方向和主题。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修其本胜以胜之”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一系列行为使得自韩愈以后激烈的反佛意识转换为对儒学的本质探讨,这样的探讨是对理学的直接呼唤。宋明儒学的开端是“北宋三先生”。“北宋三先生”的思想意识都不参与政见,这样不受拘束的意味儿反而使得他们对于儒学的阐释更加接近先儒的意味儿,也更使得他们的追求与担当成为纯粹儒家式的。

“三先生”都有以经学应世,积极干预或服务于现实的表现。胡瑷的“明达体用”之学,“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可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孙复体用对举与统一的基本方法,坚持“春秋之义,非天子不得专杀”和“弑逆之人,诸侯皆得杀之”两个方面的论证。他曾说过:“尽孔子之心者大易,尽孔子之用者春秋,是二大经,圣人之极笔也,治世之大法也。”石介对天人观念和“天”与“人”的思考回归到了《中庸》立场,他认为“《春秋》以天道终乎,六经其以人事终乎!……言人而遗乎人,未尽天人之道也。”同时为理学展开了天人两个方面,撑开了以往的体用观念。这一系列的发展成为“北宋五子”的理论前奏,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且这种影响在对理学的启迪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范仲淹到欧阳修、胡瑷、孙复再到石介,从塑造人格的任务到为理学明确规定理论建树的任务,从完成义理之外的规定到用体用、道文、心言对纵撑开儒学完成义理以内的规定,再到用天人两翼的横向统一收起这两大领域。理学的规模、范围基本奠定了下来且其主题也明确地提了出来,理学的前期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

 

体用两界有差别的统一

从范仲淹到石介所形成的理学的架构,周敦颐通过《中庸》《易传》的思想诠释进行理学创造。周敦颐所著《通书》是其理学思想的根本。周敦颐的思想不同于《中庸》“诚”为天道的概念,周敦颐思想中的诚是以人道内涵而作为天道之诚的。其思想概念是以“诚”来建本立极。周敦颐的理学是由人及天,也就是以人的道德为本体并上提到天的层面。张载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恰恰是逆向而走,张载的理学是由天到人,从天道论人事。张载认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圣贤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弊也”。张载关于对《正蒙》体系的自我表述也是以天、道、性、心为顺序展开逻辑说明的。张载坚持由天到人,尽管由天开始探索,但终目的却是人。张载的思想是给人生“立乎大中至正之矩”来实现“民胞物与”的至高人生理想。这也同时体现了张载与周敦颐的一致性。

世界二重化的体用方法使得无论是天还是人都可以用体用两层角度,两个方向来分析。周敦颐通过对“体”的活用将应用于人之道的“诚之者”上升到天道的高度;张载也是通过体用关系完成了“穷神化,一天人”的任务。

由此天人关系的新视角便可以确定为体用两界有差别的统一。周敦颐与张载对于理学的不同探索构成了他们哲学体系的特色,同时,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张载和周敦颐探索指向的不一致也奠定了理学有不同的传统和为学进路。之于张载而言,由天而人与本天道以推人事的探索指向既是他的哲学性质的决定者,又是理解他的疑难命题和把握他的哲学地位、作用的关键因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